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0105关于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思考

20110105关于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思考永春县人民政府(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并将县级医院定位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县级医院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县级医院的重要作用。

根据市政府郑新聪常务副市长的指示要求,我县组织政府办、卫生局、发改局、人事局、财政局、永春县医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围绕永春县医院建设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了解永春县周边的仙游县、漳平市、南安市、安溪县、大田县、德化县等6个县(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提出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发展思路、对策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医疗是社会保障事业,只有针对一定区域、一定人群才好实施。

区域性县医院对应着一定的区域和人口,担负着相应的医疗服务任务。

医疗服务的好坏,与该区域、该人群的相关健康指数直接挂起钩来,对医疗中心的工作评价就有了客观指标。

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将构建起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防病体系亦可相应搭建起来。

1、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是实现“医改”目标的战略举措中央“医改意见”明确提出“医改”的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这个目标,既着眼于人民健康的需求,又兼顾我国的国情,既着眼于全体国民,又强调以农村为重点,既着眼于保护民众健康的根本利益,又注重实现目标的实际措施。

要实现“医改”目标,农村卫生工作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而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过去已经充任了“中心”和“龙头”的作用,今后也必将如此。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很难有谁能取而代之。

县级医院办好了,必将大大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防与治的结合,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2、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解决温饱之后,一部分农民也逐步地富裕起来,被长期压抑的健康需求不断地被释放出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止伤残、健康长寿已成为农民的健康追求。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县域的城镇逐步走向城市化,城市居民的健康模式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农民的需求欲望;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民的健康问题较之过去也更加复杂和严重;在政府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的实施过程中也激发了广大农民健康的期望值。

在农民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县级医院的任务和责任也就显得更加重大和繁重。

3、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是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的重要纽带县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单位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在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县域医疗卫生发展的最高水平。

县医院上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连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城市大医院无法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必须通过县医院才能充分发挥。

同时,县医院的能力得到加强,水平得到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带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县医院,就没有高水平的乡镇卫生院,也就不能满足县域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就不能有效保障县域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可行性1、政策依据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指出,要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发展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指出,大力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重点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医疗资源总量,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探索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加速,县城作为县域的中心城镇,将会聚集更多的人口、经济、技术、信息等,近1/5人口集中在县城,相应地,永春县医院将会承担更多的医疗、预防、康复等任务。

因此,加强区域性县医院建设,不仅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县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县域发展水平的体现。

2、区位优势永春县毗邻仙游县、漳平市、南安市、安溪县、大田县、德化县,地处泉州、三明地区结合部,泉三高速公路的开通和莆田至广东梅州高速公路、厦沙高速公路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开工建设,使永春县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明显增强,大大缩短永春与泉州沿海县市区、与省内福州、厦门、三明、龙岩等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可以预见,永春县作为泉州向三明、永安、莆田、仙游等内地纵深发展,拓展腹地,加强山区与沿海协作的联结、前沿作用将更加突出,卫生事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的辐射、聚集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有利于促进区域性县医院建设。

3、基础条件永春县医院创办于1888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协作医院、莆田学院医学院教学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和医保定点单位,担负着保障永春县及周边地区数十万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任。

年平均诊治门诊病员20万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40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人,年业务收入达7300万元,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员20余人,带教大中专实习生150余人,医疗服务半径80余公里。

永春县医院原址位于桃城镇环翠社区,占地25760 m2,建筑面积22877m2,其中,医疗用房17783 m2;新址位于石鼓镇桃场社区,于2010年8月动工建设,规划用地150亩,总投资3.5亿元,建设周期为2010-2015年,建筑面积112301m2,其中,医疗用房91395m2。

现有职工283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1人,中级技术职称101人。

原编制床位为280张,2008年1月扩编为360张,周转次数108.1次,病人平均住院为6.74日,病床使用率121.9%。

设有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等14个职能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2个临床一级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等9个医技科室。

拥有德国西门子螺旋全身CT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日本柯尼卡计算机X线成像数字化系统(CR)、美国飞利浦HD-11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欧美达100迷醉机、碳14HP检测仪、TCD、C型臂、日本东芝黑白B超机、泰利特50型尿检仪、磁酶免测定仪、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德国蓝波自动血凝分析仪等较先进仪器和设备。

三、区域性县医院建设中的存在问题1、医疗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相对晋江、石狮等县(市、区)医院,永春县医院环境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现象依然存在。

人才外流和自然减员造成人才断层,2005年-2010年永春县医院辞职和外调的有18人,退休34人,2011-2015年将有25人退休。

政策限制和待遇不高阻碍人才引进,一些特殊或紧缺专业人才仍按照录用人数与报考人数1:3的比例招考,报考人数未达到比例要求不能开考,导致推出的岗位无法足额招聘。

2、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周边县(市、区)医院迅猛发展,永春县医院虽然具备一定的传统优势和影响力,但是在基本建设、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多困难。

如果不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那么优势将很快弱化,差距也会逐渐加大。

再者,教学科研的氛围不浓,重点专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成效不够凸显,整体医技水平在全市各县市区中仍属偏低。

同时,许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疾病还不能在永春县医院里得到解决,需要到县域外大医院去就诊。

3、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目前县医院医疗设备还相对落后,高精尖的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断层造成了购臵的一些设备无人操作使用,或无法购臵大型医疗设备,使得技术水平不能提高,反过来又影响医院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县医院医患双方两难的尴尬局面。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管理干部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不能适应现代条件下尤其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四、加快区域性县医院建设的思路及对策措施“十二五”期间,永春县医院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发挥在我县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龙头作用,努力争创三级乙等医院,在保持业务收入、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药品比例,以优质、低价、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我县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以区域性为目标,加强永春县医院的基本建设⑴依据需求和功能确定规模永春县医院主要承担我县范围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今后要逐步实现“小病在22个乡镇卫生院,大病在永春县医院、县中医院”的功能分工。

因此,县域范围内的总床位需求是由永春县医院、县中医院、22个乡镇卫生院和民办医疗机共同承担。

根据国家卫生部《综合性医院建筑标准》、《福建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和三级乙等医院的要求,并按照市政府2009年8月10日批复的《永春县城总体规划调整(2006-2020)》,至2010年,规划县域总人口57万人,城镇人口27万人,城镇化率48%;至2020年,规划县域总人口63万人,城镇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65%,在充分考虑我县医疗结构布局的基础上,永春县医院床位设臵在800张为宜。

2009年全省千人平均床位2.74 张,全市千人平均床位2.58张,我县千人平均床位2.2张。

如果永春县医院新址800张床位建成投入使用后,我县千人平均床位可以达到或超过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

⑵坚持科学规划和相关标准要根据卫生部2008年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及《现代医院管理百科全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中115㎡/床的行业要求,坚持人性化、生态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理念,把永春县医院规划设计成为布局科学、分区合理、流程顺畅、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区域性县医院。

在平面布局方面,要综合考虑平面和立面的对应关系,重视绿化景观和庭院设计,强化室外开敞活动场地、休息、健身等场地布局,为病人提供舒适轻松的诊疗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