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PPT课件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PPT课件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 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 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 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表现手法
1、比兴/用典/对比(古今、色彩、远近、高低) 2、衬托(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
借景抒情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 厚的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 乐景写哀情。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理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分析:通过陶者(烧瓦工人)和富家的强烈鲜明 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 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 说明了什么?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 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 (通感),别具一格。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 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台 城 刘禹锡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 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 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结合起来,以 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变无形的情谊 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
霜禽欲下先偷பைடு நூலகம்,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分析: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 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 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 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 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 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 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 哪些言外之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08、借代:简练含蓄
0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1、反复:强调突出
比喻除使古诗代歌诗所歌描的绘修的辞意方象法更分加析形象生动 外,还可体现出兰意溪棹象歌的(情戴态叔特伦征)。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分以析:小首草句比以喻眉游喻子月,,绘以出春了天三三月月时的月亮阳的光形来状比 并喻体慈现母出的了恩它惠的清。秀说。明第慈二母句的以厚镜喻爱兰,溪儿之子水是,无写以出 了报兰答溪的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白描工笔、视听结表合、现远手近法结合
议论
修辞手法
结构技巧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情 景交融)
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

02、比喻:形象具体

03、比拟:生动形象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7、夸张:浪漫、突出、增强感染力
托物言志 分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
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 度自信。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 “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
含蓄) 4、渲染/烘托 5、象征/托物言志 6、欲扬结合 7、想象/联想 8、间接抒情/直接抒情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 合概念,他是指使诗歌形象更 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 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 所有方法。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表达方式
表 达
修辞手法
技 巧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描写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分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 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 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互笼文寒,水是月指笼古沙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 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 句或理相解邻:句烟中和所月用笼的着词寒相水互和补沙充,相互渗透,理解 时又主应人该下合马在客一在起船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 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 味的理艺解术:效主果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