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第七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 一、破产的概念 • 二、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 • 三、破产法的概念 • 四、我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沿革 • 五、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概况
一、破产的概念
• 传统意义破产法上的“破产”,泛指经济组织的倒 闭清算。
• 现代意义破产法上的“破产”,是指当债务人丧失 偿债能力时,经债务人或债权人申请,由法院审理, 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公平、合理地清偿给全体债权 人的法律制度。
• (二)破产财产的变价
• 1.破产财产变价的概念 • 破产财产变价,是指管理人将非货币的破产财产,以合法的
方式出让,使之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行为。 • 2.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法 • (1)破产财产的估价;(2)破产财产变价方案 • (3)公开变卖原则;(4)破产财产变卖的方式
• (三)破产财产的分配
• 1.破产财产分配的概念
• (二)破产费用的特点
• 1.产生于破产程序中
• 2.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产生
• 3.清偿顺序优先
• (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范围 • 具体参见教材 • (四)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清偿 • 参见教材
四、破产清算和破产程序的终结
• (一)破产财产的管理
• 破产财产的管理是指破产管理人接管、收集、清理和保管破 产财产的活动。
• 1、扩大了适用破产制度的企业范围。 • 2、重新界定了企业破产原因。 • 3、增加了管理人制度。 • 4、更加完善了破产相关程序。 • 5、增加了重整程序。 • 6、完善了破产清算制度。
破产流程图
债权人 申请 法院裁定

