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演示稿)74843[宝典].ppt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演示稿)74843[宝典].ppt

H0=(1∑H1+2∑H2+3∑H3+4∑H4)/4N 式中N—方格数
H1、H2、H3、H4 --方格角点地面标 高;1、2、3、4为角 点方格共用的数字, 如3∑H3为第7角点,Ⅱ、 Ⅲ、Ⅴ共用的地面标 高之和。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0.22
-0.44
70.26
五、土方的调配
• 在施工区域内,挖方、填方或借、弃土的综合协调。 • 1、原则:
• 挖填平衡、总运输量最小,即土方施工成本最低。 • 2、步骤:
• (1)画出挖方区、填方区; • (2)划分调配区 • 注意: • 1)位置与建、构筑物协调,且考虑施工顺序; • 2)大小满足主导施工机械的技术要求;
• 3)与方格网协调,便于确定土方量; • 4)借、弃土区作为独立调配区。
划分调配区示例:
00
A1 B
A3
• (3)找各挖、填方区间的平均
1
运距(即土方重心间的距离)
• 可近似以几何形心代替土方
A2
A4
体积重心
B3
(4)列挖、填方平衡及运距表
B2 0
0
挖填
A1 A2 A3 A4 填方量
B1 50 70 60 80
V3=60
A1
U1=0
0
50 -30
70 +40 100
A2 U2=-60 +80 70 0
40 +90 90
A3
U3=10
0
60 0
110 0 70
A4 U4=-20 +50 80 +20 100 0 40 • 结论:表中12为负值,非最优方案。应对初始方案进行调整。
(3)方案调整(闭回路法)
1)找闭回路 调整顺序:从负值最大的格开始。
70.09
+0.23
70.32
-0.04
70.36
-0.55
70.40
-0.99
70.44
• 正值为填方高
度。
+0.55
70.26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h2 =70.36-70.40= -0.04 (m);
负值为挖方高度
+0.83
70.20
+0.43
70.24
-0.10
• 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前进,遇适当的有数字的格转弯,直至回
到出发点。
2)调整调配值

• 从空格出发,挖
在奇数次转角 A1
点的数字中, 挑最小的土方 A2
B1 5(04000)
B2 (100) X12 500
B3
挖方量
500
500
数调到空格中。
然后在表中左 A3 300
100
100
500
右上下各方格 进行调整,以
土、沟、井(当土质为砂土类时,可能产生流砂现象)
水泵
排水沟
2~5%
集水井
• 2.井点降水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 (1)特点
• 效果明显,使土壁稳定、避免流砂、防止隆
起、方便施工;
• 井点类可型能引渗起透周系围数 地降面水和深度建筑最物大井沉距降。 主要原理
(2)制检验表求检验数ij(无调配数方格的空格)
• ij= Cij – Ui – Vj ;
• 11=50-0-50=0(有土);
12=70-0-100=-30
13=100-0-60=40;
21=70-(-60)-50=80; ……
•检验表
挖 填 位势数
B1
B2
B3
位势数 Ui Vj
V1=50 V2=100
A1
U1= 0 500 50
A2
U2=-60
70 500
A3
U3=10 300 60 100
A4
U4=-20
80
• 设 U1=0,
则V1= C11-U1=50-0=50;
70
100
40
90
110 100 70
100 400 40
U3= C31-V1=60-50=10; V2=110-10=100; ……
3.流砂的危害主难以施工、塌方、影响临近建筑物安全亚粘土
• 4.流砂的防治 • 减小动水压力(板桩等增加L); • 平衡动水压力(抛石块、水下开挖、
泥浆护壁);
• 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井点降水)。
GD F Q
(三)降排水方法 • 1.集水井法(明排水法) • ――用于土质较好、水量不大、基坑可扩大者 • 挖至地下水位时,挖排水沟→设集水井→抽水→再挖
• 1、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 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 复。
• 最初可松性系数 KS=V2 /V1 1.08~1.5 • 最后可松性系数 KS’=V3 /V1 1.01~1.3
– V1 ——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 V2 ——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 – V3 ——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A4
(400)
(0)
400
400
保持挖填平衡。 填方量 800 600
500
1900
3)再求位势及空格的检验数
挖 填 位势数
B1
B2
B3
位势数 Ui Vj V1=50
V2=70
V3=60
A1
U1= 0
0
50 0
A2 U2=-30 +50 70 0
70 +40 100 40 +60 90
A3
U3=10 0
60 +30 110 0 70
A4 U4=-20 +50 80 +50 100 0 40
• 由于所有的检验数 ij ≥0,故该方案已为最优方
案。
• 若检验数仍有负值,则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部
ij ≥0而得到最优解。
(4)绘出调配图: (包括调运的流向、数量、运距)。
A
A
1
m3 3
B1
m
A
2
A
B2
B3
H11
H12
1)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 L
计标高为:
H0
H0
Hn = H0 L• i
H21
i
Hn
2)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 Ly
设计标高为:
H0
iy
Hn = H0 Lx ix L yi y
Lx
ix
【例】某建筑场地方
70.09
格网、地面标高如图,
格边长a=20m。泄水
坡度ix =2‰,iy=3‰,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的
1、确定场地设计平面标高 一般考虑的因素:
•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 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 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 中、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 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
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H0)
• 1)求位势Ui和Vj:有调配数的方格开始 Cij= Ui
+ Vj
• 2) 求检验数ij, ij= Cij – Ui – Vj
若所有ij 0,则方案为最优解。
• 下面进行位势法进行判别
(1)求位势 绘位势表 Cij = Ui+Vj
挖填 位势数
位势数 Ui Vj
B1 V1=50
B2 V2=100
B3 V3= 60
70.28
-0.63
70.32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22
-0.44
70.26
• (2)场地土方量的计算:
分别按方格求出挖、填方量,再求整个场地总挖方量、总填方量
• 1)四角棱柱体法
• A、全挖、全填格: V挖(填)=a2 (h1+h2+h3+h4)/4

h1~ h4 —方格角点施工高度绝对值
地下含水构造的种类
不透水层 不透水层 不透水层
滞水层 潜水层 承压水层
(二)流砂现象
• 1.动水压力――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颗粒的阻力,使水
流对土颗粒产生的一种压力。
• 动水压力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方向同渗流方向。
GD=Iγw =(Δh/L) γw
• 2.流砂原因
当 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土的浸水重度(GD≥γ’)时,土粒被水 流带到基坑内,这现象称之为流砂现象。
800
B2 70 40 110 100
600
B3 挖方量 100 500 90 500 70 500 40 400
500 1900
• (5)调配 ——初始调配方案
• 方法:最小元素法--就近调配。

顺序:先从运距小的开 n始列,使其土方量最大。
填 挖
B1
B2
B3
挖方量
A1
50 500
70
100 500
=70.29(m)
• (2)按泄水坡度调整设计标高:
• Hn = H0 Lx ix L yi y ; H1 =70.29-30×2‰+30×3‰=70.32
H2 =70.29-
10×2‰+30×3‰=70.
36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9 70.3 7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