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 (二)商品质量特性的主要内容
1、适用性: 2、商品寿命: 商品本身的寿命周期:使用寿命 / 储存寿命 商品的市场寿命周期 3、可靠性: 4、安全性: 5、经济性: 总成本=购置成本+使用成本 6、信息性和可溯性:
★ (三)对商品质量特性的理解
1、不同商品质量特性有差异: 2、同一商品的质量特性有主、次之分:

常用方法: 排列图法、分类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因果分 析法、控制图法、统计调查分析表法
第五节:商品质量法规
一、商品质量法规及意义
1、商品质量法规的概念:
调整国家和企业在进行商品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商 品质量标准、责任和监督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品质量法规的作用:

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因商品质量而发生的管理关系和监督关 系,维护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反映当代技术、经济发展及其对企业提出的商品质量要求。 宏观质量控制的依据 促进依法经商、依法治商 质量管理部门的共同行为准则
第二节:商品质量的形成
一、商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1、概述: 商品质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2、商品的质量环图:


营销和市场调研 用后处置 技术服务和维护 安装和运行 销售和分发 包装与储存
设计/规范的编制 采购 工艺策划和开发 生产制造 检验\实验
商品质量环图
3、商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简化: 设计质量: 制造质量: 检验质量: 使用质量:
第二章: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 商品质量的概念及特性
第二节:商品质量的形成
第三节: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
第五节:商品质量法规
第一节:商品质量的概念及特性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一)质量的含义
1、含义: GBT6583-ISO8402-1994给出的解释: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全过程的管理,由此形成了质量保证体系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 预防为主,防胜于治: 一切用数据说话: 5、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PDCA循环方法 P99-100图示: 要点:四个阶段
二、商品质量管理
1、概念:
是指对商品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管理活动。
2、对概念的理解:

所有活动均围绕保证商品质量这个核心; 全方位的综合管理; 树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三、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1、PDCA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 (Check)、处理阶段(Action)
2、统计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方法: 概念: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食品的卫生性:
卫生性的含义: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自身产生毒素、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加工中混入有害物质、保管不善产生有害物质、环境或化学药品造 成污染
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与商品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1、概念: 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管理活动
2、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 :

(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
1、概念:
2、特点:质量概念的全面性;参与管理的全员性; 管理的全过程性;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3、质量意识的变化 深度上的变化:从单纯的事后检验演变到预防控制;
从单纯的“把关”演变到帮助“过关”。

广度上的变化:从只着眼与制造环节,演变到对质量形成
二、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1、科技的发展水平: 2、科学管理与员工素质: 3、科研与设计水准: 4、原材料: 5、生产工艺与设备: 6、商品检验: 7、商品包装: 8、运输与存储: 9、销售与服务: 10、使用与保养: 11、商品废弃物的处理:
第三节: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概述:

基本要求是根据不同种类商品的用途和使用方 法来确定的 基本要求随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而 有所不同
★ (四)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食品的定义:
指能为人体提供热量、营养,维持人体生命,调节人体生 理活动,形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一类物质,也包括能满足人 体的某些嗜好的一些物质。
2、食品质量的主要要求: 来自 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食品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发热量
食品的色、香、味、形:
功能:鉴别作用、影响食用兴趣
5、环保质量的满足:
对社会、自然、生态;废弃物处理
三、常见商品类别的质量要求 ★(一)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实用性: 安全性与卫生性: 坚固耐用性: 外观艺术性: 低公害性:
★ (二)纺织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幅宽与匹长: 美观艺术性: 服用性能良好: 耐用性与无害性:
★ (三)家用电器质量的基本要求 适用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外观艺术性: 多功能与省电: 无公害性:

二、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总体要求:P27-29
1、内在特性的满足:
商品的功能、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寿命周期、可维修性
2、外观特性的满足:
商品的外观造型、颜色、质地、气味、包装、美观
3、经济特性的满足
消费质量成本(总成本、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生产经营质量 成本、外部保证成本
4、服务质量的满足:
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信息服务(认证、警示、生产许可、 使用说明、生产时间及地点、检验标识等)
二、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保证、提高商品质量,等于增加社会财富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有利于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商品质量特性
★ (一)什么是商品质量特性:
凡是反映商品使用目的的各种技术经济参数, 都可以叫做质量特性。
2、含义的理解:
3、狭义质量与广义质量:

(二)商品质量的概念
1、定义:
2、关于商品理解的演变: 物质商品 社会商品
绿色商品
3、注意: 商品质量具有: 针对性、相对性、可变性 4、商品质量观的变革: 单纯的商品技术质量观 全面的商品质量观 静态商品质量观 动态的商品质量观 重内轻外的商品质量观 内外并重的商品质量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