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生理1.切花的水分平衡:是指切花的水分吸收、运输以及蒸腾之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2.瓶插寿命:指从瓶插之日起到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数,包括切花瓶插后的开花和衰老进程。
3.花序:是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4.鲜切花的衰老:可定义为花瓣充分展开到出现萎蔫或脱落等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过程。
5.鲜切花贮藏技术:指在保存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保持产品品质的技术。
P1186.种苗健化管理:在进行种苗贮藏前以适当的低温、弱光、低灌溉、低施肥频度进行种苗的管理。
P66下7.切花鲜重损失率:指胁迫前后的鲜重之差与胁迫前鲜重的比值,常用百分比表示。
8.鲜切花:从活体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设计用的枝叶花果的统称。
9.鲜切花保鲜剂:指用以调节鲜切花(切叶)生理生化代谢,达到人为调节鲜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观赏质量等目的的化学药剂。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11.薄膜包装:指利用薄膜密封包装并通过贮藏产品本身的呼吸形成的气体条件进行贮藏的技术措施。
又称自发气调贮藏或限气贮藏。
1.水分胁迫:指植物体失水大于吸水,引起体内水分亏缺,并进而对植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干扰。
2.切花开花:指鲜花采切后从蕾期、经初开到盛开的花朵的开放过程。
3.脱落: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的脱离母体的过程是植物自然衰老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4.鲜切花湿藏:指贮藏过程中将花材茎秆基部直接侵入水中,或者通过一些手段如用湿棉球包扎茎基切口处,以保持水分不断供给的贮藏方式。
5.干花:是将植物材料经过脱水干燥、保色、定型处理制作成可持久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干燥植物材料,不仅包括植物的花朵,也广义地包含叶、茎、种子、果实、根等植物器官的各个部分。
6.植物休眠: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而进入生长发育迟缓或无可见生长发育的相对静止阶段。
7.观赏植物产品分级:将观赏植物按照质量标准归入不同等级的操作过程。
8.种苗的生长:指作为繁殖材料幼苗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态建成及其数目、体积持续增加的一种营养生长状态。
9.催花液:指将蕾期采收的切花强制性地促进其开放的保鲜剂。
10.鲜切花预冷:通过人工措施将鲜切花的温度迅速降到所需温度的过程,也称除去田间热。
11.广义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
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
12.瓶插寿命缩短百分率:切花在一定条件下失水胁迫引起的瓶插寿命的减少值与对照的比值,是衡量花朵水分胁迫程度的内在指标。
问答题:1、归纳鲜切花瓶插吸水过程中,引起其导管堵塞的三大类型。
答:切花瓶插过程中的水分吸收堵塞:1)茎秆基部或木质部内部的堵塞:是许多切花早期膨压降低的主要原因。
2)茎秆基部创伤反应引起的堵塞:鲜切花采切,即切割引起的伤反应往往激活植物防卫机理反应,导致木质素、木栓质以及单宁等堵塞木质部导管的物质的生成与沉积。
3)胶质软糖在木质部中沉积造成的堵塞:胶质软糖在木质部管道中的沉积与其在植物学分类中的科属有关。
胶质软糖是由维管束射线细胞沉积,而不是由划分管道的薄壁细胞。
4)切面分泌乳汁和其他物质造成的堵塞:许多植物当茎杆切割时,切割表面通常分泌一些物质,如黏液、松脂、乳汁等。
这些物质的分泌是植物对切割伤害的一种保护反应。
