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有许多独特之处。
语法学界对其认识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该语言形式是词;有的则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认为是介于词与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和界定。
笔者认为理论上对离合词的归类对留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哪一种划分和定义,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其宗旨都是为汉语教学服务的。
因此,只要能够使学习者了解离合词是一种特殊的双音结构及其“能离能合”的特点,并能够、正确地使用离合词足矣。
一、离合词的概况(一)离合词定义目前,学界对离合词有不同的定义,主要争议集中在对其词性认识不同。
笔者综合各家之言,倾向于认为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语素组成的特殊语言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拆合现象。
例如:“见面”可以构成“见一次面”“跟国家领导人见面”等;“睡觉”可以构成“睡美容觉”“睡了一觉”“睡了个懒觉”等;“结婚”可以构成“结了婚”“结过一次婚”“跟别人结婚了”等。
(二)离合词的特点若想让学习者对离合词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降低偏误率,首先要清楚离合词的特点。
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离合词一般不带宾语,若要谈及另一事物对象,则需要介词或助词引入。
如:(1)小王要跟小李结婚。
(2)她下午想和老师见面。
2.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很多其他成分,比如时量补语和动态助词“了、着、过”等。
如:(3)我向经理请了三天假。
(4)她和小李见过面。
3.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和一般动词重叠不同,离合词只重叠前面的动词性语素。
如:睡睡觉、吃吃饭、上上课、聊聊天、唱唱歌、理理发等。
4.带情态补语、时量补语的离合词在重叠时要重复其前面的动词性成分。
如:(5)弟弟打球打得满头是汗。
(6)我和安妮游泳游了半个小时。
(三)离合词的习得现状纵观历年的各类教材,几乎都对离合词采取了回避策略,没有一部教材对离合词进行过专门性介绍,在教材中不将其作为一种语法项目来处理,要么对其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要么就在词汇意义上将其等同于一个词,而且在外语(比如英语)中能找到相对应的词时,生词表中常将离合词直接翻译成英语中的动词,如:走路(to walk)、洗澡(to bathe)、睡觉(to sleep)、游泳(to swim)、毕业(to graduate)等。
这样就会导致留学生经常把它们当作一个动词来使用,从而常出现如下偏误:1.误带宾语(7)老师经常帮忙学生。
(8)昨晚我们聊天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错误(9)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10)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3.重叠形式的偏误(11)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12)他对老师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13)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14)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15)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16)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的偏误(17)她唱歌得非常好。
(18)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上述偏误在留学生中比较普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应该是离合词教学难点之一。
二、离合词的相关教学建议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虽然承认离合词是一种语法现象,但并没有把它作为统一的语法项目来处理,而是“词汇化”了。
很少有教师将其当作一种专门的语法点或语法现象来解释、来教授。
笔者认为,离合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项目纳入教学之中。
因为离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还有相当数量的离合词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常用词,而且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就经常使用这些词语,如:起床、散步、照相、唱歌、跳舞、毕业、吃饭、鼓掌、结婚等。
我们认为应当从教材做起,在生词表中可以采取这样的注音形式,清晰明了地标注出离合词来,如:散步(sàn—bù)、鼓掌(gǔ—zhǎng)、跳舞(tiào—wǔ)等。
这样既区分离合词与词、短语的注音形式,同时又可以对老师和学生起到提醒作用。
在生词表中对离合词的翻译也应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如:不能简单地将“结婚”翻译成“to marry”,因为这样的翻译方式往往会误导学生,使其产生离合词后直接跟宾语的理解偏误。
生词表中还应标注出其后不能直接加宾语,并在“结婚”的词条下,出现“与……结婚”的正确形式,翻译成“to marry sb”,以此强化正确用法。
在汉语离合词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语块理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
即“语法词汇化”的语块教学方式,类似固定短语(固定搭配)的方式,随遇随教,先分散再总结。
也就是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贯穿相应的语法知识,其中语块的运用既是记忆策略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没必要告诉留学生“离合词”这一专业术语,以避免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离合词数量庞大,在可分度和可合度以及可插入的成分等方面也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应当在学习者每一次接触到一个离合词时就明确地告诉他们该离合词的使用特点,等掌握一定数量的离合词时再进行总结。
如学习“见面”时,告诉学生“见面”的使用特点: 正确错误见过面/见了面/见着面了*见面过/见面了/见面着了跟她见面*见面她见见面/见了见面 *见面见面在学习“散步”时,告诉学生“散步”的使用特点: 正确错误散过步/他散了一天的步 *他散步过快来散散步/他散了散步就回家了。
*散步散步他散步散丢了/他散步散了一晚上。
*他散步丢了/他散步一晚上。
