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习题及答案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习题及答案

一.内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二.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两圆连心线的性质。

3. 通过演示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两圆的五种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 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各是怎样定义的?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直线和圆相离、相切、相交。

各种位置关系是通过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定义的。

(二)新课电脑演示,做两圆的相对运动。

1、定义:(1)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

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离。

(图(1))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含(图(5))。

两圆同心是两圆内含的一个特例。

(图(6))(2)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外切: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以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图(2))内切: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以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切。

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图(4))(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图(3))注意:(1)两圆外离与内含时,两圆都无公共点,但同时要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两圆外切与内切也有这样的比较。

(2)两圆外切和内切统称两圆相切,即外切和内切的共性是公共点的个数唯一。

(3)两圆位置关系的五种情况也可归纳为三类:相离(外离和内含);相交;相切(外切和内切)。

提问:从两圆的公共点的个数考虑,无公共点则相离;有一个公共点则相切;有两个公共点则相交。

除以上关系外,还有其它关系吗?可能不可能有三个公共点?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判断出这两个圆是同一个圆。

即重合。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任意两圆只存在以上五种位置关系。

2、两圆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和r。

圆心距为d,用电脑或投影再次出示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让学生观察R,r和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学生很可能只说出d>R-r,则应向学生说明,这时两圆还可能外切或外离,如果只说出d<R+r,则还可能内切或内含。

结合上图会发现R,r和O1O2构成△AO1O2的三边。

所以只有R-r<d<R+r时。

才能判定两圆相交。

反过来也成立,于是有:为了方便记忆,将这五种数量关系用数轴表示为:例:如图,⊙O的半径为5厘米,点P是⊙O外一点,OP=8厘米。

求:(1)以P为圆心作⊙P与⊙O外切,小圆⊙P的半径是多少?(2)以P为圆心作⊙P与⊙O内切,大圆⊙P的半径是多少?解:(1)设小圆⊙P与⊙O外切于点A,则PA=OP-OA=8-5=3cm所以⊙P1的半径是3cm(2)设大圆⊙P与⊙O内切于点B,则PB=OP+OB=8+5=13cm所以⊙P2的半径是13cm3、相切两圆的性质。

P109思考观察发现:相切两圆也组成轴对称图形,通过两圆圆心的直线叫连心线,是它们的对称轴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轴对称来说明,证明可用反证法,不作要求)例:如图,已知,⊙O1和⊙O2外切于P,并且⊙O和⊙O1、⊙O2分别内切于M、N,△O1O2O的周长为18cm。

求:⊙O的半径长。

解:设⊙O、⊙O1、⊙O2的半径分别为R、r1、r2∵⊙O1和⊙O2相外切∴O1O2=r1+r2又⊙O和⊙O1、⊙O2分别相内切∴O1O=R-r1,O2O=R-r2。

△O1O2O的周长为18cm即O1O2+O1O+O2O=(r1+r2)+(R-r1)+(R-r2)=18。

∴R=9(cm)例:⊙O1与⊙O2相交于A、B两点,求证:直线O1 O2垂直平分AB。

证:连接O1A、O1B、O2A、O2B∵O1A= O1B∴O1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O2 A=O2B∴O2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O1 O2垂直平分AB总结: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例:已知:两个等圆⊙O 1和⊙O 2相交于A ,B 两点,⊙O 1经过点O 2。

求∠O 1AB 的度数解:∵圆O 1经过O 2 A O A O O O 2121==∴ ∴∠O 1AO 2=60°∵O 1A=O 1B ,O 2A=O 2B OB OA AB O O 21=⊥∴∴∠O 1AB=21∠O 1AO 2=30°在解决有关相交两圆的问题时,常常添加以下几种辅助线:连心线、公共弦、连结交点与圆心。

从而可以把两圆半径、公共弦长的一半、圆心距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连结∴O 1O 2∥CD , ∴∠C=∠AO 1O 2。

