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背回填

台背回填

3、要分层进行碾压夯实,分层厚度宜小于 15cm,用小型压 实或夯实设备进行夯实或压实,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 防止漏压或漏夯;压实度要求≥93%。
4、填方全部完成后,为防止地面积水,基坑回填完成后应 略高于地面 5~10cm。
5、必须经过监理许可方可进行结构物基坑的回填,施工回 填前和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留取隐蔽工程的影像 资料,且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认可。
范围内的压实度及基本尺寸。 2、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灰土拌合 白灰要消解好,选择在场外集中拌合,并必须经过一次机动
车的倒运,拌合料要拌合均匀,应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且无 离析。
(2)、施工前应对台前、台后回填范围之内的原地表进行场 地清理,清除回填范围内的地表因钻孔遗留下来的泥浆淤泥淤 积、湿软土层,或因凿除桩头扩挖的坑穴及土体被扰动的不实部 位进行挖除、回填、夯实、整平、清理之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 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一、基坑回填施工 工艺流程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上→分层夯打→碾 压密实→修整找平验收 1、基坑回填前首先要清理基底,基底要清理干净、彻底, 不得混有杂物,将基坑表面的树根、杂草、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 毕,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检验是否符合规定,以及
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 翻松、晾晒或均匀参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含水量偏低,可 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基坑回填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 充分压实的材料和机具,绝对不能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材 料进行回填。
在每条线上注明层数、厚度、台背回填的长度、宽度。 (3)、按照规定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
端不小于台高加 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 2m;拱桥台背填土 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 3~4 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 2 倍 孔径长度。
(4)、8%石灰土标准试验的报验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控制压实度。 标定石灰剂量标准曲线,以控制石灰掺量。 (5)、构造物必须达到规定的龄期和强度及刚度,薄壁台台 背填土应在梁板架设完成、板端小石子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铰缝混凝土强度达到 75%以上时施工。对于肋板式桥台,在肋板 完成强度达到 100% 后即可进行台背回填,梁板安装完成后方能 进行台背回填。 (6)、必须准备充足的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禁止采用人工夯 实,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压路机尽可能靠近构造物墙身进行 碾压,但振动力不宜过大,以免破坏结构物,压路机达不到的地 方,应使用高性能冲击夯进行夯实。 (7)、施工前,掌握灰土施工长度与宽度,根据图纸进行放 样处理,并用灰线进行标记。 柱和肋板式桥台回填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回 填,确保锥坡面得稳定,施工中应满足作业平面的距离,以利于 压路机的往返错碾,最好与主线路基同步进行,但必须保证回填
检查方法和频率
符合设计、 施工要求
按附录 B 每 50m2 每压实层至少 1 点
2 压实层厚(cm)
≤15
每台背至少 3 点
3
平整度
15
4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3M 直尺每台背至少 3 点 每台背至少 3 点
3、安全施工 ⑴、施工作业前,操作人员首先通知施工技术人员现场交底
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⑵、作业前应对机械做详细的检查,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⑶、运输机械通过便桥时,必须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基坑和台背回填
施 工 作 业 指 导 书
桥梁构造物基坑和台背回填施工作业指导书
台背回填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一部分,桥涵台背处的回填是路 基填土与桥涵结构物的衔接部分,其与路基、桥涵结构物本身间 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路面混土面板断裂、产生跳车等通病, 将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感及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工程施工 中必须高度重视桥涵构筑物的台背回填质量,现根据施工技术规 范、合同条款、设计图纸的有关规定,制定以下施工作业指导书。
每一处基坑及台背回填派专人进行负责,每个结构物回填的 负责人都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并保存归档,上岗前对各施工及 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台背回填的专业知识 和施工操作要点,要求各个施工人员必须现场盯岗,对每层填土 的压实及夯实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合同、 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 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⑤、桥涵构筑物台背回填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一 般规定每层 15cm,并应在桥台背墙或明显地方标明高度逐层填 筑、逐层碾压检测。检查频率每 50m2 检验 1 点,不足 50m2 时至 少检验 1 点,每点都应合格,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6%。
台背回填实测项目
项 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检查项目 压实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各台背压实宽度要比设计值宽 50cm,台背部位路基压实 度均达到图纸及规范要求,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石灰土台背回填施工 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材料的试验和选择→台背场地清理及整平→填 筑层次标记→灰土拌合及回填整平→检测含水量、灰剂量→碾压 成型→报检→进行下一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选择合格的材料 石灰:选择Ⅲ级以上的石灰 土:采用细粒土,土的塑性指数要求为 15~20 的粘性土。 水:洁净、可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施工。 (2)、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压实合格后,进行标高测量,计算 填筑高度,计算总填筑层数,并请监理工程师报检认可后,用红 白漆标注在台背或肋板上,压实厚度≤15cm 一层,红白相间,
⑺、压路机在新填筑的路基上进行碾压时,应从中间向两侧 碾压,两台以上的压路机同时碾压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坡 道上纵队行使间距不得小于 20m。
二、台背回填施工 素土填筑的台背回填 1、选择适宜且经过检验的土质进行回填,一般应尽可能采 用砂类土或渗水性土,所用机具应适应回填操作空间,若不适宜 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应尽量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 路机压实。 2、结构物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 15cm, 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至回填顶面或涵洞顶部至路
否则要进行加固或改道。 ⑷、挖掘机在行使中严禁超速行使、突然起步、突然制动、
突然转弯、迂回前进和空挡滑行。 ⑸、推土机上下坡时,其坡度不得大于 30°,在横坡上作
业时,横坡坡度不得大于 10°;在陡坡、高坎上作业时,必须 有专人指挥,严禁铲刀超出边坡边缘。
⑹、平地机在公路上行使,应将刀片和松土器提起。刀片不 得伸出机侧,前轮不得倾斜行走,速度不大于 20km/h。在坡道 上停放时,应使车头向下坡方向,并将刀片或松土器压入土中。
机能够压到的地方,应按路基施工步骤的要求,分层填筑和压实。 长度和宽度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控制,每层填土的宽度应宽出 设计边线,并留出 50cm 的余量来,修坡后,边缘土体达到要求 的压实度,确保边坡稳定。
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即桥体、土体之间衔接部位,柱、肋 的周边,护坡、锥坡部分,盖梁、牛腿、翼墙下的边角等处,均 应以适宜的小型(手扶式)压实机具或高性能的冲击夯具,每层 层厚应在 10cm 左右,要做到精心操作,细心找补,不留隐患。
(3)、开台阶或放 1:5 的坡,防止台背填土与路基衔接面 太陡,台背回填与路基填筑不能同步施工时,路基端先开坡直至 硬质好的路基上,再开出硬质台阶,台阶尺寸为 50×50cm。以 保证接头处的压实度达到路基同步的压实标准,要求在下层填筑 前,所开的未进行填筑的台阶不得少于两个。
(4)、灰土的摊铺及压实 ①、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在制定台背位置,平整度 符合纵、横坡要求、严禁超厚填筑。 ②、控制灰土的灰剂量,偏差控制在-0.5~+1%。 ③、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范围内。 ④、结构物台背回填应严格控制分层压实或夯实,凡是压路
床顶面均为 96%。涵顶面填土严禁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第一层 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得小于 30cm,当填筑厚度大于 50cm 时,方可 通过机械及汽车。
3、圆管涵的台后及翼墙 1m 以内严禁重型机械压实,可用人 工、电动夯对称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小于 96%。
4、板涵台后特别夯实区两侧对称分层进行,压实度不小于 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