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夏王葡萄酒文化
阳光荒漠黄河贺兰葡萄美酒
宏大的企业规模:与“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咫尺相望的宁夏西夏王葡萄产业(集团)公司,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重点企业之一的宁夏农垦企业集团公司,座落于西部唯一的国家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核心区玉泉营农场,距宁夏首府银川市3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毗邻永黄、徐黄、广夏公路和109国道,包兰铁路横贯全场,农场电力、通讯、水利设施齐全。
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宁夏玉泉葡萄酒厂、北京同力制冷设备公司、宁夏玉泉葡萄公司共同创。
厂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的玉泉营地区,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1.3公顷,建筑面积1377m2,总资产5800万元,是目前宁夏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花园式专业化葡萄酒生产企业,年产优质葡萄酒10000吨。
优越的地理位置: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处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玉泉营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少雨,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远离喧嚣的工业区,绝无污染及病虫之患,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国内最佳酿酒葡萄生态区之一,公司在此拥有1.5万亩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在该地区最具代表性。
完美的产品质量:公司凭借得天独厚、品质卓越的原料、一流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科学的质量管理开发生产的“西夏王”牌系列葡萄酒,酒液色泽纯正,口感芳香雅致、醇和圆润,风格独特,具有典型性,绝无任何农药残留,是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指定用酒,并于1991年率先被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1996年获得了国家商品出口许可权。
于1998年西北首家通过的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西夏王”领衔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
如果说张裕、长城和王朝是区外葡萄酒大企业的典型代表,轩尼诗、保罗力加是洋酒品牌的代表,贺兰晴雪和御马酒庄是本土酒庄的代表,那么,西夏王就是本土葡萄酒行业的唯一大企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隶属于宁夏农垦集团的西夏王实业公司现已经拥有葡萄种植园10万亩,占全区葡萄园的1/3。
2010年,宁夏“10年百万亩葡萄产业规划”出台后,农垦也规划了用八到十年的时间,将葡萄种植园面积扩大到30万亩,届时,还会占到全区的1/3。
“这么大的葡萄产区,肯定有自己的代表企业。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代表品牌,肯定是我们
西夏王,这也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10月20日,在银川市玉泉营农场的葡萄园内,宁夏农垦集团西夏王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宏说。
目前,在银川市的各大超市,都可以看到西夏王的专柜。
据西夏王实业公司销售经理介绍,西夏王葡萄酒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四五千万,规模虽然无法和长城葡萄酒等企业相比,但在宁夏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王宏说,面对行业日趋激烈地竞争,西夏王从战略高度考虑品牌建设,成效已经初显。
“前几年,我们西夏王在全国葡萄酒市场上,品牌还排在第七位。
去年,上升了两位,排在第五位。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张裕、王朝和长城还牢牢占据前三甲的位置,垄断了全国70%的葡萄酒份额。
“第四位的是山东烟台的威龙葡萄酒,然后是我们,超越了甘肃和新疆的葡萄酒品牌。
”
贺兰山东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总面积195万亩,可利用面积150万亩,是宁夏发展葡萄产业不可复制的土地资源。
宁夏农垦有14个农场,有10个分布在这一区域,适宜葡萄生长的土地近50万亩,灌溉条件便利。
王宏说:“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土地优势,掌握了土地,也就垄断了原料。
”
据悉,宁夏农垦将规划兴建玉泉营工业园区7万吨、农垦工业园区5.7万吨、连湖3.5万吨、暖泉9万吨4个总计加工能力25.2万吨的葡萄酒发酵厂,加快玉泉营工业园区10万吨灌装厂扩建,建设10个总规模1万吨的特色酒堡。
宁夏农垦大手笔规划的气魄来源于市场的需求。
2011年,中国红酒消费高速增长,消费量第一次超过百万吨,但只有法国的1/10。
现今,中国人每年喝掉1000万吨白酒,4000万吨啤酒,但葡萄酒只有108万吨,葡萄酒发展潜力很大。
王宏说:“目前,葡萄酒代替白酒消费已经成为了潮流,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十年,葡萄酒消费年均增长率会保持在20%以上。
除了酒厂,我们还将发展玉泉营葡萄小镇,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法国、美国、意大利、南非、智利等不同风情的酒庄,让玉泉营成为葡萄酒文化的博览地。
”
与“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咫尺相望的宁夏西夏王葡萄产业(集团)公司,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重点企业之一的宁夏农垦企业集团公司,座落于西部唯一的国家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区“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核心区玉泉营农场,距宁夏首府银川市3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毗邻永黄、徐黄、广夏公路和109国道,包兰铁路横贯全场,农场电力、通讯、水利设施齐全。
