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C .7
D.25 )
6.已知▱ABCD 中,∠A+∠C=80°,则∠B 的度数为( B.100° C.120° D.对角线 AC 上两点,且 AE=CF,连接 DE、B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 )
A . 1 对 B .2 对 C .3 对 D . 4 对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CB 的顶点 C 的坐标为(3,4),点 A 的坐标为(6,0),则顶点 B 的坐标为( )
A.(6,4) B.(7,4) C.(8,4) D.(9,4) 9.如图,▱ABCD 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16页)
A.AC=BD
B.AC⊥BD
C.AB=CD
D.AB=BC ) = ,所以③2 = ﹣2 ,④2=﹣2.
10.下面的推导中开始出错的步骤是( ①2 A.① = B.② = ,②﹣2 C.③ D.④ =
五、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27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 = = = + = =
第 3页(共 16页)
= = ① ② . ﹣
根据上面的解题方法化简:
24.如图,AB=AC,D 是 BC 上任意一点,作 DE∥AC 交 AB 于点 E,DF∥AB 交 AC 于 F,四边形 AEDF 为平行四边形. (1)当点 D 在 BC 上运动时,∠EDF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当 AB=10cm 时,求▱AEDF 的周长; (3)通过计算(2),你能否得出类似于(1)的结论?写出你的猜想.
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 4,它的腰长为(
4.长度为 5、9、12、13、15 的五根木棍从中任取三根依次搭成三角形,最多可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5.如图,在边长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 A、B 都是格点,则线段 AB 的长度为
A. 5 A.80° 是(
B .6
第 2页(共 16页)
19.如图,在▱ABCD 中,点 E 在 BA 的延长线上,连结 CE 交 AD 于点 F,且 F 是 AD 的中点,求证: AE=CD.
四、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24 分) 20.计算: ﹣( )2+(π+ )0 ﹣ ,AC= +| ﹣2| .(直接写出
21.(1)已知在△ABC 中,AB= 结果)
15. 在▱ABCD 中, 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E, F 分别是 OB, OD 的中点, 四边形 AECF 是 16.如图△ABC 中,AB=5,AC=3,中线 AD=2,则 BC 长为 .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15 分) 17.计算: .
18.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C=20,BC=15,求 AB 的长.
2017-2018 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 ) A.x≠2 B.x>2 C.x≤2 D.x≥2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A. 6 是( A. 1 ( ) B. B .2 ) B .2 C .3 D. 4 C. C. D. D. 5
第 4页(共 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2 D.x≥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当二次根式有意义时,被开方式为非负数,得到有关 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到 本题答案. 【解答】解:∵二次根式 ∴ x ﹣2 ≥ 0 ,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此类考题相对比较简单,但从近几年的中考看,几乎是一 个必考点.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B. C. 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专题】应用题. 【分析】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解答】解:A、 B 、∵ C、 D、 =2 =2 =3 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选项正确; ,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选项错误; ,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选项错误; ,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此选项错误. ) 解得:x≥2, 有意义,
25.如图,已知△ABC 中,∠B=90°,AB=8cm,BC=6cm,P、Q 分别为 AB、BC 边上的动点,点 P 从点 A 开始沿 A⇒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 1cm,点 Q 从点 B 开始 B→C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 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 t 秒. (1)出发 2 秒后,求 PQ 的长; (2)从出发几秒钟后,△PQB 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在运动过程中,直线 PQ 能否把原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若能够,请求出运动时间;若不 能够,请说明理由.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 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 4,它的腰长为( A. 6 B .2 C. D. 5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BC 上的中线 AD 同时是 BC 上的高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B 的长 即可.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AC,AD 是 BC 上的中线, ∴BD=CD= BC=3,AD 同时是 BC 上的高线, ∴AB= 故它的腰长为 5. 故选:D. =5. )
,BC=5,则△ABC 的形状为
(2)试在 4×4 的方格纸上画出△ABC,使它的顶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2015 春•阳东县期中)如图, 在▱ABCD,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E、F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 形. (2)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等式作为条件,证明四边形 DEBF 为平行四边形. (1)现有三个条件:①∠ADE=∠CBF;②∠ABE=∠CDF;③AE=CF 都可确定四边形 DEBF 为平行四边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4 分) 11.计算: = . cm, cm, cm,则它的周长为 cm. .
1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13.如图,在▱ABCD 中,DE 平分∠ADC,AD=6,BE=2,则▱ABCD 的周长是
14.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 A,B 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 O,分别取 OA,OB 的中点 M, N,测得 MN=32m,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是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