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说明书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1.1本项目的功能和地位国道325线吴川至麻章段公路工程,经过历年多次的改造后,现已建成一级公路。
但由于现有路线(文车至北罗坑段)经过湛江市赤坎区和麻章区的城市中心繁荣路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的飞跃发展,该路段已成为城市的核心地带,国道与城市融为一体,公路兼用为城市道路,城市和国道汇合的交通量已超出该路段的服务能力。
目前湛江赤坎至麻章段已成为国道325线交通的“瓶颈”,同时城市的规划也受到严重的制约。
总体来说,国道325线赤坎至麻章段已不适应公路网的发展的要求。
根据湛江市公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地方公路网的主骨架枢纽,减轻了赤坎区和麻章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发展。
本项目处于湛江市赤坎区的北郊,起点处于广湛高速公路出入口相距约12公里,终点在麻章区的西北面,沿旧国道325线往麻章区方向与S374平杨线一级公路的平交口相距约2.0公里,沿国道325线遂溪方向与在建的湛江疏港一级公路平交口相距约3.0公里,沿国道325线遂溪方向与广湛高速公路出入口相距约7.0公里。
本项目的改建避开了赤坎区和麻章区的繁华市区中心道路,比原来的路线缩短约9.6公里,减轻了市区的交通压力,消除交通“瓶颈”,发挥交通系统的总体效能,在综合运输网中起着交通选择和区域公路互通的作用,从各自的功能来看,湛江疏港一级公路承担着湛江港的进出入港口的货物,是一个大型的物流中心,S374平杨线是连接国道207线通往海南省的跨省物流运输网的主干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将起着过境交通的跨省远程运输作用。
因此,本项目改建所处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在综合运输网中极其重要。
项目地理位置图国道325线作为湛江市交通运输的一个枢纽,是国道与高速公路和省道平杨线及在建的疏港一级公路的集合点,其区域交通优势优越。
本项目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加速广东省“加快东、西两翼和带动山区”发展策略的实施,而且有利于带动带动沿线地区用珠三角地区与广西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促进泛珠三角的交通发展。
本项目也是湛江市区域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为G325线的交通量小部分进入湛江市区和疏导湛江市区的繁重交通物流,提高G325线沿线地区的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增强区域的公路网的功能,完成本地与外部区域交换车辆的交通组织。
因此项目基本按湛江市总体规划布置的走向。
本项目的改建使国道325线的车辆小部分进入湛江市区,从而减轻市区的交通量,降低交通挤塞的压力,保障交通畅顺,同时里程比旧线路短,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公路的服务质量,为湛江市经济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有利条件,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区域内公路运输在湛江市的综合运输网中起着重要连接作用,本项目建成后,由于线形标准的提高,可改善湛江市区域公路主骨架路网,改善现有交通条件,缓解和改善现有公路的交通不良状况,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拉动湛江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是适应国家西部地区大开发形势的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
1.2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标准⑴、建设规模:国道325线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文车至北罗坑段6.2487公里;⑵、公路等级:一级公路;⑶、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⑷、行车道宽度: 2×7.5米⑸、路基宽度:一级公路26米桥梁、涵洞与路基同宽;⑹、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700米,不设超高最小半径4000米⑺、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涵及路基1/100⑻、桥涵汽车荷载:公路Ⅰ级⑼、停车视距:160米;⑽、最大纵坡:4% 。
1.3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内容⑴设计依据《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⑵设计范围和内容根据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本项目划分为一个合同段。
主要工作内容为:K453+300~K459+548.68全线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概预算(含工程量清单)等)及后续服务。
1.4项目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在确保项目能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还应充分考虑如下几点:⑴、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当路基处于特别潮湿的地段,应设置纵横向碎石盲沟,以降低水位;通过岩体风化较严重的地段或高填、挖路段时,采取适当的边坡整治措施,以尽量避免产生滑塌和崩落等不良现象。
水文地质图⑵、尽量减少征用土地及拆迁由于国家土地资源极其宝贵,拆迁多增加工程造价及工程实施难度。
因此,在今后的设计中要树立节约土地的理念,在路线设计时平、纵、横综合考虑,尽量减少征用土地及拆迁。
⑶、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沿线筑路材料丰富:利用挖方段或附近丘岭的土可作为路基较好的填料。
砂、石材料:在遂溪和廉江、龙头等地料场购运,钢材、木材可在湛江市购运,运输交通极为方便。
2、对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认识2.1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⑴、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本项目位于湛江市赤坎区的北郊,路线向西南方向,项目起点处原来属海岸地带,受海潮的影响,后来修建了堵海大堤后,隔截了海潮。
