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阳疯狂英语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李阳疯狂英语作为一场英语学习革命,打开了中国人学英语的全新局面,找到了短时高效,能说会道的“捷径”。
本文从语言习得自然规律,图式理论,“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等方面对李阳疯狂英语进行解读,认为它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且在方法论上抓住了中国人学英语的强势与弱点。
本文还提出了李阳疯狂英语对现代外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李阳疯狂英语,理论解读,启示。
Abstract: As a revolution of English study, Li Yang Crazy English has opened up a brand new era for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for having discovered “the shortest way” to high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strong English speaking competence. This paper analyses Li Yang Crazy Englishtheoretically by applying natural language acquisition principle, SchemataTheory, Input Theory and Output Hypothesis, coming up with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well theory-based and has explored Chinese peopl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This paper alsoputs forward sever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es for modern languages teaching reform.Key words: Li Yang Crazy English, theoretical analysis, implications 1、引言“李阳”,“疯狂英语”,“脱口而出”等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词了。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短短10几年时间,李阳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对语言独到的见解,虽非“科班出身”,却用自己的实践开创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全新局面——短时高效。
他本人由一个多次补考的英语落后生一跃而为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万能翻译机”,而其致力于推广的疯狂英语深受全中国各行各业的人士欢迎,如今中国,凡学英语的人都会有一、两本或更多的疯狂英语书籍,或者有意无意地会对自己进行“疯狂”训练。
在这狂热的背后,对这种独特而新奇的训练方法,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从中探讨对现代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2、李阳疯狂英语理论解读要想将李阳疯狂英语短时高效的良好教学局面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受益,就应对其进行理论解读,弄清其最本质的东西。
虽然李阳本人及其许多疯狂英语“亲善大使”都属于典型的“实战派”,但他们的实践却刚好符合和验证了专家们许多有关语言教学的经典理论,这也正是它成功与值得学习,研究的地方。
2•1李阳疯狂英语概念本身笔者曾听见许多人(包括英语专业的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大家都在学疯狂英语,我也得学点,要不然就太落后了”。
为此,笔者又作过专门的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都朦朦胧胧,将疯狂英语作为一种目标英语,甚至有人将其同“美式英语”,“英式英语”等同起来,针对这种误解,先有必要澄清一下李阳疯狂英语这个概念的本质涵义。
“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很不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英语。
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搏,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
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在此基础上,李阳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以一个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失败者为基点的英语学习方法,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人称‘疯狂英语’,在发音、口语、听力和口译上卓有成效。
”这就是疯狂英语的来历。
由此可见,疯狂英语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或者说全新的学习方法。
况且,“1989年李阳首次成功地战胜了自我,公开发表演讲介绍这套方法,并开始应邀到各大、中学校传授疯狂英语。
”(以上引言均摘自《李阳•克立兹英语听力突破掌上宝》作者简介部分),因而其推广的仍是方法。
总之,疯狂英语就是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或教授方法,而决不能被当成一种“目标英语”。
2•2李阳疯狂英语特征分析及理论解读李阳疯狂英语是一套方法,而其方法论的核心就是“疯狂”,即疯狂地收集例句,疯狂地模仿磁带,疯狂地展示自己。
笔者对李阳疯狂英语几十本杂志和相关书籍进行了详细研读,并发现所有的疯狂都聚集着两大特征:“说是一切”和“脱口而出”。
下面对这两大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和理论解读。
2•2•1关于“说是一切”《疯狂英语快速突破法》第二章《听说读写译全面突破法》总则一就是“说是一切”理论,“天下嘴第一,时刻嘴不停”理论。
