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f

01 第一章 土方工程f


第1章 土方工程
§ 1.1 土方工程概述 §1.1.1 土的工程分类 §1.1.2 土的工程性质 §1.2 场地平整 §1.2.1 场地竖向规划设计 §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1.2.3 土方调配 §1.3 基坑开挖 §1.3.1 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1.3.2 土壁支护 §1.3.3 基坑降水 §1.4 土方机械化施工
方法:将场地划分为每格边长 方法:将场地划分为每格边长a=10~H ~ 21 40m的方格网,找出每个方格各个 的方格网, 的方格网 角点的地面标高 地面标高( 角点的地面标高(H11、H12…)。 。 则场地初步标高: 则场地初步标高: H0=Σ[H11+H12+H21+H22)/4M] (1-6)
a
a
a
a
a
a
(1)确定初步标高 0(按挖填平衡 H11 确定初步标高H 按挖填平衡) 确定初步标高
H12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
1)单向排水时: 单向排水时: 单向排水时
(3)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Permeability) 土的渗透性
• 概念: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用渗透系数 表示。 概念: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用渗透系数k表示
• k的意义:水力坡度(i=∆h/L)为1时,单位时间内水 的意义: 的意义 水力坡度( ) 时
穿透土体的速度( 穿透土体的速度(v =ki) ) • k的单位:m / d 的单位: 的单位 • k的大致范围: 的大致范围: 的大致范围 粘土< 粘土 0.1 粗砂50~75 粗砂 卵石100~200 卵石 • 应用:确定降低水位的方法;回填土方。 应用:确定降低水位的方法;回填土方。
L
∆h
(4)土的休止角 土的休止角(Rest angle) 土的休止角
天然状态下的土体可以稳定的坡度。 天然状态下的土体可以稳定的坡度。表1-4 p.4
• 一般随含水量的增加,稳定性减小; 一般随含水量的增加,稳定性减小; • 干燥状态下细砂最不稳定,潮湿状态下重粘土 干燥状态下细砂最不稳定,
最不稳定。 最不稳定。 应用:初步确定土方边坡坡度。 应用:初步确定土方边坡坡度。
-0.44
70.26
3)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 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 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
如图所示,采用方格网四角棱柱体法计算场地土方量时, 如图所示,采用方格网四角棱柱体法计算场地土方量时,区分不同 方格类型,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各方格的挖、填土方量, 方格类型,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各方格的挖、填土方量,然后再进 行总和 。
70.14
+0.56
70.18
+0.02
70.22
-0.44
70.26
2)确定零线(挖填分界线) 确定零线(挖填分界线) 确定零线 插入法、比例法找零点。 插入法、比例法找零点。连 接各零点即为零线。 接各零点即为零线。
+0.23 0 70.09 70.32 +0.55
70.26
-0.04
70.36
形狭长、挖填深度较大的情况。 形狭长、挖填深度较大的情况。
(1)四角棱柱体法计算土方量的一般步骤:p.11 四角棱柱体法计算土方量的一般步骤: 四角棱柱体法计算土方量的一般步骤 1)划分方格网,确定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hn 划分方格网, 划分方格网 hn=该角点的设计标高Hn’—自然地面标高Hn (m) 该角点的设计 该角点的设计标高 自然地面标高 ) +0.23 h1 =70.32-70.09 - 70.09 70.32 =+0.23(m) + ( ) 正值为填方高度。 正值为填方高度。 +0.55
V1 <V3 < V2
某场地平整工程有2100m3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填筑,取土 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填筑, 例: 某场地平整工程有 体积(自然状态 为多少? 土质为粘土 自然状态)为多少 土质为粘土, 体积 自然状态 为多少?(土质为粘土,Ks=1.30,Ks′=1.05) , V1 =V3 / KS’=2100/1.05=2000(m3) 应用:开挖、运输、存放,挖土回填,预留回填松土。 应用:开挖、运输、存放,挖土回填,预留回填松土。
70.09 70.32
70.26 70.36 70.40
Hn = H0 ± Lx ix ± L yi y H0=70.29m
70.44
70.30
H0=70.29
70.34
70.38
70.20
70.24
70.28
70.32
70.14
70.18
70.22
70.26
H1 =70.29-30×2‰+30×3‰=70.32 (m) - × × ) H2 =70.29-10×2‰+30×3‰=70.36 (m) - × × ) H3=70.29+10×2‰+30×3‰=70.40 (m)… 其它见图 × × )
H22
H11、 H12、 H21、 H22 ——一个方格各角点 一个方格各角点 、 、 、 的自然地面标高; 方格个数。 的自然地面标高; M ——方格个数。 方格个数 或: H0=(ΣH1+2ΣH2+3ΣH3+4ΣH4)/4M (1-7) (该公式应用较多 该公式应用较多) 该公式应用较多 H1 ——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 ——分别为两个、三个、四 分别为两个、 分别为两个 三个、 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0 Hn L H0 i Ly Hn H0 Lx iy
Hn = H0 ± L• i 2)双向排水时: 双向排水时: 双向排水时
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 Lx ix ± L yi y
• 考虑其他因素的设计标高调整P.10 考虑其他因素的设计标高调整
§1.1.1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分类方法很多: 土的分类方法很多:p.1
工程上按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八类:p.2表1-1 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八类 工程上按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八类 表
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 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 )、二类土 三类土(坚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 三类土(坚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 ——一般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 一般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 一般用 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 )、六类土 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 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八类土 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般需爆破开挖 一般需爆破开挖 一般需
H0=(ΣH1+2ΣH2+3ΣH3+4ΣH4)/4M (
=[70.09+71.43+69.10+70.70+2×(70.40+70.95+69.71+…)+4× × ) × (70.17+70.70+69.81+70.38)] /(4×9) ) ( × ) =70.29(m) ( )
2)按泄水坡度调整设计标高: )按泄水坡度调整设计标高:
0.55
70.40
-0.99
70.44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h2 =70.36-70.40 - =-0.04 (m) - ) 负值为挖方高度 +0.83
70.20
+0.43
70.24
-0.10
70.28
-0.63
70.32
+1.04
§1.1 土方工程概述
• 概念 :土的开挖、填筑、运输的统称。 土的开挖、填筑、运输的统称。 • 施工分类
主要工程:场地平整; 槽开挖;土方填筑。 主要工程:场地平整; 坑、槽开挖;土方填筑。 辅助工程:施工降水、排水;土壁支撑。 辅助工程:施工降水、排水;土壁支撑。
• 施工特点
(1)量大面广; )量大面广; (2)劳动强度大,人力施工效率低、工期长; )劳动强度大,人力施工效率低、工期长; (3)施工条件复杂,受地质、水文、气侯影响大, )施工条件复杂,受地质、水文、气侯影响大, 不确定因素多。 不确定因素多。
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
课 程 总 结
课 程 主 要 内 容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 •砌体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防水工程 •装饰工程 •路桥工程 •施工组织概论 •流水施工基本原理 •网络计划技术 •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
§1.1.2 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Looseability):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 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 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有体积的性质。 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有体积的性质。 最初可松性系数: 最初可松性系数 KS=V2 /V1 最后可松性系数: 最后可松性系数 KS’=V3 /V1 1.08~1.5 1.01~1.3 (1-1) (1-2)
-0.55
70.40
-0.99
70.44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x:(a-x)=h1:h2 x= h1a/(h1+h2) (1-24)p.11
+0.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