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技术总结经过两天的现场学习,对承台的现场施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现根据作业指导以及自己现场发现的问题,对承台施工进行一个技术总结。
一、施工工序工艺(一)、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组织集体审图工作。
了解设计要求,并认真核对,确保蓝图准确无误。
(2)根据设计蓝图,与实际现场情况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开工报告、技术交底等文献资料。
整理出主要控制点,并对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编写,组织大家学习。
(3)统计工程量,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加固零件、预埋设施、土方等,都要提前算好。
然后开始提前采购所需物资,并对钢筋进行交底,提前进行加工。
对所需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提前租用。
(4)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完成技术交底,并与施工队签字。
整理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思路,开始着手准备施工。
2、审核开工条件和测量钻孔桩混凝土施工完,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承台位置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放线要求放出承台四个点,然后对四个点的几何尺寸进行核对。
核对完之后,从四个点往外扩1m,为施工提供作业空间。
(核对要使四个边长,和对角线距离,保证几何尺寸满足要求。
)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围和防、排水措施。
(二)、承台基坑开挖1、普通情况下基坑开挖(1)、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放坡开挖。
(2)、在天然土层上开挖基坑,深度在3-4m。
(3)、弃土不得妨碍施工。
弃土堆距坑顶边缘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应堆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堆放,污染施工现场环境。
承台基坑开挖的土方,一部分用于基坑回填,其他集中运出。
(4)、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桩基的结构,开挖时桩身周围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清除。
看开挖至指定深度时对基坑底部高程进行测量。
不要开挖过深,增加作业难度。
(5)、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对坑底进行整平处理。
必要时采用回填土,控制坑底高程在承台底以下5cm。
建议采用钢筋打入底面,测出承台底部高程位置,然后拉白线。
以此来控制底部填土高度。
(6)、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
基坑开挖不宜间断,达到高程后,应立即进行基底处理,以便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基坑开挖后应在坑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质情况复杂、土质松软地段开挖要谨慎处理。
必要时采用支护措施,防止基坑坍塌,增加工作量。
2、夜间基坑开挖夜间基坑开挖主要是注意照明及安全警示标志。
(1)、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000W大太阳灯照明。
(2)、施工围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两个基坑配置一个灯架。
(3)、现场上,基坑底面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3、基坑排水防护措施(1)、雨季避开在下雨过程中开挖基坑。
(2)、在基坑上部设置截水沟,并将水引致既有排水沟或者指定排水区,防止基坑积水。
(3)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
(三)、破桩头1、基坑开挖好后,对破桩头位置进行测量,并用红色喷漆标记出来。
破桩头位置在承台底高程以上10cm。
2、根据红色标记位置进行破桩,注意不要破坏桩基伸出钢筋。
3、待破桩完成后,利用挖机将桩头吊起,移放至指定区域,并集中运出。
4、对桩头进行打5、磨,如有浮浆或者其他杂物,进行清理。
6、对桩头伸出的钢筋进行调直和弯折,保持钢筋形状美观。
(四)、桩基检测1、桩头打磨好之后,预约桩检单位进行桩基检测。
2、提前做好桩检申请表,并签字盖章。
3、配合桩检单位进行桩基检测,桩基采用小应变进行检测。
4、待桩基检测达到要求以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五)、垫层浇筑1、基底处理采用碎石垫层或铺设碎石后砂浆抹面,垫层高度控制在5cm,达到承台底面高度。
2、用四根钢筋插入底部土层,然后测量出承台底部高程位置,用白色线在四个点拉出边界线。
对角线也要拉出来,以确保垫层整体在一个水平面。
3、垫层采用C15混凝土,设计所给方量为2.9m3。
(六)、测量1、垫层硬化后,在垫层上面放出承台四个点和中心点。
用钢尺核实几何尺寸(四条边长和对角线长度均要满足设计要求。
),确保承台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不出偏差。
同时,用墨线弹出承台边线和中心十字线,方便以后的校准和引线。
2、用水准仪对承台四个角点和中心点的高程进行测量,确保高程在承台底高程位置。
如果有较低的,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抹上砂浆,严格控制垫层的高程。
3、对桩头高程进行复测,保证桩头在承台上部10cm。
多的要继续破除到指定位置,少的加垫板,保证承台下部保护层厚度在14cm。
并将桩头杂物和灰尘清扫干净。
(七)钢筋工程1、钢筋原材料加工(1)、根据设计图纸,对主体钢筋和辅助钢筋的型号、尺寸、预弯长度进行统计。
对钢筋加工厂进行交底,提前加工,并运送至施工现场。
按规格型号进行整齐摆放。
(2)、和施工队老板进行当面清点,并签字。
杜绝过度浪费。
(3)、预埋镀锌钢板按设计尺寸进行提前加工,运送至现场。
并对周围进行泡沫包装,为预埋做好准备。
(4)、墩身预埋钢筋数量、型号、尺寸提前交底下料,一起运往现场。
2、钢筋骨架绑扎与焊接(1)、待所有钢筋点清之后,根据之前弹出的承台边线开始搭设钢筋骨架。
(2)、搭设顺序为底部措施钢筋、底部主筋、接地钢筋、上部钢筋、墩身预埋钢筋、预埋镀锌钢板。