在学习了“见面、散步、睡觉、洗澡、聊天、帮忙、游泳、结婚”等若干离合词之后,可以总结一下离合词(VO)的大体特点: 正确 错误V了/着/过+其他+O*V了/过/着+其他+O介词+sb+VO*VO+sbVVO/V 了 VO *VOVOVOV+补语*VO+补语离合词在附加趋向补语、时量补语、动态助词等句法功能时和一般动宾短语的句法功能大致是一样的。
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离合词运用的偏误将会大大减少。
假若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都能够从句法功能上注意离合词与动宾语的相似之处、离合词内部之间的差异,那么前文提到的各种偏误将会大大地减少。
离合词教学要循序渐进。
常用离合词可以插入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比较复杂,留学生不可能一次全部掌握,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更需要反复加深记忆。
这就要求在编写教材时注意这些离合词的重现率,在教学时注意定期归纳总结,并在语法项目举例时加入离合词的例子,以达到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总之,在离合词教学中,既不要一下子把所有拆合的方式全介绍给学生,也要避免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要随时总结离合词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训练,把既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离合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可分可合的,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准确地掌握离合词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增加留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还能使语言表达更地道、更有魅力。
离合词教学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重复学习,不断巩固记忆的过程。
参考文献:[1]陈玮.对外汉语离合词的偏误分析和教学[J].语文学刊,2006,(12).[2]李炳生.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一类词——离合词[J].语言与翻译,1996,(3).[3]吕文华.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鲁文霞.谈离合词的界定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文学刊,2005,(5).[5]毛文星.谈汉语离合词的教学原则[J].语文学刊,2010,(5).[6]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1997,(5).[7]尚光宇.离合词浅谈[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0).[8]元文香.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9]朱金平,贾益民.词块与华文词块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2009,(4)[10]周飞.离合词的特点及其成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游青青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50007)一、“离合词”的定义“离合词”的提法,最早来源于陆志韦先生的《汉语构词法》一书。
他说:“能扩展的结构呢,当它们不扩展的时候,整个词连写,同样收入词典。
已经扩展了,其势不能不分写。
那么,动字和宾语还算是一个词给某种‘词嵌’拆开了呢,还是变成了两个词了呢?……这样的动宾格是离合词。
”①简单说来,合起来是词,分开来是短语,这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特殊的语法单位就是“离合词”。
语言学界,对离合词的归类——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的问题,曾进行过十分激烈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没有定论。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标注的所有离合词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分析,试图找出现代汉语常用离合词的特点,并探求离合词产生的历史的和语言本身的原因。
二、离合词的分类及其特点参考张淼淼(2007)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果:《现汉》中标注的离合词总计为3624个,双音节离合词3622个,三音节离合词只有“无奈何、站住脚”两个。
本文主要是考察二字离合词。
㈠从语素构成上分析,大致分为以下两种:⑴含成词语素(全是成词语素)《现汉》中这一类型的离合词很多,如:撤军、道别、发财、挥手、静心、漏题、买好、暖房、怕事、扫地、谈天、握手、下课、走调等。
全部由成词语素构成的语法单位,可能是复合词,也可能是短语。
从意义角度看,这类词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从能不能扩展这个角度来看,离合词能扩展,但是相对于一般的短语来说,离合词的扩展能力十分有限。
⑵含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三种情况: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安营摆渡出科关饷会操洗澡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罢工革命继位上班违法遭罪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毕业服务鞠躬劳驾按照朱德熙先生的分析,成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跟其他语素(成词或不成词语素)或词组成合成词或词组。
而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必须和其他语素或词结合起来构成合成词。
若从这个角度看离合词,它是一类合成词。
㈡从内部结构上,主要分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三种。
⑴动宾式动宾式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宾语组成。
在《现汉》中这类离合词占94.5%。
根据动宾式离合词所带宾语的不同,可再分动名式、动动式、动形式三种类型:①动名式:安家补票操心登山发报还礼动名式离合词占动宾式离合词的绝大部分,约为80%以上。
动名式中有一部分特殊的离合词能转化为偏正式的名词来使用,在《现汉》中,有些收作两个词条来记录。
如:插口、点心、命题、杀气、生人、下界、印花等。
②动动式:挨批吃惊登记考试分居落选退休这类离合词中的后一个动词,用来充当前一个动词的宾语,由于类推作用的原因常被人当作一个名词来使用。
③动形式:乘凉丢丑发急犯傻隔热叫好这类离合词中的形容词,也常被类化为一个名词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