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利益集团的发展现况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石枚鑫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利益集团呈现不均衡发展,并且在不断的分化、重组,利益集团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利益分化多元化影响,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积极性较高,高度关注国家各项政策制定过程。
关键词:利益集团政策制定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变时期,中国利益群体逐渐形成和发展。
经济的发展伴随这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必然带来群体的分化与重组,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使社会群体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组合形成了各类利益群体。
尤其是政治民主的发展,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发展。
原来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逐步转化成为多元化的利益结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利益分化,具有特定利益诉求的团体聚集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策制定。
利益集团的产生一方面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中国利益集团产生的原因(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利益集团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社会利益进一步分化。
市场经济的首要原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为追求更多的利益逐步认识到个体力量的局限性,于是开始逐渐的形成团体式合作,以应对潜在风险增强整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进一步造成了社会利益的分化。
在社会利益分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利益差异,由此便造成了矛盾与对立,促使处于同一利益水平上的人们为追求共同利益而结成利益群体,以便运用群体的力量来实现利益。
利益群体形成后,为维护本集团利益更多参与到政治过程中,通过多元化手段影响政策制定进而影响利益分配。
因此,利益群体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政治的发展和改革为利益集团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随着改革开放,政治改革和政府改革逐步推进,政府不再垄断社会利益分配,而是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流动,使社会群体公开自由竞争。
同时,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利益分配。
此外,随着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推进以及党和政府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使社会群体有表达自身需求及获得相关利益的机会。
这些都促使有共同利益追求的人们形成利益群体,以期对政府的政策施加更大影响,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三)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必要条件利益集团在政府与公民间起到中介与桥梁的作用,通过两者间的双向互动,人民的意见和主张被传达,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够更符合多方的利益诉求,不仅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通过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于政府行为还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单个公众的“意见存在分散、模糊、非理性等特点,而利益集团具有将这种分散的、模糊的、非理性的意见和要求转化为集中、明确和理性的意见和要求,能够代表普通公众向政府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和要求。
这种良性的互动符合政治民主化、科学化的需求。
二、当代中国利益集团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各利益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利益群体由于其自身的性质不同和政治改革的进程,不断地进行这分化、重组。
(一)中国利益集团发展不平衡目前,尽管大量利益集团产生,但各集团所掌握的资源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获取资源的数量使各利益集团在竞争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产生了影响,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强势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集团。
两者的差异在于:强势利益集团由于组织化程度较高、集团意识性较强,集团成员对利益集团的认可度高,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信息量角度,利益的诉求更容易受政府重视。
而弱势利益集团,其自身缺乏社会资源,组织涣散对集团成员的吸引力不足,缺乏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渠道及手段,没有有效的途径来诉求其利益,难以通过有组织化的力量与强势利益集团抗衡,因此在政治过程中常常被边缘化,使得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经常受到损害,从而产生社会矛盾。
利益的不平衡,不仅损害了社会公正,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社会安定。
(二)中国利益集团不断分化重组中国利益集团一直处于不断地演进过程中。
建国初,存在的利益集团相对单一,如工人利益群体、农民利益群体、小资产利益群体、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群体。
1三大改造后,中国利益集团总体上可概括为三个:农民利益群体、工人利益群体和知识分子利益群体。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追求权力的驱使下,中国又出现了若干利益群体。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同群体间都发生了利益分化。
利益分化随着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加剧,随着一些新的职业开始出现和迅速发展,如金融证券、房地产、营销代理等,一些新兴集团开始出现。
这些社会阶层通过各种方式组成了新的利益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的社会利益群体还会层出不穷,中国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重组还会持续进行。
(三)中国利益集团组织化程度不高当前中国利益群体“大多没有完备的组织形态,也没有固定的组织架构,只是松散地、自发地、临时性地结伙,以协同行动,表达其特定的利益诉求。
”利益集团组织化程度低致使利益集团的稳定性难以确保,同时松散的管理不利于集团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利益集团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利益集团组织化程度低的另一个表现为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正确的引导利益集团进行合理的利益表达。