起终点地面绝对高程为10.8~20.8米,最高地面高程为35米(赤泥岭),沿线地形平缓,相对高差不大,属平原微丘区,沿途多为坡地作物地,乡村道路阡陌相连,交通便利。
本项目地层有现代人工填筑土、现代耕植土、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北海组、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洋组等。
本区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VI度区,按新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沿线桥涵等构造物只须进行简易设防。
地震烈度图⑵、气候条件项目地处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为23.5O C,极端高温38.9 O C,在7月份,极端低温22 O C,在1月份,年平均降雨量1406.5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5~9朋份,占全报雨水量80%~85%,夏季常有台风,并伴有暴雨,风力一般7~10级,最大11级以上.全年主导风为东南风。
⑶、主要河流及水文条件本项目所经地区主要河流有文车河和北河,文车河自北向南流入南海,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南海。
水深1~1.5米,水流平静,流量在雨季时稍大本项目地层有现代人工填筑土、现代耕植土、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北海组、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洋组等。
河成堆粘,淤泥质粘土,亚粘土,旧砂。
近代净成风成堆积旧砂,海彩生物碎屑岩含孔隙潜水,锅锥井出水量437~553吨/H,水位埋深一般1~3米。
为CIHC03—NaCaGa型水,矿化度0.1~0.3克/升。
湖沼,三角洲堆积淤泥质粘土、粘土、海榄树泥夹,泥炭为隔水层。
第四系中更新统北海组,上部为棕黄—棕红色亚砂土,透水不含水,下部为棕黄—灰白色砂砾与湛江组顶部砂层组成浅层孔隙水。
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为杂色砂砾、砂。
亚砂土互层,局部夹1—3层火山岩,顶部与北浮组砂砾层组成孔隙潜水。
和微承压水,水位埋一般小于8米,下部为中层孔隙承压水,水位埋深地形而异。
沿海及河谷低地自流。
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洋组,以灰绿,灰色粉砂质粘土,薄层状粘土为主,次为旧砂、中砂。
含砾组砂来钙质砂岩,局部夹多层山石岩和玄武岩,与湛江组汇成中层孔隙承压水,台地水埋深20~80米,沿海能自流。
⑷、各种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石料、砂料:在遂溪和廉江、龙头等地料场购运,砂、石质量好,材料足。
路面碎石可从龙头流水石场,廉江流江石场购运,中粗砂遂溪西溪河砂场和廉江九洲江砂地购运,土料:根据调查,本项目沿线土质可作路基填料,利用挖方段或附近丘岭的土作路填料,由于项目地势平缓,取土较远,但交通较方便。
水:沿线河流水量丰富,水质好,可供工程用水,各路段可就近取用。
钢材、木材、水泥:可在湛江市购运,交通方便。
沥青:从茂名市购运。
2.2社会环境本项目路线方案的拟定,得到湛江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沿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项目是改善湛江市区域公路主骨架路网,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拉动湛江和相邻地区经济增长,适应国家西部地区大开发形势的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
因此,湛江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极为重视,强烈要求尽早建设,同时也愿积极作好项目实施前的协调工作,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3项目所在地区的交通量情况⑴、项目周围交通网本项目经过湛江市赤坎区和麻章区的北郊,项目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有乡村道路、县道、省道、国道和城区的市政道路口形成交通网,对区域交通网有进一步联系,由于路线不封闭,方便地方道路车辆上路,能刺激地方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但也会增加交通事故,使行车安全性能、行车速度受限制。
根据湛江市公路交通“十一五”规划,国道325线文车至北罗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地方公路网的主骨架枢纽,减轻了赤坎区和麻章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发展。
本项目处于湛江市赤坎区的北郊,起点处于广湛高速公路出入口相距约12公里,终点在麻章区的西北面,沿旧国道325线往麻章区方向与S374平杨线一级公路的平交口相距约2.0公里,沿国道325线遂溪方向与在建的湛江疏港一级公路平交口相距约3.0公里,沿国道325线遂溪方向与广湛高速公路出入口相距约7.0公里。
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地域公路网的规划和发展,有利于国道325线与省道374线平杨一级公路、湛江疏港一级公路、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等在本项目终点处附近汇合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公路网枢纽。
极大地提高交通效率,对地方的交通功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⑵、项目现有路况现有国道325线是广州通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条主要干线公路,该线于1935年2月全线通车,是广州循沿海通湛江至南宁公路的主要干线,其中湛江市境内段由吴川县的调毅起,途经覃巴、梅录、黄坡、龙头、官渡、赤坎、麻章、遂溪、三角塘、青平、高桥至山口两广交界处。
50年代对沿线路桥进行加宽改造成三、四级公路,至1976年全路段都铺上沥青路面。
1988年全路段改成二级公路。
从1990年开始,国道325线湛江赤坎至麻章段拉开了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的序幕,至1998年湛江境内的国道325线已完成了一级公路的改建工程。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交通量不断增长,赤坎区的城市规划建设蓬勃发展,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范围不断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