又∵O 2A=O 2O 1,∴∠O 2A O 1=∠AO 1O 2, ∴∠C=∠O 1AO 2, ∴DA=DC 。

例: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6,若两圆半径分别为8和5,则两圆的连心线为________? 解:①圆心在公共弦两侧B O A O B O A O 2211==, 21O O ∴为AB 的垂直平分线55C O 1=∴455O O 4C O 3AC 5A O 2122+=∴=∴==, ②圆心在公共弦同侧C O 1O 2BA同①455C O C O O O 4C O 55C O 212121-=-=∴==O 1于D (1(2*两圆相交,通常连公共弦,把两圆中的边和角连接起来。

B EDO 1CO 2A∴∴(2)法一:∵AD 是圆O 1的直径 ∴点O 1为AD 中点,连O 1O 2∵点O 2在圆O 1上, 圆O 1与圆O 2的半径相等 2121AO AO O O ==∴ 21O AO ∆∴是等边三角形 ∴∠AO 1O 2=60° 由中位线DC //O O 21∴∠ADB=∠AO 1O 2=60° ∵AB ⊥DC ,∠E=60° ∴∠BDE=30°∴∠ADE=∠ADB+∠BDE=60°+30°=90° ∵AD 直径∴DE 是圆O 1的切线 法二:连O 1O 2∵点O 2在圆O 1上,圆O 1与圆O 2的半径相等 ∴点O 1在圆O 2上 2121O O AO AO ==∴∴∠O 1AO 2=60° ∵AB 公共弦 ∴AB ⊥O 1O 2 ∴∠O 1AB=30° ∵∠E=60°∴∠ADE=180°-(∠E+∠O 1AB ) =180°-(60°+30°)=90°∵AD 是直径,∴DE 是切线例:已知,如图所示,圆O 1与圆O 2相交于A 、B 两点,圆心O 1在圆O 2上,过B 点作两圆的割线CD ,射线DO 1交AC 于E 点。

求证:OE ⊥AC 证:连结AB 、作圆O 1的直径AC 1,弦CE//DB ,证:连结BO 2并延长交圆O 2于F , ∵BF 为直径 ∴∠1+∠2=90°2. 若两圆有公共点,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3. 已知两圆半径为12.4cm 和7.3cm ,则两圆相切时,圆心距等于___________。

4. 已知两圆的半径之比为3:5,若两圆内切时圆心距等于6cm ,则两圆的半径分别为___________;若两圆无公共点,则圆心距d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5. 若两圆半径为r 和R ,圆心距为d ,且d<R+r ,则两圆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6. 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cm 和4cm ,圆心距是1cm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7. 在△ABC 中,∠C=90°,AC=4cm ,BC=3cm ,圆A 、圆B 、圆C 两两外切,则圆C 的半径是___________。

8. 若两圆直径分别是8+t 和8-t ,圆心距为16,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9. 若两圆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其圆心距为d ,且有Rd 2d r R 22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10. 若两圆半径分别为R 和r ,圆心距为d ,且r R d -≥,则两圆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11. 已知圆O 1和圆O 2相切,这个图形是___________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切点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12. 两个半径相等的圆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种。

13. 已知两圆的半径R 、r (r R ≥)是方程01x 3x 2=+-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d 。

(1)若d=5,试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2)若d=2,试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3)若两圆相交,试确定d 的取值范围; (4)若两圆相切,求d 的值。

14. 已知,如图,施工工地的水平地面上,有三根外径都是1m 的水泥管两两相切摞在一起,求其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1. 2. 3. 19.7cm 或5.1cm4. 9cm 15cm d>24cm 或0≤d<6cm5. 内含或内切或相交6. 内含7. 1cm8. 外离9. 内切或外切 10. 不内含11. 轴 两圆的连心线 切点在对称轴上 12. (外离、外切、相交)三13. 由R 、r 是方程01x 3x 2=+-的两根可得R+r=3,Rr=1,R -r=|R -r|Rr 4)r R (2-+=549=-= (1)d=5>R+r ,所以两圆外离; (2)d=2<R -r ,所以两圆内含;(3)因两圆相交,R -r<d<R+r ,3d 5<<; (4)两圆相切,d=R+r 或d=R -r ,所以d=3或5。

14. 其截面图中三个圆的圆心组成一个边长为1m 的正三角形,其高为m23,其最高点到地面和距离为m )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