(3)、注意控制上部保护层厚度在10cm,侧面保护层厚度为5cm,底部保护层厚度在15cm。
同时尽量控制钢筋间距,使得钢筋网均匀整齐,美观。
绑扎采用梅花形,数量达到要求。
3、接地钢筋(1)、接地钢筋是承台钢筋工程里最为重要的点。
要重点监控,要求要严格。
(2)、设计出接地钢筋的线路,绘制接地钢筋图,便于给施工队交底。
(3)、根据设计图纸,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用红色喷漆标记处接地钢筋焊接位置。
利用不同形状的钢筋将想连接的钢筋焊接,保证焊接质量和焊缝长度。
从底部往上部钢筋引线,再通往墩身预埋钢筋。
全部用红色喷漆标记出,确保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4)、在引到上部钢筋网是,用钢筋条将线路钢筋与镀锌钢板焊接在一起。
镀锌钢板一测用泡沫包装,为以后搭接焊接提供空间。
(5)、待焊接完成后,用接地电阻仪测试接地电阻,确保电阻小于1Ω。
(6)如果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男女男女男女4、墩身预埋钢筋(1)、预先将墩身预埋箍筋和勾筋放入钢筋笼。
(2)、量出预埋尺寸,做好标记,焊接在上部钢筋网上。
待焊接处墩身轮廓时,套上箍筋,进行绑扎。
并控制箍筋上下之间的间距。
(3)、控制预埋钢筋数量,伸出承台长度为4.16m和3.16m错开(考虑上部墩身钢筋搭接长度),错开数量各占50%。
(4)、主筋数量,箍筋数量,间距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5)、墩身预埋钢筋焊接绑扎好之后,对其进行加固。
防止灌注混凝土时,使钢筋偏移。
(6)、待所有工序都完成之后,上报监理,符合验收标准之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八)、模板工程1、模板拼装模板拼装之前涂刷脱模剂,并整齐摆放于基坑旁边。
根据不同尺寸的模板拼装在一起,安装之前沿着承台边线打入细钢筋,确保模板下部沿着承台边线下放。
模板侧采用同等标号混凝土预制垫块垫于承台钢筋与模板间,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外侧用方木与基坑壁撑紧,保证位置准确。
在模板四周用顶托进行支撑,便于模板安装,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松动。
本工程采用在上层钢筋网上焊接钢筋顶在模板上,以此来控制保护层厚度。
2、模板加固承台模板采用支托伸入钢筒,通过旋转螺栓,加固模板。
3、模板校核(1)、模板加固好之后,用钢尺校核几何尺寸。
确保四边尺寸,对角线相等切数据与计算相符,保证形状为矩形。
(2)、从事先弹好的墨线往上引点,并用拉白线,确定中心位置。
再与预先的中心位置校核,确保承台中心重合,保证模板位置正确。
(3)、平面校核完成之后,用水准仪对模板顶端高程进行校核,与设计承台顶高程误差在1cm左右。
(九)、混凝土工程计算出混凝土所需方量,在监理验收合格之后上报方量。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再用溜槽将砼送入承台进行浇筑施工。
1、混凝土的浇筑①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承台围的杂物、积水进行全面清理,对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位置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
②混凝土浇筑的准备过程中,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材料准备情况进行核查,对各岗位的人员逐一落实。
③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浇筑,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同时便于振捣,分层厚度为30cm。
层从承台短边开始,由两边向中间浇筑。
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完毕,保证无层间施工缝发生。
④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中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围进行,严禁漏捣。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而出现振捣性离析的情况。
⑤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浇筑时应视情况设置溜槽灌入。
⑥如在浇筑过程中遇到降雨,应用彩条布遮盖承台上空。
并且停止浇灌,待雨停后方可继续浇筑。
⑦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初凝之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收光,以清除混凝土表面早期产生的塑性裂缝。
2、混凝土的养护表面用黑棉布覆盖并洒水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根据测温结果指导养护工作,将降温速度控制在2℃/d,养护时间14d。
冬季砼施工时严禁采用洒水养护,需采用覆盖保温养护。
二、主控点及常见问题防治措施1、主控点(1)、高程、几何尺寸以及承台位置控制(2)、接地钢筋控制(3)、墩身预埋钢筋(4)模板加固2、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三、测量数据控制台账由于承台施工过程中对高程和集合尺寸要求很高,所以会有很多的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编制出一套台账,每天记录,保证我们能对数据进行精确控制。
以防自己遗忘或者交底交错,给工程质量和作业难度带来很大影响。
台账容包括,破桩头标高,桩头标高复核,垫层(承台底面)标高,垫层标高复核,模板顶面标高控制,承台顶面标高复核,各个几何尺寸实测数据,中心点偏差,甚至包括挖机、吊车、灌车的台班、方量的记录。
保证自己在技术数据有根可循,不会迷迷糊糊的去现场,迷迷糊糊的回来。
对现场的数据记录一定要清晰,数据要填进表格,切不可数据随便乱写。
四、技术交底管理经过这几天,我发现技术管理这块还有很多容要做。
1、对施工队的交底(1)、技术交底要提前下,并且让施工队负责人签字,做到交底书面化。
(2)、技术交底要清楚,细致,不可发现问题去补。
在施工前要熟悉各个环节的施工,并找出重点监控和检查点。
做到细节处理都写进技术交底,保证自己技术管控这块没有很大、很明显的错误或者遗漏。
(3)、技术交底的程序一定要严肃认真。
做到没交底不让施工,交底不清楚不让施工等。
(4)对工人交底2、对其他部门的交底测量队、物资采购、钢筋加工厂等部门都要进行交底。
有纸质的材料为依据,做到后期计量有依可据。
3、领导对技术员的交底有些问题,领导要对部长或者技术员进行口头或纸质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