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10462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10462
3)与方格网协调,便于确定土方量;
4)借、弃土区作为独立调配区。
划分调配区示例:
00
(3)找各挖、填方区间的平均
A1 B1
A3
运距(即土方重心间的距离)
可近似以几何形心代替土方
A2
A4
体积重心
H11
H12
•(1)单向排水时,各方格
角点设计标高为:
L
H0
H0
Hn = H0 L• i
H21
i
•(2)双向排水时,各方格
角点设计标高为:
Ly
Hn
H0
iy
Hn = H0 Lx ix L yi y
Lx
ix
【例】某建筑场地方
70.09
格网、地面标高如图,
格边长a=20m。泄水 坡度ix =2‰,iy=3‰,
H
按拟柱体法——
F下
V=(F下+4F中+F上)H/6
2、基槽(路堤)土方量:
L1
L5
Fi
H
I
I
I-I
L2
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Vi,再 V = Vi 断面尺寸不变的槽段:Vi =Fi×Li 断面尺寸变化的槽段:Vi =(Fi1+4Fi0+Fi2)Li/6 槽段长Li:外墙——槽底中~中,
内墙——槽底净长
(2)四方棱柱体平均高度法(略)
(3)三角棱柱体法(略)
三、土方的调配:
在施工区域内,挖方、填方或借、弃土的综合协调。
1、要求:
总运输量最小;土方施工成本最低。
2、步骤:
(1) 找出零线,画出挖方区、填方区;
(2)划分调配区
注意:
1)位置与建、构筑物协调,且考虑开、施工顺序;
2)大小满足主导施工机械的技术要求;
70.26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0.83
70.20
+0.43
70.24
-0.10
70.28
-0.63
70.32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0.22
-0.44
70.26
3、场地土方量的计算:
分别按方格求出挖、填方量,再求整个场地总挖方量、总填方量
2、土的渗透性
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用渗透系数K表示。
K的意义:水力坡度(I=Δh/L)为1时,单位 时间内水穿透土体的速度(V=KI)
•K的单位:m / d 。
•粘土< 0.1,
•粗砂50~75,
Δh
•卵石100~200
• 用途:降低水位方法,
L
回填。
3、土的质量密度:
天然密度 :一般 =16~20 KN/m3
70.24
-0.10
70.28
-0.63
70.32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22
-0.44
70.26
h1
2、确定零线(挖填分界线)
插入法、比例法找零点 零点连线
+0.23 0 -0.04
70.09 70.32
70.36
-0.55
70.40
-0.99
70.44
+0.55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的
影响,确定方格各角
点的设计标高。
解: (1)初步设计标高(场地平均标高)
H0=(H1+2H2+3H3+4H4)/4M
=[70.09+71.43+69.10+70.70+2×(70.40+70.95+69.71+…)+4× (70.17+70.70+69.81+70.38)] /(4×9)
• 其它见图
70.26 70.20
70.30
70.34
H0=70.29
70.24
70.28
70.38 70.32
70.14
70.18
70.22
70.26
(二)场地土方量计算
1、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hn : hn= Hn-Hn’
即:hn=该角点的设计标高—自然地面标高(m)
h710.=097=0.+320-.23
(2)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 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aa a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 H11 H12
方法:将场地划分为每格边长10~ 40m的方格网,找出每个方格各个
H21
H22
角点的地面标高(实测法、等高线
插入法) 。
则场地初步标高:
H0=(H11+H12+H21+H22)/4M
二、场地平整土方量
方格网法、累高法+平均断面法 (一)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考虑的因素:
(1)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2)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3)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4)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1)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0.23 70.09 70.32
(m);
-0.04
70.36
-0.55
70.40
-0.99
70.44
正值为填方高 度。
+0.55
70.26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h2 =70.36-
70.40=-0.04 (m);
•负值为挖方高度
+0.83
70.20
+0.43
=70.29(m)
(2)按泄水坡度调整设计标高:
Hn = H0 Lx ix L yi y ; H1 =70.29-30×2‰+30×3‰=70.32
•H2 =70.29-
10×2‰+30×3‰ =70.36
70.09 70.32
70.36
70.40
70.44
•H3=70.29+10×2
‰+30×3‰=70.40
(1)四角棱柱体法
1)全挖、全填格: V挖(填)=a2 (h1+h2+h3+h4)/4
h1~ h4 —方格角点施工高度绝对值
V挖(填)—挖方或填方的体积。
2)部分挖、部分填格:V挖(填) = a2[ h挖(填)] 2 / 4 h
h挖(填) —方格角点挖或填施高度绝对值之和;
h —方格四个角点施工高度绝对值总和。
干密度 d:是检测填土密实程度的指标。
(105℃,烘干3~4h)
4、土的含水量:
天然含水量
W=(G湿-G干)/G干
——开挖、行车(25~30%陷车)、边坡稳定
最佳含水量——可使填土获得最大密实度 的含水量(击实试验、手握经验确定)。
第二节 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一、基坑、基槽、路堤 土方量计算
1、基坑土方量:
a
•H11、 H12、 H21、 H22 ——一个方格各角点 的自然地面标高;
aa
•
M ——方格个数。
•或:H0=(H1+2H2+3H3+4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 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