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总论讲义大纲4PPT课件

民法总论讲义大纲4PPT课件

17
(三)本校教科书
13.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上下册),修订3 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5元;
14.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49元;
15.王卫国主编:《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48元;
16.李永军:《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29元。hinaFra biblioteks.12
讲授体例
13
第1章 民法与民法典(1-2节) 第一编 基础理论 第2章 私法自治(3-5节)
第3章 私法规范理论(6-7节)[删] 第4章 私法方法论(8-11节) [删] 第5章 法律行为的本质(第12-13节) 第6章 法律行为的结构(第14-16节) 第7章 意思表示(第17-19节) 第二编 法律行为 第8章 意思表示的解释(第20-24节) 第9章 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第25-32节) 第10章 代理(第33-35节) 第11章 自然人(36-40节) 第三编 人 第12章 自然人的团体构造:法人(41-45节) 第13章 自然人的其他团体构造(46-47节) 第14章 权利的一般原理(48-52节) 第四编 权利 第15章 权利的时间属性(53-54节)
14
第16章 权利的救济(55-56节)
教科书推荐
15
(一)基础教科书
1.佟柔:《佟柔中国民法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6元;
2.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34元;
3.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 版社,2006,66元;
4.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元;
16
(二)专题教科书
5.谢怀栻:《民法总则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元; 6.梁慧星:《民法总论》,第3版,法律出版社,2007,24元; 7.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
社,2000,62元; 8.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王晓晔等译,
法律出版社,2003,69元; 9.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9元; 10.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2元; 11.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9元; 12.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6元;
18
第一编 基础理论
19
第一章 民法与民法典
20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21
一、“民法”语源
ius civile, bürgerliches Recht (Zivilrecht), Diritto Civile, Civil Law.
罗马法:市民法与万民法; 中世纪:“市民法”与“教会法”相对; 启蒙运动:法国市民阶级; 日本译为“民法”。
民法总论教案
授 课 人:朱庆育 授课时间:201102-201107 课 时 数:54
1
教学博客:
教学公邮: 密 码:digesten 教学个邮:
2
课程说明
3
基础观念
4
Bertrand Russell (18050)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 生之著述,或有时而 不彰。先生之学说, 或有时而可商。惟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 思想,历千万祀,与 天壤而同久,共三光 而永光。 ——陈寅恪
6
教学思路
7
我所有的天赋并不在一般人之上而在其下,凡 是我能做到的,无论哪个具有中等智力和健康 体格的男孩和女孩肯定也能做到。……由于父 亲的教导,我开始的时间要比同代人早二十五 年。 —— 约翰·密尔
8
John Stuart Mill (20053)
(穆勒)对个人主义与宽容 思想的阐扬,远超过早一些 人的成就,从弥尔顿 (Milton)、洛克,以至于 孟德斯鸠及伏尔泰等人,在 这方面,与穆勒相形之下, 都要略逊一筹。 ——以赛亚·伯林
9
“如果不要求学生做不会做的事情,他就永远 不会去做能做的事情。” ——约翰·密尔《自传》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Bertrand Russell
5
陈寅恪(18907)
(二)区分价值 确保私法自治。
(三)区分的相对性 任何标准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24
四、民法的功能
《慎子逸文》:“一兔走街,而人追之,贪人 具存,人莫诽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 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 争。”
25
五、民法的法源
(一)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凡是能运用自己思考得出的东西父亲从不教 我,只有尽我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给与指 点。” ——约翰·密尔《自传》
“我无意让我的作品省却他人思考之负累,相 反,可能的话,希望它能激发别人自己的思 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10
教学目的
11
通过教义学,超越教义学。 Durch d.Rechtsdogmatik über d. Rechtsdogmatik
(二)制定法
《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法律的广狭两义。
《立法法》第8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七)民事基本制度”。
《民法通则》第151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县皆有权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则。
22
二、调整对象学说
(一)学说史略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民法调整一定范围的财
产关系和与此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 佟柔:商品关系说 (二)《民法通则》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
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
23
三、公法与私法
(一)各种学说 利益说: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 隶属说:隶属关系或平等关系。 主体说:公权力者或私人。 今日德国,“主体说”为主流学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