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PPT课件
(二)非居民企业 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任何一个 都不具备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 国境内,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 (A类)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 内所得的企业 (B类)
1.
2.
纳税人 判定标准 征税对象 居民企 (1)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 来源于 业(承 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中国境内、 担全面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 境外的所 纳税义 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 得 务) 企业。 (税率25%) 非居民 (1)依照外国(地区)法律、 来源于中 企业 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 国境内的 所得 (承担 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 有限纳 场所的企业;(税率25%) 税义务)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 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的企业。 (税率10%)
税率
适用于居民企业 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 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
减按20%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l5%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10%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 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 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 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 业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一、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 组织。 “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具体包括;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 份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 业、外国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营利性活动并且有经营所 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产生的背景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 放、吸引外资的方针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实施了内资、外资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 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例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 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是( )。 A.在外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 境内的企业 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 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答案】C
第三节
种类 基本 税率 两档 优惠 税率 预提 所得 税税 率 税率 25% 适用范围
免税收入
4项
扣除项目
12项
不得扣除项目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 损
5项
——
一、收入总额 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 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一)收入总额: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 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收入、
【例题】某企业2019年12月接受捐赠设备 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 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该项受赠资产应交 企业所得税为( )。 应纳税所得税额:10+1.7=11.7(万元) 应纳所得税=11.7×25%=2.93(万元)
注意: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无需缴纳企业所得 税; 合伙企业--合伙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无需缴 纳企业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划分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一)居民企业 判断是否是居民企业的条件:注册地或实际 管理机构其一在中国——单一具备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 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 国境内的企业。
二、征税对象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所得额。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 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 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以及 其他所得
【例题· 多选题】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 ) A.登记注册地标准 B.所得来源地标准 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答案】AD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税收政策 是非常必要的,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万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 济一体化的逐渐形成,再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税收政策 已不适应。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 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所得额计算中涉及的内 容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项 目 9项
3项
内容列举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 收入等 财政拨款;预算内行政事 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 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 性投资收益等 成本、费用、税金、损失 和其他支出等 不得扣除的支出(如税收 滞纳金等)、折旧费、摊 销费等 5年内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基本原理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 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 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原理 1. 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2. 通常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为计税依据。 3. 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可 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
【特别说明】接受捐赠收入的确认 (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并入当期 的应纳税所得。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接受 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 期应纳税所得。受赠非货币资产计入应纳税所 得额的内容包括:受赠资产价值和由捐赠企业 代为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由受赠企业另外支 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