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精饲料 差异小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粗蛋白
Hale Waihona Puke 粗脂肪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动物对干草的消化率比较
牛、羊 猪 马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动物对玉米籽实的消化率比较
牛、羊 猪 马
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
要是酶的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 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 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 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禽类 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 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 消化都比猪的弱。
动物 部位
猫 小肠 大肠
猪 小肠 盲肠 结肠
马 小肠 盲肠 小结肠 大结肠
牛 小肠 盲肠 结肠
绝对长度(m)
1.72 0.35 18.29 0.23 4.99 22.44 1.0 3.39 3.06 46.0 0.88 10.18
占肠道比例 (%) 83 17 78 1 21 75 4 11 10 81 2 17
消化道 肌肉收缩 和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 消化道 酶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微生物 瘤胃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一、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部 位 作用程度
牛、羊 口腔(反刍) 大

肌胃(石头) 大

口腔


口腔
较大
物理性消化:
粉碎 混合与推进 浸润与溶解 乳化 酸变性
肠道总长(m) (与体长之比)
2.07 (3~4:1)
23.51 (14:1)
29.91 (12:1)
57.06 (20:1)
几种动物消化道容积比较
动物 猫 猪 马 牛

0.341 69.5 8.0 29.2 17.96 8.5 252.5 70.8
小肠
0.114 14.6 9.2 33.5 63.82 30.2 66.0 18.5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比较各 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2. 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3. 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
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4. 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5. 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 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 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 各种离子等;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2)主动转运——逆 浓度梯度进行、耗能, 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 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 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吸收过程总结
小肠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反刍动物瘤胃能吸收VFA、氨基氮和镁;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新生动物能通过胞饮作用吸收大分子养分; 极性强的养分以主动吸收为主; 分子量小、极性小的养分容易被动吸收; 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可调节;微量养分大多数兼
有两种吸收方式。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 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 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指标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饲料某养分的真消 =化率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 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分)
复胃各部分的功能
瘤胃(Rumen) ---饲料储存、降解,微生物发酵;
---合成菌体蛋白、水溶性维生素等; ---吸收挥发性脂肪酸(VFA)、镁和过量氨等;
网胃(Reticulum) ---控制食糜流动,实现反刍功能;
瓣胃(Omasum)
---吸收水分和VFA;
皱胃(Abomasum)
盲肠
1.55 5.6 33.54 15.9 9.9 2.8
结肠+直肠 总容积(L)
0.124 15.9 8.7 31.7 96.02 45.4 28.0 7.9
0.579 100.0 27.45 100.0 211.34 100.0 356.4 100.0
怎样消化?
一、消化方式
3.消化方式
表2-1 动物消化方式 方式 部 位 工 具 作 用 物理性 口腔 牙齿 磨碎、增加表面积
容物。
靠什么消化?
靠什么消化?
消化系统
----消化道:食物流通的管道。由口腔、食道、胃、 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酶和其它消化辅助物的分泌场所。有 唾液腺、胃腺、胰脏、肝脏和肠腺;
动物的共生伙伴---消化道微生物
2. 消化道结构
鱼类消化道特点
口腔浅,起不到吮吸作用,无腺体, 舌不能活动;
阉牛 绵羊
饲喂水平对消化率的影响
相关词汇
单胃动物(monogastic animal) 反刍动物(ruminant) 消化道(digestive/alimentary tract) 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 消化率(digestibility)
复习思考题
单胃草食动物消化道特点
切齿发达; 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 小肠相对较短; 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猫科动物(单胃肉食动物) 消化道特点
牙齿发达; 口腔无淀粉酶; 胃体积大; 小肠短,但吸收能力强;盲肠退化,肠道
所占比重降低; 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泌量大。
3.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
碱处理对藁秆消化率的影响
90
80
70
60
50
40
30
0
1.5
3
6
12
72
有机物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饲喂水平
猪 草食动物
影响小 影响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70 69 68 67 66 65 64 63 62 61
1倍维持
2倍维持
3倍维持
消化饲料中70-85%DM和50%以上的 CF
一、消化方式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2、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
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
(1)动物种类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胃
小肠
盲肠
大肠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90
80
70
60
50
猪 牛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粗饲料 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分泌胃蛋白酶、盐酸和内因子,消化能力与单胃动物 类似。
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 反刍行为; 胃分化为四部分; 肠道长; 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各类动物消化系统比较
口腔:
猪分泌唾液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牛分泌少 量淀粉酶,马、 单胃肉食动物和禽类无;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与养分吸收
内容
第一节 饲料的消化性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 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第一节 饲料消化性
一.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为什么要消化?
一、消化方式
1. 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 的过程。
消化的实质: — 将大分子切割为可吸收的小分子; — 破坏饲料细胞结构,释放其中可消化内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年龄与个体
年龄 :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 增加而增加
个体: 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 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 6 % 谷物籽实 4 % 粗饲料 12-14 %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00
90
2.5
80
4
70
6
60
8
50
10
40
12
30
20
10
0
一、消化方式
(2)化学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部 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口腔
淀粉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 强
口腔
淀粉
极弱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MCP 强
腺胃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 强
一、消化方式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淀粉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60
50 8.8
12.5 17.2 21.9 26.7 3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