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的真实性资料

新闻的真实性资料

合理想象 添枝加叶
于已不利 隐匿真情
典型宣传 任意拔高
8.2.2
屈从压力 写稿昧心
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唯利是图 胡编乱造
道听途说 捕风捉影
知识贫乏 不懂装懂
粗枝大叶 调查不实
8.2.3 导致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
1、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上的失误,会导致大范围、 长时间的失实。
2、少数领导人好大喜功,利用新闻报道谋取树立个人“形 象”。
一是要增强报道真实新闻的责任感, 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职业职业建设;
二是努力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三是严格地进行作风锻炼; 四是要努力提高新闻业务能力; 五是要不断完善新闻工作的管理体制,
建立和健全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 此约束新闻工作者。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八章 反映实际,指导实际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真实性
的含义,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的措施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2、为确保新闻真实而奋斗。 三、学习难点
如何做到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8.1 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8.1.1 新闻真实性
3、有些新闻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背职业道德,导致 新闻报道失实。
4、个别新闻工作者思想不纯,作风飘浮,造成新闻报道失 实。
8.3 为确保新闻真实而奋斗
8.3.1 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 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 结果以及数字、引用材料、细节等必须精确, 不能搞合理想象,更不能向壁虚构。
第二,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 概括的事实必须反映客观事实的全貌,
不能以点带面,更不能以偏概全。
8.3.2 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 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要求新闻报道 者,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 眼光看待新闻事实,而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 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
8.3.3 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
(1)真实反映实际的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正确指导实际的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真实地反映实际、正确地指导实际需要有坚持真理的革 命精神。
8.2 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8.2.1 建国以来我国新闻媒介三次大的失实教训
(1)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浮夸新闻。
小麦:青海亩产8585斤; 水稻:广东亩产6万斤; 棉花:亩产8000多斤; 玉米:亩产25715斤; 山药:亩产120万斤。
(2) “文革”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 人物形象是高、大、全; 新闻报道是假、大、空。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
“有偿新闻”和 “有 偿不新闻”泛滥成灾。
(3) 改革开放后
政治需要 公开造假
深刻,就是从全局出发认识新闻事实的 意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真实性原则更彩地还原事实
新闻通过选择典型的材料,以语言为媒 介,报道事实的真相。报道时,要做到准确、 鲜明、生动和简炼。
8.3.5 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 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时间(when)、地 点(where)、人物(谁who)、事情(what)、 原因(why)都经得起核对。
8.1.2新闻事业在反映和指 导实际时应坚持的基本观点
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