债 债务人 重整


债务人申请或

债务人的出资人
丧 失
债权人
破产清算的
指定管理人 通知、公告
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 务。 • 4.重整程序的终止 • 根据我国新破产法第78条的规定,在重整期间,发生了法 定终止情形的,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民法院 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 (四)重整计划
• 1、概念 • 重整计划,是指以维持债务人的继续营业,谋求债务人的复
• 传统意义上的破产法,仅指对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法 律。
• 破产法的特征:调整范围;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 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保护的统一。
四、我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沿革
• 参见教材。
五、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概况
• 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该法 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与1986年12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试行)相 比,新的《企业破产法》在以下方面有重大突破:
兴并清理债权债务关系为内容的协议。 • 2.重整计划的制订 • 3.重整计划的通过和批 • 4.重整计划的效力和执行 • 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法院受理破产案件
前成立的所有债权人均具有约束力。 • 5.重整计划的终止 • 重整企业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人民法院可以应
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
• (三)重整观察期间的营业
• 1.重整观察期间的概念 • 重整观察期间,是指法院裁定许可债务人重整时起至法院
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或者终止重整程序时止的法定期间。 • 2.自动停止 • 自动停止是重整观察期间对债务人运营价值的保护措施。 • 3.重整观察期间的营业保护 • 新破产法规定,在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批
• (二)管理人的组成
• 1.管理人产生的方式和时间 • 2.管理人的范围 • 3.管理人的资格 • 4.管理人的指定 • 在破产案件中,对破产人财产的管理、清算与分配并非是由
人民法院直接进行,而是由破产管理人负责进行的。
• (三)管理人的职责 • 我国新破产法第23条规定,破产管理人在破产案件
的进行过程中,应当向人民法院报告工作,并接受 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
• ★注意:分配顺序,参见教材
• 2.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 3.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执行 • 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生效后,由管理人负责执行管理人在分配
破产财产时,必须按照分配原则进行,只有在前一顺序的债 权得到全部清偿后,才能进行后一顺序的清偿。 • 4.破产财产的追加分配 • 新破产法第123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破产程序的, 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2年内,发现债务人有下列破产违法 行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追回,为债权人追加分配。
• (一)债权人委员会的组成 • (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
第四节 管理人和破产财产
• 一、管理人制度 • (一)管理人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 1.管理人的概念 • 破产法上的管理人即破产清算人,是指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
清算、估价、变卖和分配的专门机构。依破产法原理,破产 管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 • 2.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破产中的重整是指对于濒临破产又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实 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积极程序。
•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程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 1.重整适用的对象一般为大型企业。 • 2.重整的原因较破产、和解宽松。 • 3.重整的措施具有多样性。 • 4.参与重整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 5.重整程序优先于破产程序和和解程序。 • 6.担保物权的行使受到限制。
院不得主动依职权宣告债务人破产。 • (3)破产宣告是破产清算开始的标志,法院一旦作出破产宣
告的裁定,破产程序就进入实质性阶段,债务人正式成为破 产人,债权人则依清算、分配程序受偿。
• (二)我国现行破产法上宣告破产 的具体情形
• (三)破产宣告的程序
• (四)破产宣告的效力
• 1.对债务人的效力 • 2.对债权人的效力 • 3.对第三人的效力
• 一般而言,破产的概念专指破产清算制度。但这里 的清算制度不同于传统的破产倒闭清算,因为现代 破产法对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案件的处理并不以清 算为唯一的程序手段,倒闭清算也并非是债务人无 力偿债的必然结局,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 与重整等程序避免倒闭清算结局的出现。
二、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
• 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债务人破产能力问题, 即哪些债务人可以破产,哪些债务人不具有 破产能力。
二、和解制度
• (一)和解的含义 • 和解,是指具备破产原因的债务人,为避免破产清算
而与债权人达成以让步方法了结债务的协议,协议经 法院认可后生效的法律程序。 • (二)和解的特征 • 1.和解的目的是避免破产清算。 • 2.和解的适用以债务人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为条件。 • 3.和解的成立必须由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并经债权 人会议同意。 • 4.和解协议经法院裁定认可后才能生效。 • 5.和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
权人共同利益为目的,在人民法院监督下,讨论破产事 宜、表达债权人意思的破产机构,是债权人行使破产参 与权的场所。 • (二)债权人会议的召集和职权 • 债权人会议是以召集的方式活动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由人民法院负责召集和主持,应当自债权申报期限届满 之日起15日内召开。 • (三)债权人会议决议
• 二、债权人委员会
• (三)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1.和解协议成立前产生的和解债权的债权人只能按照
和解协议的约定接受债务清偿,不 得要求或接受债 务人在和解协议外给予的单独利益。 • 2.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自人 民法院裁定和解之日起可以行使担保物权。 • 3.债务人只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不得给个别和 解债权人以任何特殊利益,但公平地给全体债权人以 清偿上的利益除外。 • 4.和解协议对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连带债务人无效。 • 5.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的,经人民法院裁 定认可后,终止和解程序,并由管理人向债务人移交 财产和营业事务。 • (四)和解的终结
• (二)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 1.重整申请 • 根据我国新破产法第70条的规定,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
依照破产法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重整。债权 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 后、 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持有债务人注册资本 1/10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 2.重整期间 •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申请符合破产法规定的,应当裁定 许可债务人进行重整,并予以公告。 • 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 期间。这里所指的重整期间,仅指重整申请受理至重整计划 草案得到债权人会议分组表决通过及人民法院批准,或重整 计划草案未能得到债权人会议分组表决通过或人民法院不予 批准的期间,不包括重整计划得到批准后的执行期间。
• 二、破产申请的提出 • 三、破产申请的受理
• (一)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程序 • (二)破产债务人及有关人员的法定义务 • (三)破产案件受理裁定的法律效力 • (四)债权的申报
第三节 债权人会议与债权人委员会
• 一、债权人会议
• (一)债权人会议的性质与组成 • 债权人会议是由申报债权的全体债权人组成,以维护债
• 二、破产财产
• (一)破产财产的概念与特征 • 1.破产财产的概念 • 破产财产即债务人企业所有的可供债权人在破产程
序中获得清偿的财产。 • 2.破产财产的法律特征 • (二)破产财产的范围 • 破产财产的范围,是指债务人的财产在一定时点上
的财产范围。
第五节 重整与和解制度
• 一、破产重整制度 • (一)重整的概念和特征
• 各国规定不一,主要有如下情形:只适用于 商人;只适用于法人;只适用于特定性质的 法人;既适用于法人,也适用于自然人。
• 我国: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破产制 度只适用于企业法人。
三、破产法的概念
• 现代意义上的破产法:是指在债务人丧失偿债能力 时,法院强制对其全部财产清算分配,公平清偿债 权人,或通过和解、重整等程序延缓清偿债务,以 避免其破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