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件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件


程序载体
输入装置
CNC装置
伺服系统
位置反馈信号 辅助动作信号
机床本体
定位精度:是指数控机床工作台或其他运动部位,实际 运动运动位置与指令位置的一致度,其不一致的差量即为 定位精度。
22
引起误差因素: 伺服系统、检测系统、进 给系统误差、运动部件导轨的几何误差。
重复定位: 是指在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条件下, 完成规定操作次数过程中得到结果的一致程度。 影响批量加工零件的一致性,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性能指标。 5。刀具系统
21
脉冲当量含义: 一是: 表示数控机床每发出一个脉冲时坐标轴移动的
距离。机床坐标轴可达到的控制精度(最小的移动量) 二是:内部运算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内部脉冲当量。 P=i ×θ/3600×L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取决于脉冲当量数的
大小。脉冲当量越小,数控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越高。 4。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节省工艺装备费用 加工精度稳定
——减少废品率 一机多用——减少厂房面积——减少建厂投资成本 6、有利于现代化管理 7、易于建立计算机通讯网络
二、数控机床的不足 1、提高了起始阶段的投资 2、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维护 3、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三、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 1、单件、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零件 2、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较高的零件 3、需进行多种工序集中加工的零件 4、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零件 5、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 6、新产品的试制零件 7、需要最少生产周期的急需件
数控车床包括刀架工位数、工具孔直径、刀 杆直径、换刀时间、重复定位精度等。
加工中心刀库容量通常小型的为16—60把, 大型的为100把以上。加工中心的刀库容量与 换刀时间直接影响其生产率。
23
换刀时间:是指自动换刀系统将主轴上的 刀具与刀库进行交换所需要的时间,一般 在0.5—20s。 6。电气 包括主电动机、伺服电动机、规格型号和 功率。 7。冷却系统
二、主要技术指标 1。主要规格尺寸 数控车床床身与刀架最大回转直径、最大车削度、最大车
削直径等;数控铣床有工作台、工作台T形槽、工作台行程 等。 2。主轴系统 采用直流或交流电动机驱动,具有较宽调速范围宽和较高回转 精度。 3。进给系统 进给速度----影响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刀具寿命的主要指标 脉冲当量(P)-----数控机床的重要精度指标
三、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高可靠性 提高元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 ❖采用抗干扰技术,提高数控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数控系统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提高自诊断及保护功能 2、高柔性化 柔性:指机床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 3、高精度化 利用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
❖采用高分辨率,高响应性的绝对位置传感技术 提高数控机床机械本体中基础大件的结构刚性和 热稳定性 4、高速度化
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 ❖数控机床的特点与技术指标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的分类 ❖数控机床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 ❖数控机床的维护
§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 什么是数控?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一、概念 数控机床:采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加工过程 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 计算机数控(CNC):采用存储程序的专用计算机来 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数控功能,则称为计算机数控。 加工中心(MC):具有刀库、自动换刀装置并能对工 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
——节省机动时间 ❖移动部件的快速移动和定位均采用加速与减速措施
——快进、快退和定位时间少 更换被加工零件时几乎不需要重新调整机床
——节省停机安装调整时间 加工精度比较稳定
——检验时间短 工序的复合化
——减少半成品周转时间
4、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5、良好的经济效益 使用数控机床——节省划线工时 ❖不需要手工制造模型、凸轮、钻模板及其它工夹具
-第四代数控系统(CNC系统) 1974年 以微处理为核心的数控系统
-第五代数控系统(MNC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3、我国1958年 起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研制出一些晶体管式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 1985年 进入实用阶段 1986—1990年 数控机床大发展时期 1991年 300多种
原中捷友谊厂生产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机械产品的自身要求 ❖单件、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约占80%以上
2、发展 1952年 美国Parsons公司和 MIT 三坐标数控立铣床
1955年 数控机床进入实用化阶段-复杂曲面加工 数控系统采用电子管元件-电子管时代
1959年 采用晶体管和印制板电路-第二代数控系统 1965年 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数控系统 1970年 出现小型计算机代替专用硬接线装置
包括冷却箱容量、冷却泵输出量等。 8。外形尺寸
表示长×宽×高
24
课后作业
习题册: 一题: 4—7 二题: 3、4、5 三题:3、4、5、6 四题:2、3 五题:3、5
§1-3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本节重点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原理
一、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零件加工的步骤: 1、分析零件图,确定加工方案,用规定代码编程 2、输入数控装置 3、数控装置对程序进行译码、运算,向机床各伺服机构和辅 助控制装置发信号—驱动—执引—加工零件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1-2数控机床的特点及技术指标
本节重点 数控机床的特点
一、数控机床的特点
1、对加工对象改型的适应性强 加工对象 ❖利用特殊指令实现加工 改型 为单件、小批量生产提供便利
2、加工精度高 脉冲当量 ❖误差可由闭环系统加以控制 制造精度能保证 避免操作者的人为误差
3、加工生产率高 零件的加工时间=机动时间+辅助时间 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范围大
机械方面:提高切削速度和减少辅助时间 数控系统:CPU
5、复合化
工序复合化 功能复合化 6、制造系统自动化
FMC:柔性制造单元 FMS:柔性制造系统
虚拟轴机床 1—工作台 2—工件 3—刀具 4—主轴箱 5—导杆 6—立柱
课后作业 习题册:
一题: 1、2、3 二题: 1、2 三题:1、2 四题:1 五题: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