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类文本结构及思路的分析

论述类文本结构及思路的分析


本论内部的结构方式
1、总分结构 2、层进结构: 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3、并列结构: 几个分论点并列,或几个方面的论证并列 4、对照结构: 一正一反,构成对比。此外还要注意先破 后立的论证方式。

(过渡句)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 但他提出书法要“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 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 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 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 抒情理论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 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把悲欢 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 时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 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 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 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 乐性的美。

答案四: 本文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简单“话题;其 次从古今世事、美德及”生活简单的人“三个角度 论述为什么要崇尚简单;再次指出摆脱金钱、名利、 物欲的束缚可以让生活过得简单些;最后总结全文, 强调崇尚简单的重要性。
4分
6分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
0分
答案二: 先提出总的观点;再展开来论述,分别举孙过庭、陈 子昂、李白的例子细细论述来印证观点,表现盛唐是如 何的不同;最后收尾,回到论点:盛唐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0分
答案三: 总写盛唐时期的不同;再从孙、陈、张、怀等人 逐渐的变化论述盛唐书法的改变,反映时代的风貌;、 最后总结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 种音乐性的美。
答题规范: 思路1:首先(从、由-----写起)…接着写(引 出)…,然后…,最后… 思路2: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思路3: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 旨。 思路4: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时间、地点、逻辑 [并列、递进(层层深入)、正反对照]、情感变 化等。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 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 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 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 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 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 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 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 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 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 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 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 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 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 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 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2分
答案四: 首先指出盛唐和初唐的书法特点不同,然后指出孙 过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提出了“达其性情,行其哀 乐”的新观点,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的浪漫主义高峰 的到来;接着举了李白的例子说明诗歌和书法有共同 之处;最后,总结盛唐诗歌和书法都具有音乐美。
4分பைடு நூலகம்
《崇尚简单》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论述类文本专题 之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行文思路
考情回顾
年份 2014 2013 文章 《乾坤草亭》 《论名声》 体裁 论述类 论述类 题材特征 文化随笔 论文
2012
2011 2010 2009
《笑的价值》
《捧与挖》 《谈静》 《画家黄永厚》
论述类
论述类 论述类 实用类
文化随笔
文化杂文 美学随笔 人物评传
年份
2014 2012 2011 2010
文章
题目
《乾坤草亭》 16、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 次。(6分) 《笑的价值》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 层次。(6分) 《捧与挖》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 《谈静》 16、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2、针对层次不清、层意不准的问题,学习和掌握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答题方法和规范。
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借孙过庭对的抒情理论提出书法是表情达意的 手段的观点。(2分) 其次以张旭、怀素为例阐述盛唐书法的特点。(2分) 最后得出结论: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 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2分)
《盛唐之音》 17、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一: 由孙过庭的话引出下文的深入探讨,书法有审 美艺术走向感情抒发,表现了盛唐的风格,将书法与诗 歌推向了顶峰,达到了音乐美。
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 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 原因; 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 力量。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 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 段 内部层次的能力。分析综合C。
论述文的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题)、结论(解决问题) 但它是富有变化的 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 有的开头只是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 有的文章是驳论文(先列出错误观点并否定 再立论的结构),采取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
其次,从“至善至美皆简单”“简单是一种美 德”“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 也会更坚定”三个方面论证为何要崇尚简单; 再次,论述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 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 最后,总结全文,得出“崇尚简单”的结论。
梳理思路:
(1)扣住文体结构特征:引论、本论、结论。 (2)由标题入手,以主题(中心论点)为先导寻 找思路。 (3)捕捉关键语句 从内容上看:主旨句、观点句、感情句、概括 句…… 从结构上看: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设问 句、置于文首、文尾、段首、段尾的句子…… (4)捕捉标志性词语 关联词、顺序词 、范围词等
答案一: 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本文的论点——崇尚 简单;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崇尚简单; 最后谈怎样做到“简单”。
答案二: 本文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本文论题“简单”, 其次论述了简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0分
2分
答案三: 本文开头通过引用刘大櫆的话提出本文“简单” 的话题;然后从“至善至美皆简单”、“简单是一 种美德”、”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 也会更坚定“、”现代社会人们不尚简单“等角度 论述为什么要崇尚简单;再次指出要让生活过的简 单些;最后总结全文,重申”崇尚简单“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