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概述PPT课件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 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 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制衡性原则要求 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 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 的独立性。
2021
5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 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 的变化加以调整。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建立 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适时地对 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 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我国内部控制概述 第三章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理解我国内部 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的内在 关系,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与内部控 制的方法。
2021
1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目标
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 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 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 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 明确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 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企业内 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基本规 范正式发布。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一、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 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 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 制。
2021
11
1.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 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 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 币资金的安全。
6.单位应当制定恰当的销售政策,明确定价原则、信 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 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和帐款回收 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坏帐损失。
7.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 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 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标、投标、评标、 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 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2021
6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 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则要 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 和产出效益之比。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 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 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 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2021
9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 会于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符合 以下目标:
1.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3.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4.资产安全;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021
10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分类
4.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 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 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2021
12
5.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 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 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 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021
2
一、内部控制的原则
内部控制原则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 当遵循的基本指针。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 制应当遵循5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 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 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 白点。
2021
3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 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 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重要性 原则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企业应当 根据所处行业环境和经营特点,从业务事项 的性质和涉及金额两方面来考虑是否及如何 实行重点控制。
2021
4
3.制衡性原则
2021
8
(四)资产目标
内部控制的建立要促进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资产安全完 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 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 应当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五)合规目标
内部控制的建立要促进国家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守法和 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 付出沉重代价。合规性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 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 自身的发展。
(三)报告目标
主要指内部控制必须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可靠的信息报告为企业管理 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 活动及业绩的监控;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 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报告目标要求企业 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可靠。
2021
7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该着力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将近 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作符合战略要求、 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选择。
(二)营运目标
内部控制必须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果效率;它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 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劳动活 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2.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 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 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3.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 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 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 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