三、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无论任何利益集团,想要实现自身的集团利益最根本的方法是政治参与,影响公共政策。
但是,由于各利益群体本身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不同,所采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和途径也会有所不同。
(一)通过说服手段阐述集团利益需求集团通过直接接触政府及相关政策制定人员,表达其集团利益诉求,这是影响政策制定最直接的方法.中国利益群体进行说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其一,接近公共政策决策者或政治权威并对其产生影响。
多采用面谈、信件、专业报告等方法说服决策者。
其二,寻求利益代言人进行直接说服。
通过利用其专业获权威的身份传达信1刘恩东. 多元主义视野中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 (5): 17.息,从而提高信服力。
其三,采用提出行政诉讼和参加听证会的方式。
中国的立法听证会已广泛实施,举办听证会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得切实需求,增强政府行政透明度和科学性。
利益集团有时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如报告制度,有时也会采取非正式的形式,利用个人社交圈子将本利益集团的诉求直接传递给公共政策的决策者,此外,各级人大或政协的提案也是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重要方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中势利益群体构成多元化,群体成员来自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
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这不仅包括经济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号召力。
他们能够并且正在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资源,通过上述形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为自身牟取最大化的利益。
(二)通过大众媒体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各种利益表达如果能得到大众传媒的支持,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往往就可能转变为政策输出。
”2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工具,在当今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的利益集团在利益受到侵害或利益目标难以实现时就会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等媒体传达意愿,以获得社会广泛支持从而向政策制定者试压,影响政策决策者的决策方向。
近年来,中国利益集团通过舆论媒体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不断提高,一些市场化的媒体已经与某些利益集团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成为特定利益集团言论传达的平台。
强势利益群体则更容易通过媒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其目的是影响公共政策的导向,并使公共政策偏离公众利益这一根本方向从而实现本群体的利益目标。
当前利益集团影响公众舆论的最常用方法是利于网络媒体进行宣传。
目前,越来越多的立法活动都会通过网络公开,在网络上征求意见来获取民意,吸引公众的关注。
可以说,这是中国公共政策向更开放、更透明的目标更进一步的有效保障,也是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利益集团通过舆论媒体一方面向政策决策者施压,另一方面引导群众对相关政策的关注程度,以起到监督决策者的目的。
从而提高公共政策决策质量,确保政策的公正性。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利益群体利用舆论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传媒的影响力有差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传媒的舆论观念可能是市场化的,某些资金雄厚的利益群体在各类媒体上就有较多的话语权,这样就可能操控舆论过2 B·盖伊·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65.程,进而影响大众心理,影响公共政策决策者的思路。
(三)采用合作联盟的方法影响公共政策利益集团的合作联盟主要有两种。
其一,利益集团自觉地结合成为行动联盟,建立起行动的联合体,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很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都可以发现这种合作联盟。
其二,利益集团倾向于与公共政策决策者、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组织合作,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寻求利益交叉点,从而实现互赢、双赢。
利益群体之所以采取合作联盟的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相关的利益群体越多,利益关联度越高,为了提升自身的行动能力和利益博弈能力,汇聚了巨大利益和资源的利益集团就会具备更强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从而能够在公共政策的博弈过程中占据先机;另一方面是由于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孤军奋斗,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形成的政策网络将不同的利益群体联系到一起,而这些利益群体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
3它们甚至会采用互投赞成票的方式,在多项公共政策上携手合作,从而击败共同的利益竞争对手。
利益集团的合作联盟具有双重性。
合作联盟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势利益群体往往会凭借其拥有的强大而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垄断性质的联盟来操控和影响公共政策,威胁和迫害公众利益。
因此,应该通过制度来治理和规制合作联盟,弱势利益群体的合作联盟则有利于其进行利益表达和诉求,应该增强其利益博弈能力和行动能力,从而维护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
(四)集体性行动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集体性行动对于一定的利益群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政治参与的方式。
集体性行动通常是由某一件事情作为导火线,在社会上信息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播下,集聚了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暴力或者非暴力的行动。
参加行动的人数可以是十几人,甚至多达上千人,主要包括某些有相同或者相似利益要求的群众、个别组织、个别团体。
他们在利益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经过权衡,最终采取集体罢市、罢课、罢工、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集体围攻一些政府部门,甚至不惜采取暴力的手段,例如烧、杀、打等方式,以期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