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的护理PPT课件
病例讨论—
1例多发性大动 脉炎(头臂型) 病人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目录
疾病介绍 病史介绍 相关问题讨论 术后护理重点
编辑版ppt
2
疾病介绍编辑版ຫໍສະໝຸດ pt3疾病介绍多发性大动脉炎(TA):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 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呈多发性, 常发于年轻女性,以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的狭窄和 闭塞为主。俗称“无脉症”,又称“东方美女 病”。
文献:胡国勋,任小莉《下肢血压测量方法对比研究》山西医药杂志
2005年4月第34卷
编辑版ppt
18
2、术前的护理重点?--安全护理
护理措施: 1、入院予跌倒、坠床评分7分。 2、给予预防跌倒、坠床的宣教,告知病人勿单独活动。 3、遵医嘱要求家属陪护。 4、给予必要的活动指导。 5、如有病情加重,及时告知护士。
既往史:“剖腹产”手术史。
编辑版ppt
11
专科体检
双侧颈动脉搏动未及,双侧肱动脉、桡动脉搏动未及, 双上肢皮温略低,末梢循环一般。双侧股、腘、足背 动脉搏动可及,右侧强度尚可,左侧强度稍弱。双下 肢皮温皮色可,末梢循环可。四肢动脉压:双上肢测 不出,双踝部血压:左侧:114/63mmHg, 右侧:105/58mmHg。
2011年7月第30卷第4期 4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 疾病,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TA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病变血管壁全 层受累,以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表现为节段性 炎性肉芽肿,导致内膜、外膜纤维化及中膜变性。
编辑版ppt
5
分型:1.头臂型 2.胸腹主动脉型 3.肾动脉型 4.混合型 5.肺动脉型
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3)注意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声音嘶哑、进食呛咳、说话
费力等。
编辑版ppt
22
术后护理重点
3、抗凝治疗和出血观察
1)应在严格止血和引流通畅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血肿的发生。
文献:韩月红《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年11月11日第25卷第11期
编辑版ppt
12
实验室检查
免疫球蛋白:IgG 8.4g/L,IgA 2.66g/L,IgM 1.33g/L。 补体:C3 1.09g/L,C4 0.16g/L↓。 ANCA: 阴性。 ANA: 15.982U/ml↑。 DNA: 13.888IU/ml。 ESR: 5mm/h。 CRP: 6.3mg/L。 表明该病人的疾病状态处于静止、稳定状态。
编辑版ppt
19
术后护理重点?
编辑版ppt
20
1、病情观察:
术后护理重点
1)血压的监测。血压过高易脑出血和脑水肿,过低易
灌注不足。故下肢血压应控制在120-150/80-90mmHg。
2)观察上肢桡动脉搏动和皮肤温度,记录脉搏强弱、
频率、节律。每班触摸2次并记录。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协助做好肺部护理,避免
编辑版ppt
7
1990年美国风湿协会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以上6项中符合3项以上即可诊断。
编辑版ppt
8
疾病预后
编辑版ppt
9
病例介绍
编辑版ppt
10
基本资料
患者:徐冬梅 性别:女性,
年龄:37岁
籍贯:江苏兴化人
入院时间:2015年9月21日
主 诉:反复视物模糊半年余,加重伴头晕不适一月。
诊 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型)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文献 报道男女发病比例为:1:3.1~8.3,发病年龄多见 于40岁以内。头臂型是TA最常见的类型,我国文 献报道头臂型TA所占为比例在48.4%~54.5% 间,为TA最常见的类型。
数据来源:卢勇 郑月宏 《头臂型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心肺血管病杂志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分型
6
临床表现
1、脑缺血症状:可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至卒 中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记忆 力减退、视力减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 偏瘫或昏迷。 2、上肢缺血症状: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 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3、体征: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可出现搏动减弱或 消失(无脉征),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 二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
编辑版ppt
23
请各位老师指正!
编辑版ppt
24
谢谢!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13
影像学检查(CTA)
编辑版ppt
14
影像学检查(CTA)
编辑版ppt
15
治疗方案
腔内血管介入治疗? 颈动脉重建术?
编辑版ppt
16
相关问题讨论
1、下肢血压如何测量? 2、术前的护理重点?
编辑版ppt
17
1、下肢血压如何测量?
查文献: 1、部位:踝部 2、血压计:普通血压计 3、听诊部位:足背动脉搏动向踝部延伸处 4、测量方法:将袖带缠于踝部,下缘距内踝2~3cm, 听诊器置于足背动脉搏动处。 5、数据准确性: 排除肢体周径差异后,踝部动脉血 压仍较肱动脉血压高10mmHg左右。较腘动脉血压 准确。
早期用力咳嗽引起伤口破裂。
4)体温和心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编辑版ppt
21
术后护理重点
2、脑保护
1)注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术后患者易出
现脑过量灌注及脑水肿。严密观察瞳孔、神志、精神状
态及有无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及时根据医嘱应用脱
水剂。
2)控制脑血流。予床头摇高30︒的低坡卧位,严格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