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1、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是构成农业发展的三要素,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农业推广是将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技能应用于农业生产上,使之变成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手段。

3、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

我国推广一词用于农业活动最早记载是在宋代;国外使用推广一词最早见于186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广一词。

4、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合作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使农业推广法制化,同时也给农业推广赋予了新的意义,并成为现代农业推广的专用词。

5、我国农业推广一次的应用食欲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6、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生产力7、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科有关理论渗透而形成的形成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

农业推广学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传播学和行为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农业推广的涵义1、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收入。

这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

重心为产中指导,工作范围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以农村发展需要为依据,主要包括: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销、加工、储藏的指导;市场信息价格指导;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对农村青年进行手、脑、身、心的四健教育。

3、现代农业推广: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更侧重信息传播、传讯所形成的不断给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

二、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1、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农业推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农业推广目标服从于农业发展目标的要求决定了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一致性。

2、农业推广是扩散------接收系统;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和农民从整体上看形成了两个流程,即研究通过推广达到农民的技术流程和农民对研究通过推广达到需要的流程,以及直接加上农民-------研究者的反馈。

3、农业推广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农业推广是指上市组织与教育农民的过程,4、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农业推广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其基本目的在于开发民智,其性质是教育性的。

5、农业推广是一种沟通过程综上所述,任何农业推广活动都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职业活动,以特定的内容、特殊的教育(或沟通)形式,实现农业推广目标。

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你哦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通过实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是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行为改变,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农业发展意味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科学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教育和传播方面的投入。

因此,不管农业推广以何种方式投入,其作用是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

2、农业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推广并不是农业发展的唯一要素,还有市场、价格、物质的投入、信贷、运销等。

3、农业推广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农民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它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生态持续性。

农业推广的目标与上述目标是一致的。

农业推广是促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五、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1、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之间活动的中介。

2、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3、农业推广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

农业技术一般有两种形态,即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

知识形态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农业信息、农业经营管理、新的栽培和耕作制度等。

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农用物资。

4、农业推广是完善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六、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第一层面,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如实证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第二层面,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形式,如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

第三层面,各种研究技术,如调查技术、抽样技术、统计方法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1、原始农业的传播和扩散:通过观察、模仿、言传身教;迁移、接触和战争等相互影响、传播、效仿的方式进行波浪式扩散。

2、远古时代的教稼活动:4000年前尧舜时代原始农业传播和扩散才有自发转为自觉地教稼活动。

3、古代的劝农:自汉代开始采取劝农政策西汉时期的劝农官赵过在改“漫田法”为“代田法”的过程中,首创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跳跃式传播范例,是中国农业推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宋太宗首创农师制,推广一词开始应用于农业活动;元代【农田辑要】;明朝宰相徐光启【农政全书】是最早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著作;明末清初推广世家------陈振龙;清代江苏织造李煦创造了试验、示范、繁育、推广一整套良种繁育程序,是推广史上的又一辉煌成就。

5、美国农业推广的特点:建立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制度6、1862年2月通过莫里哀法,亦称赠地学院法。

设立州立学院开展农村职业教育1877年通过哈奇法,即哈奇试验战法: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建立州农业试验站。

试验站是美国农业部、州和州立大学农学院共同领导,以农学院为主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是农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4年【史密斯---利弗法】(合作推广法)规定由联邦政府、州和县资助各州、县建立合作推广服务体系;推广服务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合作领导,以农学院为主。

这一法案的执行形成美国赠地学院、科学实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制。

1903年纳伯-----美国农业推广之父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推广体系的演变和发展1、1949----1957年,农业推广的基层网络建设阶段2、1958----1965年,中层推广组织的完善阶段3、1966----1976年,重建专群结合的推广网络阶段4、1977----1991年,全国农业推广新体系再创阶段5、1992年以来,农业推广体系深化改革阶段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1、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种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2、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归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通过政府组织三农协作实施农业开发、农业推广和农业攻关项目;3、农业推广机构按照农业、畜牧业、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等分别组成,自成体系。

4、推广机构职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同个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国家计划,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5、全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分别作为推广网络的中枢和骨干;6、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实行专群结合,分工合作的办法。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正在深化改革,原先局限于技术推广的狭义农业推广已开始向广义农业推广过度,多元推广体制终将取代一元推广体制。

三、1993年7月,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这些方针、政策、法规的主要精神如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一靠政府,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

国家从中央到省、县、乡设置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成农业技术推广渠道。

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部门要紧密联系,形成合理分工、协调一致的整体,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共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重点建设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适当提高第一线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采用优惠证擦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

在农村积极发展集体性推广服务组织和群众性技术协会、研究会。

通过这些组织联系并指导广大群众,组成专业推广人员与群众骨干相结合的推广队伍。

向群众推广农业技术,要遵循因地制宜和群众自愿的原则。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费由国家拨款,农业发展基金和各项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推广的部分应提足用好,根据需要与可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采用技物结合的办法开展经营性服务第三章、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1、80年代开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杰斯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以及所导致的农村进行新技术普及工作模式即进步农民策略。

2、创新指的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和观念,但是,创新并不一定是新的东西。

3、创新扩散是指一种新的观点、思想技术,一旦被引入一个社会系统,就会在这个社会系统中从一个决策单位(个人、家庭、集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传到下一个单位。

4、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里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总称5、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指农民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纳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一般经历五个阶段: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阶段。

6、农业创新的扩散是由少数人采用发展到多数人采用的过程。

是农业创新在农民中的扩散,也是农民心理、行为的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段四个阶段。

7、农业穿心扩散的周期性:试验示范期、发展期、推广期、交替期。

一向农业创新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更新在交替期。

8/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9、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是某种机构、组织和个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

现实中的AKIS过程,主要包括研究、推广和用户三个亚系统,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AKIS分为农业知识系统和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知识系统是指各种新年、认识、模式、理论、概念和其他个人或群体所积累的生产方面经验所构成的精神产物的一个系统。

农业信息系统是指农业信息产生、传递、整理、接受和反馈的一个系统。

10、农业技术管理系统(ATMS)是指试验、研究和管理系统。

包括农作物制度研究试验和农作物管理研究试验。

11、推广机构的一个重要运行机制是干预。

干预是推广机构的一种运行机制,即制定推广目标、设计推广策略、资源配置、执行、检验、评估,目的在于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推广效果和对干预的社会效果做出准确地反映12、在推广中用于引发变革的手段是沟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