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十三章新药设计与开发

Biological response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二、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 三、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四、药物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五、药物一受体作用的化学本质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重要名词解释
5.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 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 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6.生物电子等排体(Bioisosteres) 是指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 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 一组原子或基团。 7. 前体药物(Prodrug)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 性较小或无活性,进人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 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8. 软药(Soft drug)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后,经预期和可控的途径迅 速代谢失活为无毒性或无活性的代谢物的药物。
¾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产生某种药效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这类药物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
药物化学中,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1. 药物必须以一定的浓度到达作用部位,才能产生应有的 药效。这一因素与药物的转运,如吸收、分布、排泄等密 切相关; 2. 在作用部位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形成药物/受体 复合物而产生药效。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13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新药设计 第四节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因技术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Biological Basis of Drug Actions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重要名词解释
9.组合化学(Combinatorial chemistry)利用基本的合成模块组合构 成大量的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不进行混合物的分离,通过高通量筛 选,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再确定活性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新药 研究方法。 1 0 . 定 量 构 效 关 系 (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对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 系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结构与活性问的量变规律,其中以Hansch分析 法应用最多。
与药物结合的受体生物大分子现通称 为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主要有: ¾ 受体 ¾ 酶 ¾ 离子通道 ¾ 核酸 它们存在于机体靶器官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 迄今已发现作为治疗药物靶点的总数近500个。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已发现的药物靶点
z总数近450个
木合布力 药物化学/有机教研室来自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Biological Basis of Drug Actions
本节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理化性质、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熟悉:药物-受体作用的化学本质。 了解:药物作用的体内过程。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不包括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药的 作用靶点
z受体靶点占绝大多数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1.受体靶点
药物和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才能产生药效。 受体是具有弹性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中主要为蛋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重要名词解释
11.合理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生物 大分子(受体或酶)的三维空间结构来模拟与其相嵌合互补的天然配 体或底物的结构片段来设计活性化合物分子的方法。 12.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 用于药物的发现、药物设计、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优化的计算机技术的 总和。 13.重组 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又称基因工程, 即将某种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分离出来,插人载体DNA形成新 组合体,转人宿主细胞进行无性繁殖,表达可传代的新的遗传性状的 技术。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木合布力 药物化学/有机教研室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重要名词解释
1.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其生物活性与药 物结构和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可找出 共同的化学 结构部分,称为药效团(Pharmacophore). 2.药动学时相(Pharmacokinetic phase)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 布、代谢和消除过程。 3.药效学时相(Pharmcodynamic phase)药物与受体在分子水平 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而使机体微环境产生与药效有关的一系列生 理效应。 4.脂水分布系数(Lipo-hydro partition coefficient)化合物在有 机相和水相中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比值,通常用lgP表示,用于表示药 物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药物分类
药物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Non-specific Drug) 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 如,麻醉药,镇静催眠药。
¾结构特异性药物的药效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重要关系,因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