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试卷
学院班级班姓名学号4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音色是由、、决定的。
2. 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人
类语言由和构成。
3.认知法的语言学依据是的。
4.两种中介语的连续体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1999年提出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分流”方式的人是
()
A、吕必松
B、周小兵
C、李海鸥
D、廖序东
2.以下拼音字母中,属于送气音的是()
①p ②j ③ch ④b ⑤h ⑥zh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①③
3.具有历史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教学法是()
A、语法-翻译法
B、听说法
C、直接法
D、阅读法
4.产生于20世纪60nia年代,以物卡鲁尔为代表的教学法是
()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听说法
D、认知法
5.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日两国教学法家提出教学法
是()
A、情景法
B、视听法
C、折衷法
D、全身反应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习得:
2.部件:
3.语法:
4.中介语:
5.汉外对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音教学原则;
2.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的三个方面;
3.讲解词义的方法有哪些?
4.中级词汇教学的特点。
六、字、音基础题(共10分)
1.指出下列字的偏旁(每空1分,共5分)
冯匠爱
涛煎
2.指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每空1分,共5分)
1) b、p、m f zh、ch、sh、r
2)a、o、e uen、ian
七、论述题(共20分)
1.请简述语音教学的几种方法。
假如你是名对外汉语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进行语音教学,并说明理由。
2. 作为一名对万汉语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法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共鸣器形状
2.语音、语义、语音
3.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4.重构型连续体、重建型连续体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
2、D
3、A
4、D
5、C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如幼儿站立、行
走、饮食能力等。
2、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它可分为成
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
3、语法:广义上指一种语言全部的结构规则;狭义上指最小音义结合体
构成上一层单位的组织结构规则,包含语素构成词、语素和词构
成短语、词和短语构成句子的规则。
4.中介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
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的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5.汉外对比:教师了解学生母语,并将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从语音、语法
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重点,有的放矢,对症下
药的方法。
四、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语音教学原则;
答:1)目标明确;2)汉外对比;3)循序渐进;4)大量的时间才练;
2、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的三个方面;
答:语音学习难度要考虑:语言对比难度、语言发展难度、语言认知难度三个方面。
3.讲解词义的方法有哪些?
答:1)以旧释新法; 2)语素法; 3)语境法
4)举例法; 5)翻译法。
4.中级词汇教学的特点。
答:1)注意与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紧密联系,形成初中级连贯教学;
2)注意与初级阶段词汇学习紧密联系,形成初中级连贯的教学;
3)词汇教学量大,教学方法和技巧多样化。
六、字、音基础题(共10分)
1、指出下列字的偏旁(每空1分,共5分)
冯冫匠匚爱爫涛氵煎灬
2、指出下列字母的发音部位(每空1分,共5分)
1) b、p、m 双唇音 f 唇齿音 zh、ch、sh、r 舌尖后音
2)a、o、e 舌面元音 uen、ian 舌尖鼻韵母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常见的语音教学法有5种。
1、模仿法,分为集体和个体模仿;优点分
别是所有人都开口,提高开口度;能有效发现错误并纠正;2、夸张法,从口形、响度和音程、板书上进行使用;3、演示法,有直观法,实物演示,图表演示,板书演示和动作演示等;4、对比法,包括内部对比和汉外对比;
5带音法,坚持以旧代新,以易带难的原则;6、分辨法,如分辨生母、韵母、声调、音节等。
第二问答案要点是:选一种方法并且能进行较详细的阐释,从其优点出发,体现有难度语音教学的教学方法。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若有独到见解还可适当加分,但总分不超过本题总分。
)
答: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这个各种思想理论都汇聚一堂的丹麦当今社会,我们没有办法说哪一种最好,哪一种不好,这都要看很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学习者的目的。
如果学习者知识用于交际,那么听说法就更加适合;
如果学习者是为了今后教授汉语,那么认知法就相对更好;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那么语法—翻译法会比较好;
学习者的年龄。
如果是儿童,那么采用直接法和听说法比较合适;
如果是成人,那么认知法比较符合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归纳;
学习者的兴趣。
在教学中的实际例子,要多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