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_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第三讲_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 好人坏人? – 禁忌 – 道德约束 – 制度、权利安排及其执行
• 研究的重点:人们行为受到什么样的权利约束? 制度和权利安排怎样影响人的经济行为?
• 最基本的权利:“所有权”和“产权” (who owns what?)
一
• 产权在本质上是由人在使用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 间的行为关系或制度安排。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产权及制度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 – 19世纪后期的边际主义革命开始,经济学在力图使它变得更 像自然科学那样可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处理的一门科学的过程 中,产权及其制度等因素便从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中消失了。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
• 由于该理论假定交易费用为零,信息完全等,经济人追求最大 化的交易行为可使资源配置达至帕累托佳境,而一切产权、制 度、组织甚至国家都是多余的。
•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的产 权问题研究,因此,经济学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在产权 理论框架分析的。
• 虽然产权在法律上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但由于交易 成本为正,产权并非在事实上完全界定清楚了,所以, 自由交易从而契约关系在本质上是一个通过定价而对产 权进行再界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资源配置向更优点 不断收敛的过程。
显然他也是从外部性角度定义的,但他更加强调产权的功 能。
一
3. 德姆塞茨的定义
• 产权在这里是作为一种 制度安排,以规范人们 的行为,使外部性内部 化。
一
4. 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的定义
–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 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 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 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 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一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他通过引入交易费用概念,成功地把产权和制度因素 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从而推动了现代产权 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在现代产权理论看来,现实的经济世界,交易费用不 仅为正且通常十分巨大,因此产权不再是无关紧要的 了,而是影响经济组织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经济增长 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由于产权经济学家们的努力,现代产权经济学 在解释个人的激励行为、企业与市场的替代、 企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表 现出较佳的“业绩”,不仅使其成为现代经济 学的一门显学,而且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 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
二、产权的定义
1.阿尔钦的定义
一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虽然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企业理论和外部性 理论,但是,企业在它那里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 因而企业理论充其量只是一个生产函数理论,无力解 释企业内部复杂的契约关系和企业效率;而它对外部 性的看法则偏执地沉浸于“庇古教条”之中,无视外 部性问题的相互性及其产权本质。
•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和1960年两篇经 典论文中对新古典主义这两个方面发起了进攻。
–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 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 利”。
• (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 典,1987,中译本,第1101页)
一
1.阿尔钦的定义
• 阿尔钦定义的解释
– (1)社会强制:
• 可以由国家的法律来实施
• 也可由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或习俗来实施
– (2)经济物品:
一
3. 德姆塞茨的定义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来自以下 事实:产权帮助人形成那些当他与他人打交 道时能够合理持有的预期。这种预期通过法 律、习俗以及社会道德等等表达出来。”
因此,“产权具体规定了如何使人们受益,如何使之受损, 以及为调整人们的行为,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第129页)
• 《社会成本问题》1960,第123页)
一
2.科斯的定义
• 科斯定义的解释
– 从外部性的角度定义的
• 说明“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正是 该权利的行使使别人蒙受的损失――不能穿越、停车、盖 房、观赏风景、享受安谧和呼吸新鲜空气。”
•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第123页) • 外部性在本质上是一个产权问题。
第三章 产权理论
鱼的故事
• 鱼:一种会游动的 “财产” • 陆地上的“野生鱼”的命运:滥捕的对象 • 家养鱼的故事
– 稻田养鱼、塘鱼 – 大水面 – 网箱养鱼技术
• 海鱼又如何?
– 美国西岸华盛顿州海滩“养蚝”案例 – 香港:四十年来变得无鱼可钓
一
问题
• 滥捕鱼和养鱼都是人的行为,为什么有“生产 性极其不同”的经济行为?
• (《产权与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第204页)
一
– 这一定义基本上符合罗马法、普通 法和现行的法律,以及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解。
一
5. 产权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共识:
• 未界定的产权作为公共财富被置于公共领域,由交易各 方自由攫取,并在各自的约束下最终达到产权博弈均衡 状态。
一
内容
• 第一节 产权的定义与功能 • 第二节 产权起源的两个模型 • 第三节 产权交易与资源配置
一
第一节 产权的概念与功能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二、产权的定义 三、产权的构成 四、产权与交易费用 五、产权的性质 六、产权的分类 七、产权的功能
• 例如:转让权 »市场拍卖 »无条件赠予 »有条件赠予
一
2.科斯的定义
– 产权是财产所有者的行为权利,即可以做什 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
• 他说:“我们说某人拥有土地,并把它当作生产要素, 但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 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对他来说,通过挖掘 将土地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可能阻止某 人利用‘他的’土地,但在其他方面就未必如此。”
• 指能给人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任何东西;
• 狭义:指有形的外在稀缺物
• 广义:含无形的内在稀缺物
•
(如商誉,人力资源等)
一
1.阿尔钦的定义
• 阿尔钦定义的解释
– (3)权利:
• 在这里是复数,不仅包括人们通常说的使用权、转让权、 收益权等多种权利,而且在每一类权利中,财产的所有 者在社会强制下还拥有多种可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