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报告
--约翰·科林斯《大战略》
--国家战略
在和平和战争条件下,为实现国家目标,同发展
和使用军事力量一样地发展和使用国家政治、经济和 心理威力的艺术和科学。
--美:《军事辞典防御部和关联术语》
-- 国际战略:一个国家对较长一个 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国际地位、国 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外交和军事政 策的总的认识和谋划。
2、 外交政策目标的分类
从时间角度:长期、中期、短期 从空间角度:全球、地区、国别 从内容角度:政治、经济、军事
二、外交政策的环境因素
1、环境的分类
--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活动环境与心理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政治地理因素
--经济地理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
国内环境:
--制度因素(政治的、经济的)
--综合国力因素(硬实力、软实力)
--意识形态因素
--政治文化因素
国际环境:
--时代特征
--国际格局
--国际形势
第三节 外交决策的主体分析
一、最高决策者:总统、总理(首相) 以美国总统为例 --外交政策制定权 --外交承认权 --缔结条约和签订行政协议权 --对外战争权 权力的限制因素(自身因素) --时间与精力 --知识与经验 --威信与声望
内政策的影响
2、舆论的作用:
--舆论作为外交政策顺利制定和
实施的社会基础发挥着制约作用
--政府也会通过利用、控制舆论
来为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服务
3、舆论表达方式
直接施加影响:
--投票权的运用
间接施加影响
--签名运动
--上书请愿
--集会演说
--游行示威
第四节 外交政策的实施手段
一、政治外交手段 外交: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
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通过 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 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 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 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1、多边外交
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通过多种渠道 进行磋商、协调、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 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
2、首脑外交
国家最高政治领导人,国家元首、政 府首脑直接参与的外交活动。
3、公共外交
一国通过大众传播手段,以及通过个 人、民间团体、国家之间的交往或文化 交流,推行本国对外战略和政策,实现 本国的外交目标。
二、外交决策机构:外交部 国务院 (其他部门包括国防、情报、财政、外贸
等其他部门) --提供政策建议 --拟订并实施政策 --搜集、分析、传达情报 --向外国和国际组织派驻使团代表政府
三、议会:涉及外交决策的权力 --条约批准权 --财政拨款权 --立法权 --对外宣战权 --外贸管制权 --人事任命权 议会中负责外交事务的专门委员会
--引导和影响舆论,对政府的外交 决策形成压力。
--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提供 服务。
六、舆论:公众对政治、公共政策、公
共问题以及对处理这些政策和问题的人 们公开表示的意见。
关于外交政策 舆论的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够关心并发表意见的人较少
--常因形势的发展而发生广泛而
迅速的变化
--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要低于对国
(职责、组成、影响) 议会的局限
四、利益集团(压力集团、院外集团): 以实现某种特定利益或主张为目的而寻求影响 政府决策的社会集团。
利益集团的形成 不同的社会集团(阶级、阶层、产业部门、
地区、政治信仰)利益或观念相互冲突的结果。 利益集团分类(以美国为例) --经济利益集团 --公共利益集团(无形利益集团) --军事-工业-科学复合体 --外国院外活动集团
利益集团活动方式
--直接院外活动:
直接向政府决策部门官员或议员
进行游说,以影响决策。
--间接院外活动
影响选举
动员公众
抗议示威
结盟游说
利益集团的局限
五、大众传播媒介:泛指一切大众传播 形式,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
--影响政府外交决策议事日程。
第五章 国家对外政策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念分析: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 外交政策的目标与环境因素 外交决策的的主体分析 外交政策的实施手段
第一节 概念分析: 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
一、国际战略
1、战略概念分析
--战略
将道:为将之道、统帅的艺术(古希腊语)
战略是为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 。
三、经济手段
1、经济援助 (财政援助、技术援助) 2、经济制裁 (封锁、禁运、冻结资产、中断贸
易、) 3、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国际科技交流、国际技术转让)
四、社会与文化手段 1、大众传播媒介 2、文化交流 3、民间往来
五、非法手段
1、派遣间谍、特务进行谋杀、颠覆和
--克劳塞维茨
后被引申凡属谋划与指导全局或带全局性的 行动、举措都可被称之为战略。
--大战略(国家战略)
大战略: 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国家力量的一门艺 术和科学,以便通过威胁、武力、间接压力、外交、 诡计以及其他可以想到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 各种程度和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 和目标。
破坏活动。
2、组织、支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区别:--侧重点不同
--涵盖内容不同
--涉及主体不同
--研究方法不同
第二节 外交政策的目标与环境因素
一、外交政策的目标 1、外交决策主体在规定的现实条件下,
解决外交问题最终要实现或达到的预期结果或 目的。 外交政策目标的复杂性: --外交政策目标的确立是多种因素多种 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交政策目标往往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进行的武力冲突,是一国使用武力迫使 敌方服从自己意志的暴力行为。
2、武装冲突
通常指不构成战争状态的军事对抗
行动,具有地区有限、时间较短、对抗
规模不大、破坏性较小等特点。
3、武力威慑 通过显示武力,使对手意识到其采取的
行动所可能付出的代价,从而达到对外战略 和政策目标。 4、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 国家之间出于共同利益在军事上结成成 联盟性组织。 5、军事援助
三、外交决策
1、外交决策概念:是一种对各种外交政 策备选方案进行抉择的行为和过程。
2、外交决策分析结构
--外交决策机构及职能
--外交决策的内外环境因素
--外交决策主体及作用
--外交决策程序
3、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以对外事务为中心
--以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
4、经济外交 主权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某种政治
和外交目的。
通过外交手段为本国谋取经济利益。
5、预防性外交 采取行动,防止两方发生争端,防止
现有的争端升级为冲突,并在发生冲突 时限制冲突的扩大。涉及到国际间或国 家内部的冲突。
二、武力手段(军备、武装组织)
1、战争 国家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
--全球战略: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 处理全球事务的总的指导原则、总的战 略目标和策略方针。
2、战略结构分析
战略=目的+途径+手段
--美:小阿瑟 ·莱克
--对于国际环境、国家利益的认识 --国家战略目标的设定 --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与手段 3、战略的特点 --全局性 --长期性 --综合性
二、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概念与结构 --概念: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
际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 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
--结构:外交政策目标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外交政策的具体手段
2、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目标 --维护国家利益 对象 --国际社会 --区别: 目标--宏观与微观 区域--全局与局部 时间--长期与短期 手段--综合与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