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运输问题

第三章 运输问题

存在以上情况的运输问题,统称为转运问题。
• 2)解题步骤:解决中转问题的思路是把它化 为无转运的平衡运输问题。
–首先根据具体问题求出最大可能中转量Q –纯中转站可视为输出量和输入量为Q的一个产地和 销地 –兼中转站的产地可视为一个输入量为Q的销地及一 个产量为a+Q的产地 –兼中转站的销地可视为一个输出量为Q的产地及一 个销量为b+Q的销地 –在此基础上,列出各产地的输入量。各销地的输 入量及各产销地之间的运价表,最后可用表上作 业法求解。
第三章 运输问题
第一节 运输问题及模型
• 一公司有三个加工厂A1、 A2、A3 生产某种产品,每日 的产量分别为7吨、4吨、9吨, 该公司把这些产品分别运往 四个销地B1、B2、B3、B4, 各销售点每日销量分别为3吨、 6吨、5吨、6吨,从各工厂到 各销售点的单位产品运价如 表所示,问该公司应如何调 运产品,才能在满足各销售 点需求的前提下,使总运费 最少?
销地
产地
B1 B2 B3 B4 产量 3 11 3 12 1 9 2 8 7 4 10 5 3 6 5 6 7 4 9
20 20
A1 A2 A3
销量
第二节 表上作业法
• 运输问题的求解方法——表上作业法
• 步骤:
– 1.确定初始调运方案——最小元素法 – 原则:根据运价最低的原则安排运量 – 方法:选择最小运价进行调运,同时划掉被满足的 行或列,但只能划一次,同时标注剩余运量。 – 检验:有数字格的数量=行数+列数-1=划线数量
• 例题:已知某物资的产量和销量及运价, 另外还假定这些物资在三个产地之间可以 互相调运,在四个销地之间可以互相调运, 运价如表所示,另外再假定还有四个纯中 转站,他们到各产地、销地及中转站之间 的运价如表所示,问在考虑到产销地之间 直接运输和非直接转运的各种可能方案的 情况下,怎样将三个产地的物资运往销地 总运费最省。
A1
B1 3
B2 11
B3 3
B4 10
产量 7
A2 A3
销量 A1 0
1 7 3
A2 1
9 4 6
A3 3
2 10 5
8 5 6
4 9 20
A1
A2 A3
1 3
0 M
M 0
B1 B1 0
B2 1
B3 4
B4 2
B2 B3 B4
1 4 2
0 2 1
2 0 3
1 3 0
T1 T2 T3 T4
A1 A2 A3 T1 2 3 1 0 1 4 3 5 M 2 M 2 3 1 3 2
T1 2 3
1 0 1 3 2 2 8 4 6
T2 1 5
M 1 0 1 1 4 5 2 7 20
T3 4 M
2 3 1 0 2 1 8 2 4 20
T4 B1 B2 B3 B4 产量 3 3 11 3 10 27 2 1 9 2 8 24
3 2 1 2 0 1 M 2 6 7 2 4 1 1 0 1 4 2 4 8 5 8 M 1 0 2 1 10 4 2 2 2 4 2 0 3 5 6 7 4 6 2 1 3 0 29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 2.判断方案是否最优——乘数法
– 原则:无数字格的检验数都小于等于0 – 方法:1)对每一行设一个乘数ui,每一列设一 个乘数vj – 2)列出所有数字格的乘数方程ui+vj=cij(运 价),求出ui和 vj – 3)计算空格的检验数
• 3.方案调整
第三节 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
• 1、直达运输问题
B2 11 B3 3 B4 10
销量
20 20 20 20
20 23 26 25 26
作业: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下列运输问题
销地 产地 A B 甲 乙 丙 丁 产量 8 8 甲 4 1 乙 1 2 丙 4 5 丁 6 0
C 销量 6 5 6 3
4 20
3
7
5
1
T2 1 0 1 1
T3 3 1 0 2
T4 B1 B2 B3 B4 2 2 8 4 6 1 2 0 4 1 1 5 8 M 2 2 2 7 4 6
A1 A2 A3 T1 T2 T3 T4 B1
A1 A2 A3 0 1 3 1 0 M
3 2 1 4 3 3 M 3 5 M 2 1 9 2 8 0 1 M 2 3 7 4 10 5
– 求解思路:通过增加虚拟点,使产销不平衡问 题变为产销平衡问题,再进行求解。
2、可中转的运输问题
• 1)问题的提出:
– 产地和销地之间没有直达路线,货物从产地到销地必 须通过某中转站转运
– 某些产地既输出货物,也吸收一部分货物;某销地既 吸收货物,又输出部分货物,即产地和销地可以起中 转站的作用,或者既是产地,又是销地。 – 产地和销地之间虽有直达路线,但直达运输的费用或 运输距离分别比经过某些中转站还要高或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