“一切以‘说’为突破点!这才是真正的语言!”甚至“无论在学习口语,还是在学习写作!无论是在练习听力,还是在进行阅读!无论是在做练习题,还是在做考试题!你的嘴都要习速转动!”由此可见,疯狂英语将“说”,亦即口语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李阳还总结了英语学习的36个重大误区和疑问,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中谁是最根本的,谁是基础,谁是万物之源,谁是太阳?它就是说!说!说!它就是张大嘴巴脱口而出!”“口语是什么?口语就是语言!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说!……”(见《李阳疯狂英语七十二大突破法全面推荐》)而语言本身的规律就是口语是第一性的。
学习语言,就得从口语开始,而不是“先语法,后表达”。
而语言作为工具,又得不断使用,不断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
这在外语界已经取得了公认,恕不敖述。
李阳疯狂英语正是遵循了语言的自然规律,才达到了短时高效的学习效果。
2•2•2关于“脱口而出”李阳疯狂英语“疯狂”原则之二就是“脱口而出”。
“能否脱口而出是检验是否学有所成的唯一标准!”“死活要脱口而出!这是我们唯一的坚定信念和目标!”(见《疯狂英语快速突破法》)这就是疯狂英语的主张,“听烂一本磁带”,反复模仿,直到最后“脱口而出”。
也正是“脱口而出”这四个简单的汉字,隐藏了李阳疯狂英语成功的玄机。
首先,“脱口而出”就是背诵,将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根据录音反复模仿,反复操练,直到存进脑子里,随时可调出来使用。
所以可以说,疯狂英语就是背诵英语,是沿用了我们小时候语文课里的背诵法,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异曲同工。
国文水平的提高事实上也依赖小时候的“脱口而出”。
“背诵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有实践证明的益处,还有深厚的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陈萱2004)疯狂英语就是基于这样简单的道理而成功的。
其次,“脱口而出”,是拼命收集各种有用例句,然后听录音,反复模仿,直至脱口而出,既强调了输入(参见krashen 1985),又强调了输出(参见swain 1985),将两者协调起来,从而使得语言的学习过程得以完整,这也是疯狂英语成功的最独特秘诀。
这与外语界长期以来的“重输入轻输出”(卢仁顺2002)的现象是截然不同的,从而两种结果也完全不同,前者是能说会道,低时高效;后者是“哑巴英语,费时低效”。
最后,“脱口而出”还强调了图式(F•C•Barletl 1932)的丰富与发展。
因为要能“出”,就得先在头脑里储存;大量倒句“脱口而出”,就是先在头脑里储存大量的例句,这也就是“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构建”。
而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实现了”(转引自周相利2002)。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又能被丰富与发展。
疯狂英语刚好是这样处理,将例句(语言知识)储存到头脑里,从而使图式发展、更新、壮大,产生良性循环。
总之,李阳疯狂英语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虽然其强调的是实践,但背后却有充足的理论根据。
因而它对现代外语教学改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李阳疯狂英语对现代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从李阳疯狂英语实践的成功及其充足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只要对外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革,那么“哑巴英语,费时低效,高分低能”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
下面几点供同行共同探讨。
3•1优化教学理念首先,传统思想对教师职责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
受此影响,外语界的老师长期以来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外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传授语言知识,以弄懂为准绳”,而“满堂灌”,“填鸭式”就是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实践。
殊不知,这对外语教师来说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更艰难的任务。
根据戴炜栋,“我们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工具作用,恰如其分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转引自卢仁顺2002)。
因此,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才是我们的直接目标,亦即要重视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就如同驾驶培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传授交通规则和驾驶技术的局面,还应让学生自己驾车实践,将车开动,开好。
其次,语言的发展,先有口语,然后才有书面语。
人类母语的习得,也是先有“不成体统”的口语,然后才有地道规范的书面语。
外语教学亦应遵守这个规律,从口语入手,先表达,再语法,尤其是在中、小学的入门阶段,务必做到“说是一切”和“脱口而出”。
最后,一直以来,外语教学实践只是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特别是Kiashen 的自然输入法,认为“学生只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听、读语篇),复用能力便会自然产生”(转引自王大伟等2002)。
而这种理论只对了一半,即输入是重要的。
只重视输入,外语教学的任务也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是语言的输出,亦即李阳疯狂英语中的“说是一切”和“脱口而出”。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有足够的,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但同时还需要能精确、连贯、恰当地产出语言信息(swain 1935)(转引自杨满珍2003)。
而根据卢仁顺(2002),输出有四方面的作用:“(1)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阅题的注意;(2)输出能对目标语的结构及语义进行假设检验;(3)输出具有无语言功能;(4)输出能使目标语表达成为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