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化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2406
课程名称:刑事化验
总学时数:48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15学时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刑事化验》是刑事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为必修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开设本门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检验方法。
本学科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吸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毒品的检验的一般方法;并可为将来学生在物证检验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1)了解:硫化氢、煤酚、苯胺等其他常见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来源、中毒特点等
2)了解:汞、铅、钡等金属毒物和检验方法。
3)了解炸药和爆炸现场及爆炸残留物组成。
4)熟悉氰化物醇的检测方法。
5)熟悉:安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中常用的药物品种、来源、常用制剂、性状、体内过程等;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6)熟悉:含砷化合物及其性状、毒性;常用有机破坏方法和金属离子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7)掌握挥发性毒物分离方法原理,氰化物检测方法和原理。
8)掌握:金属毒物中毒检验的特点;常用检材;雷因许试验的原理、优点及适用性;有机质破坏的目的。
9)掌握:有农药和鼠药中毒、检测特点;检材的采取与保存以及分离检测;
10)掌握:毒品的概念和分类;鸦片类、大麻、苯丙胺类等毒品的性状、主要成分、理化性质以及检验方法。
4、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毒物中毒检验;毒品的理化性质和检验。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的教材为: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刘冬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公安部统编教材
参考书目包括: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王彦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刑事物证技术学》,吴维蓉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仪器分析》 (第二版),赵藻藩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理化检验鉴定》(钟岩华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第1次印刷出版).
正文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验。
2、熟悉微量物证概述、毒物概述、毒品概述。
3、了解:微量物证和毒物的包装与送检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量物证与毒物分析概述
知识要点:微量物证概述、毒物概述、毒品概述
第二节微量物证与毒物的发现与采取
知识要点:微量物证的发现与采取、毒物物证的采取
第三节微量物证和毒物的包装与送检验
知识要点:微量物证和毒物的包装与保存、微量物证和毒物的送检
第四节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验
知识要点: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的处理、检验程序、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二章气体毒物的检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检材采取及保存要求;一氧化碳的中毒特点、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
2、了解:硫化氢的来源、中毒特点等
3、了解气体毒物的性质和气体毒物的检材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氧化碳的检验
知识要点:理化性质、毒理作用、临床表现及尸体征象、检材采取、检验方法
第二节硫化氢的检验
知识要点:理化性质、毒理作用、临床表现及尸体征象、检材采取、检验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
2课时
第三章挥发性毒物检验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氰化物、乙醇和甲醇的性质。
2. 掌握挥发性毒物分离方法原理。
3. 熟悉化物、乙醇和甲醇的检测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氰化物的检验
知识要点:氰化物的概念、氰化物的理化性质
氰化物的毒性、临床表现及尸体征象。
氢氰酸的检验、苦杏仁苷的检验
第二节乙醇和甲醇的检验
知识要点:乙醇、甲醇的理化性质、毒性、
临床表现及尸体征象、检验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四章金属性毒物的检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金属毒物中毒检验的特点;常用检材;雷因许试验的原理、优点及适用性;有机质破坏的目的。
2.熟悉:含砷、汞化合物及其性状、毒性;常用有机破坏方法和金属离子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3.了解:铅、钡等金属毒物
4.了解常见的金属性毒物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属毒物砷的检验
知识要点:含砷毒物、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
毒性与中毒症状、三氧化二砷的检验。
第二节金属毒物汞的检验
知识要点:含汞毒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含汞毒物的检验。
三、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六章农药分析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农药毒物的种类、用量及中毒。
2. 熟悉掌握农药毒物物证检材的采取部位和方法。
3. 掌握各种不同用途的农药的毒性及中毒症状,以及中毒案件现场农药检材的分布及提取。
4.毒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检验难度大,残留量少,应如何有效提取农药毒物物证及检验毒物的难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杀虫剂分析
知识要点: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第二节除草剂分析
知识要点:五氯酚钠除草剂、百草枯除草剂。
第三节杀鼠剂分析
知识要点:氟乙酰胺与氟乙酸钠杀鼠剂、毒鼠强杀鼠剂
茚满二酮类杀鼠剂、羟基香豆素类杀鼠剂。
三、本章学时数
6课时
第七章常见毒品的检验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毒品的概念和分类;鸦片类、大麻、苯丙胺类毒品的性状、主要成分、理化性质。
2.熟悉:常见毒品的取材及不同检材结果的意义;摄入方式、体内过程;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3.了解:麦角酰二乙胺、派替啶、美沙酮的结构性质、来源用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毒品概述
知识要点:毒品犯罪概况、毒品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常见的毒品
知识要点:鸦片类毒品、大麻类毒品、可卡因类毒品、安非他明类毒品、氯胺酮、d-麦角酸二乙酰胺
第三节常见毒品的检验
知识要点:常见毒品的现场快速检验、常见毒品的检验
第四节易制毒化学品分析
知识要点:易制毒化学品的概念、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及分类、常见易制毒化学品的识别
三、本章学时数
8课时
第八章油脂和涂料物证分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油类物证的理化性质及采取方法。
2.熟练油脂物证的特点和采取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八章油脂和涂料物证分析
第一节油脂的分析
知识要点:
一、油的种类和主要成分
二、油类物证的特点与采取
三、油类物证的检验:油痕的初检、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二节涂料分析
知识要点:
一、涂料的分类与命名
(一)涂料的分类:、按用途分、按施工方法分、按漆料的作用分、按漆膜的外观分
(二)涂料的命名
二、涂料的组成
(一)主要成膜物质:油类、树脂。
(二)次要成膜物质
(三)辅助成膜物质:催干剂、增塑剂又称增韧剂、软化剂,
(四)溶剂
三、常用的涂料
(一)汽车用涂料:喷漆、固体漆、氨基醇酸树脂烘漆、丙烯树脂漆:
(二)建筑用涂料
四、涂料物证的特点与采取
五、涂料的检验:外观检验、扫描电镜能谱法、红外光谱法、裂解色谱法。
三、本章学时数
4课时
第九章爆炸物和射击物分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炸药和爆炸现场。
2.了解爆炸装置的构成及爆炸残留物组成。
3.了解射击物的组成及提取方法。
4.爆炸残留物在爆炸现场的分布规律把握以及射击残留物检验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爆炸物分析
知识要点:爆炸与爆炸现场、常见的炸药与易爆物、炸药爆炸与易爆物爆炸的现场特征、爆炸残留物的分布与采取、炸药的检验
第二节射击物分析
知识要点:射击物与射击残留物、射击残留物的发现与采取、射击残留物的检验。
三、本章学时数
8课时
第十章纤维、塑料和橡胶的分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纤维、塑料及橡胶物证的性质。
2.熟悉纤维、塑料和橡胶物证的采取方法。
3.掌握如何对纤维、塑料及橡胶物证及其比对样品进行检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纤维分析
知识要点: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的性质、常见的纺织纤维、纺织纤维上的染料、纺织纤维与织物物证的采取、纺织纤维与织物物证的检验。
第二节塑料分析
知识要点:塑料的分类与性质、塑料的主要成分、常见的塑料、塑料的采取、塑料的检验。
第二节橡胶的检验
知识要点:橡胶的分类与性质、橡胶制品的主要成分、常见的橡胶、橡胶物证的采取、橡胶的检验。
三、本章学时数
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