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3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D 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答案:C 3.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答案:A
4.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语言和文字部分 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D 5.“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访谈室,与网友在线交流。
温总理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
”这表明( )
A.只有物质与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能自信地屹立于世界 B.经济的发达与社会事业的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就一定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D.文化底蕴是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答案:A 6.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获胜感言中说,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者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美国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C.美国民主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D.核心价值观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答案:D 7.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答案:D 8.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了44倍,城乡居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步享有了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
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C.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答案:A
9.“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C 10.临沂市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室外版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于“五一”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
《蒙山沂水》室外版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精美绝伦的沂蒙印象,也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展示临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临沂文旅结合、把临沂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B.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C.优秀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答案:A
11.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
时,将文化渗透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体现了( )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答案:B
12.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动漫影视产业落后,缺乏既具有票房号召力、又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品。
对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把文化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D.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
答案:A
1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
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C.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答案:B
14.近几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我国政府表示将大力鼓励支持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②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
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15.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
这表明( )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国家竞争力,应把科学文化建设放在比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位置
C.提升国家竞争力,应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C
16. 2009年5月18日,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
文博会组委会向社会公布的一组数字,再次显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文化产业逆势飘红的发展态势——参观人数达351.75万人次,比上届增加83万人次;海外专业观众1.5万人,比上届增长了两成;总成交额877.62亿元,比上届增加了175.3亿元;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为87.66亿元,约占总成交金额的1/10。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一种文化活动吗?为什么?
(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这是一种文化活动。
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属于一种文化活动。
(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充分说明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
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7.材料一2009年4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在各类阅读媒介中,以“网络在线阅读”(15.8%)排第一,其次是通过“手机阅读”(12.7%)。
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材料二为了积极响应第六个“世界读书日”的号召,某学校决定在4月23日举办大型读书节暨2009年“世界读书日”活动。
活动主题:快乐阅读,伴我成长。
意在推动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热情,并以此进一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介的互联网、手机阅读率持续上升,这说明我国国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阅读优秀图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③文化塑造人生,阅读是发挥文化对人生塑造作用的重要途径。
阅读优秀的图书,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