5)侵填体造成的堵塞:低浓度的乙烯和生长素能够促进切花茎杆中侵填体的形成。
不过侵填体形成对切花水分吸收的影响是有限的。
切花体内水分运输中的堵塞:1)空腔化:当花枝从母体上剪切下来时,切口处会产生一个短暂的负压,空气容易进入茎杆。
同时,切花在采后流通过程中,花茎中空气的吸入与滞留会形成空腔化。
2)空腔化的形成:可用植物体内水分上升的内聚力学说来解释。
①在完整植物中,空腔化可以自然发生。
②在有堵塞物的切花导管中,空腔化容易发生;2、种苗贮运过程中各种环境因子会对种苗的品质造成哪些影响? P63-66答:①温度:种苗通常采用低温贮藏。
但温度过低或低温下贮藏过长,种苗容易受到冷害;呼吸作用加强,引起凋萎,造成植株丧失生长活力;种苗贮藏温度最好略高于临界生长温度;贮藏温度过高对穴盘苗品质影响更大;较高的贮藏温度还会诱发幼苗大量产生乙烯和叶片黄化等其他不利的生理变化。
②光照:幼苗发育受光照控制。
光不仅提供种苗生长的能源物质,而且还诱导种苗产生信息物质以防黄花和老化。
③水分:细胞分裂和伸长都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为了抑制置留的穴盘苗的生长,进行健化管理,可适当控水,保持介质干燥。
贮藏过多的水分会助长细胞伸长,茄高湿度常引起病原菌的繁衍。
④乙烯气体:微量的乙烯对花坛穴盘苗的花苞有危害,容易造成落花、落蕾。
⑤矿质营养:N肥可延长叶片寿命,但施用过量,容易失水干枯,同时使植株生长柔软多枝,容易感染病虫害。
3、鲜切花保鲜剂的概念、种类及其用途?答:鲜切花保鲜剂:指用以调节鲜切花(切叶)生理生化代谢,达到人为调节鲜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观赏质量等目的的化学药剂。
种类:按用途分,预处理液、催花液和瓶插液。
用途:预处理液:主要目的是减少贮运等各个流通环节的损耗,提高流通质量,延长瓶插寿命;催花液:常用于气候冷凉的季节,开花进程缓慢,不能按照预定目标开花或开花进程相对缓慢;为了获得预定产量和效益时;长期贮藏或远距离、长时间运输后,花蕾难于开放时等场合。
瓶插液:常用于零售店在切花出售之前,或消费者将其加入到插花的水中,连续使用,直至切花失去观赏价值。
4、常用于观赏植物产品的包装有哪些类型,试说明其作用。
答:外包装和内包装、填充材料(泡沫塑料、聚氯乙烯、充气塑料薄膜、纸浆模式容器、瓦楞箱、天然材料)1)包装种类:外包装;内包装;填充材料2)观赏植物产品包装技术:鲜切花的包装;盆栽花卉的包装;种球的包装;种苗的包装;种子的包装。
①外包装(瓦楞纸箱及纤维板箱)包装箱用于运输包装,包装盒用于销售包装。
②内包装(软纸、蜡纸及各种塑料薄膜)用于保护植物免受失水和机械损伤。
②填充材料(泡沫塑料、聚氯乙烯等)用于防止震动和冲击。
作用:Ⅰ将产品置于方便装卸、运输、营销等操作的适合的单位Ⅱ避免在贮运及营销过程中对产品造成机械损伤Ⅲ减少贮运及营销过程中因物理及化学因素造成的损失Ⅳ保鲜作用Ⅴ更有效地对产品进行贮藏、运输及营销5、鲜切花保鲜剂的基本功能之一改善水分平衡,其调节机理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答:鲜切花通过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水分进行调节。
包括:促进切口部位的水分吸收;促进水分在导管或管胞内的运输;调节蒸腾速率。
促进水分吸收主要通过杀菌剂或抗菌剂防止病菌在切口部位的侵染来实现;促进水分运输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水分在导管或管胞内的表面张力来实现;调节蒸腾速率主要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气孔开闭的调节来实现。
6、贮藏温度是影响观赏植物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子,其生理效应是什么?答:Ⅰ将产品置于方便装卸、运输、营销等操作的适合的单位Ⅱ避免在贮运及营销过程中对产品造成机械损伤Ⅲ减少贮运及营销过程中因物理及化学因素造成的损失Ⅳ保鲜作用Ⅴ更有效地对产品进行贮藏、运输及营销7、阐述切花落叶的生物学意义。
答:①首先,切花脱叶可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这是对水分胁迫的重要保护性反应;②时,叶片的衰老脱落,又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并把其中所贮藏的养分转运给花朵,供花朵生长发育;③然而,切花的落叶回事切花的观赏品质下降,应设法延缓或防止;④脱落现象可用以判断某些环境胁迫或生理病变的发生,以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8、阐述目前我国切花生产企业存在的六大问题。
