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练习+答案)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练习+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知识点1:质点
(1)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
(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
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
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图象
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

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的平均速度
练习5-2: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和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12 m/s C.12.75 m/s D.11.75 m/s
知识点6:加速度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练习6-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练习6-2:对以a=2 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
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1)m/s
C.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D.2 s末的速度是1 s末速度的的4倍
练习6-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t=t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A.速度变化越来越慢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知识点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练习7-1: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得到的正确结果()B
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练习7-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公式:
(2)推论:
(3)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练习8-1:下列运动,不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C.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D.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练习8-2: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是6 m,则刹车后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练习8-3: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知识点9: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同,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

此外高度越高,g值越小。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gt.H=gt2/2,v t2=2gh
练习9-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蚂蚁从屋顶下落到地面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D.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练习9-2: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 m,则此房子的高度是()
A.2 m B.4 m C.8 m D.16 m
练习9-3:竖直悬挂一根长15 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用多长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