主导产品有以葡萄为原料生产的系列葡萄酒,以枸杞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饮料产品,集团公司现拥有控股子公司4个、合作子公司5个,涵盖了基地种植,葡萄酒、饮料加工,贸易、宁夏特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等多个行业,是集种、加、贸、研、销及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化集团公司,是自治区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葡萄种植基地3.8万亩,其中核心区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种植2.5万亩优质葡萄,几乎囊括了世界名优鲜食和高档酿酒葡萄品种,玉泉葡萄产区地处宁夏最佳酿酒葡萄生态带核心区域,远离喧嚣的工业区,生态环境绝佳,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中国优质酿酒葡萄第一区”,中国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
集团公司葡萄酒厂成立于1984年,厂区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是宁夏最早的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花园式、专业化葡萄酒生产企业,目前已整合玉泉地区大小酿酒厂5家,拥有年加工能力2.2万吨。
凭借得天独厚、品质卓越的原料,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管理、科学的工艺及过硬的产品质量,使公司研制开发的“西夏王”牌系列葡萄酒酒色纯正、口感圆润、风格独特、具有原产地的典型性,并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
“西夏王” 牌干红葡萄酒在1991年荣获
首批“绿色食品”称号;1998年率先在中国西北同行业中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荣获法国巴黎名酒博览会金奖;2002年被国家评定为免检产品;婵联四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西夏王枸杞利口酒”1997年荣获国家食品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
集团子公司宁夏西夏王贸易公司,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营销网络已遍及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使有着鲜明区域典型性和西部神秘特色的“西夏王”牌葡萄酒,从名不见经传到畅销中国,远销国外,从百姓餐桌到钓鱼台国宾馆都深得消费者青睐,曾获得中国葡萄酒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前七位的佳绩,特别是在宁夏市场上连续多年保持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创造了销售市场上的奇迹,产区、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攀升。
集团投资的宁夏玉泉葡萄酿酒研究所是我区唯一的葡萄酿酒科研机构,由宁夏科技厅管理。
依托宁夏农学院、中国农大葡萄酒研究中心、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等科研机构,聘请多位中外专家、教授做为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为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求所用、不求所在的用人与不拘一格的项目组合方式,改善了科研工作环境,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方便。
研究所坚持科研为产业服务的宗旨,“生产一代、贮备一代、研发一代”。
跟踪国内外行业动态,指导基地、加工生产,检测、监管产品质量。
随着玉泉营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但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加速了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宏伟的万亩酿酒葡萄园,2000亩观光采摘园与3公里葡萄长廊、500亩荷花苑、玉泉岛遥相呼应。
使前来观光、休闲的人们,不仅享受了田园风光、感受了果香、酒香,还在参观先进的专业化酿酒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体验了酿酒的乐趣,神秘的西夏葡萄酒文化更使人们流连忘返。
为此,“玉泉葡萄大观园”已成为继宁夏农垦沙湖旅游区之后又一靓点,2004年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关于宁夏农垦葡萄产业“一定要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务求必成”的指示精神,宁夏农垦葡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到2014年,利用七年的时间,提升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成30万亩中国最大的以酿酒葡萄为主的优质葡萄基地;配套形成17万吨葡萄酒加工规模,成为中国本土最大的优质干红葡萄酒原产地供应商区域;将玉泉营农场建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功能较为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宁夏现代特色旅游城镇;创建以“伊斯兰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葡萄酒文化”为特色的和谐、富裕、靓丽的“中国葡萄酒都”,并达到5A级黄金旅游景区标准;争创“西夏王”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垦区葡萄产业综合实力跻身国内葡萄酒行业前十名。
实现年生产、销售西夏王葡萄酒17万吨,实现收入48.16亿元,年上缴税金6.35亿元,年实现利润总额20.45亿元;实现年接待旅游50万人次;解决就业3万人;带动项目区5万农工、农民脱贫致富,实现跻身国内同行业前五强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