答:1.单位面积产量、产值都比较低。
2.品种单一、落后,科技含量低。
3.花卉质量普遍较低,生产条件简单落后,技术水平有限。
4.新品种开发力度不够。
5.花卉流通体系不健全,花卉价格混乱,花卉出口量较小、出口额不高。
6.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差。
9、简述观赏植物在花瓣衰老进程中的花色变化。
答:1花瓣内部环境对花色的影响:a)花色素种类与含量对花色的影响:不同花在衰老进程中花色素变化是不同的。
月季花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的衰老而增加,但菊花类胡萝卜素含量却随花瓣的衰老而下降。
b)细胞内pH对花色的影响:细胞内pH值是影响花色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花色素苷通常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蓝色,这是H+对花色素分子结果影响的结果。
2外部环境条件对花色的影响:a)光照:关照是影响花色形成的重要因素。
花色素苷的形成与植物组织中的糖分积累有关,即花色素苷的产生需要光合作用提够足够的可溶性糖。
因此光对花色素苷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光照充足时糖分供应得到满足,花色素的含量就增高,花朵的色彩也就艳丽。
b) 温度:温度对花色的影响存在温度的三基点:即最适、最高和最低。
花色素的形成是一个酶促反应,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色素的形成和积累;同时,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进而促进花色素的形成。
c)水分;观赏植物采前的水分供给对花色影响很大,如处于花期的植物水分供应不充足时,会引起花朵色泽的减退。
其原因在于花色素苷是溶于细胞液的一种色素,当细胞内水分不足时,液泡收缩变小,细胞的显色面积减少而造成的。
10、简述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与补充的机理。
答:真空预冷的技术最初是由日本人开发的,其原理是在接近真空的减压状态下,促使被预冷物沸点降到0℃,由此促进蒸腾失水,并通过水分携带潜热降低花材温度,达到预冷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开发了真空预冷中补充失水和吸收预处液相结合的方法。
其原理:利用茎杆基部浸入水中的切花在由减压向常压恢复的复压过程中,茎杆吸收水分的速度会大大促进的原理,开发了真空预冷茎杆基部吸收水分的措施。
这一措施从根本是解决了切花在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和降温难的问题。
切花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特性:a 失水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叶片、花朵、茎杆;b 由于花朵和叶片的失水速度远远快于茎杆,因而在茎杆尚未降到所需温度时花朵和叶片已经受到失水伤害和因失水降温带来的冷害。
这点是真空预冷处理花材的难点。
11、简述压差通风预冷和真空预冷的原理。
答:压差通风预冷方式是在强制通风预冷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即在包装容器上方增加差压板,阻断冷空气流向,使被预冷物包装容器内孔隙部分的气流阻力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抽气机抽气量的设定与被预冷物容器内空隙部分的气流阻力相匹配。
真空预冷的技术最初是由日本人开发的,其原理是在接近真空的减压状态下促使被预冷物沸点降到0℃,由此促进蒸腾失水,并通过水分携带潜热降低花材温度,达到预冷的目的。
12、生产实践中常采用哪些途径来延长或缩短种球的休眠期?答:延长:化学药剂法、低温贮藏法、高温贮藏法缩短(打破):物理处理:①光照:球根植物贮藏器官的芽能接受光周期的诱导,如利用红光和远红光处理百合鳞茎的数量多于自然光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