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 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 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 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①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
少。 ②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
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③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
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 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挠 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肢骨上端骨折。
• 为治疗伴随而至的髋部骨折,2020年,全国医疗支出将达850 亿元人民币。205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1.8万亿元人民币。
基本概述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 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 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 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 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 Ⅲ型骨质疏松症:继发于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或是其他各种能增 加骨量丢失的病变。
骨影像学检查
• 对于有局部症状的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 即使无脊柱症状的患者也应摄取该部位的侧位片,以
免遗漏椎体骨折。 • 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
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 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 • 大体上可见因椎间盘膨出所致的椎体双凹变形,椎体 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 12胸椎和第1、2腰椎。
骨密度检测
• 定量计算机体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QCT) 测量BMD最为准确,单位为g/cm3,该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响,可用于 成人和儿童。但QCT只能测定脊柱的BMD,骨赘会干扰测定值,而且 费用较高,同时所受射线亦不可低估。
• 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线 较少、相对便宜,而且可重复性较QCT高,可用于成人及儿童。DXA可 以测定脊柱以及髋骨的BMD,可视为测定BMD的标准方法,然而DXA 存在校正值的差别。
• 跟骨的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 sound,US)可用于普通筛查,该方 法费用低、便携且无电离辐射,但该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确,因此不 用来监测治疗效果。
• 射线测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于测定手的骨皮质情况,尤其是第 二掌骨。
临床表现
1.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药物治疗
1. 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 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
2. 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 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 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 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 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 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 驼背曲度加大。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右,老年人骨质 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流行病学研究
• 2009年9月22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在北京正式发布的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2008年)》显示,按调查估算,全 国2006年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 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基金会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至2020年,中国骨 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患者将达到2.86亿,而2050年,这一数字 还将上升至5.333亿。
• 1990年Cummings报道:估计在美国和北欧绝经后妇女发生 髋关节部骨折者约500人/(10万人.年)。
• 欧洲的研究表明,超过1/4的70岁的妇女会发生一次或一次 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流行病学资料-2
我国老年人口(60岁)近1亿之众,其中患骨质疏松症者有报告 达60%-70%,因此而骨折卧床不起的人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易发生 褥疮、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严重的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
世界骨质疏松日
•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 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流行病学资料-1
•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 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 在美国估计有1千万至一千五百万老人患有严重的骨质减少, 每年有20多万左右老年人发生髋关节骨折,约10%因此而住 院的老年人头三个月内死于并发症,幸存者往往终生残废。
后果
发病原因
1. 内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疏松,男性则 为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的。
2.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 洲人,而黑人少见。
3. 营养因素 已经经发现青少年时钙的摄入与成年时的骨量峰直 接相关。钙的缺乏导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钙饮食者 易发生骨质疏松。
4. 废用因素 肌肉对骨组织产生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骨骼强 壮,则骨密度值高。
5. 药物及疾病 6. 其他因素
发病机制
• Ⅰ型骨质疏松症:或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性腺 (雌激素和睾酮)功能的缺陷,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 将加速骨量丢失。
• Ⅱ型骨质疏松症:或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见于男性和女性,源于骨形 成下降和老年人肾脏形成1,25-(OH)2D3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