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广东省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广东省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讲授:舒晓娟
1.1设计暴雨计算

1.1.1设计点雨量计算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编制了年最 大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3天点 暴雨均值、Cv等值线图,可取CS=3.5Cv,从 皮尔逊III型曲线Kp值表查取相应于设计频率 P%的Kp,按公式 H tp K p H t 算出Htp
1.1设计暴雨计算


其它历时的HtP面是采用暴雨公式Htp面=Sp×t1-np 进行计算。公式中的Sp、np是指相应频率P%面 雨量的暴雨力和暴雨递减指数,1- np、Sp的计 算公式如下: 当1h t 6h 时:
1 n p (1~6) 1gH6 p面 1gH1P面 1g 6 1g1 1g ( H 6 P面 / H1 p面 ) 1g 6
1.1设计暴雨计算

1.1.3设计暴雨过程的计算
广东省应用模糊聚类方法根据实测 降雨资料分析设计雨型,得到广东省分 区最大24小时设计雨型(暴雨时程分配) 表及广东省分区最大3天设计雨型(暴雨 时段分配)表。设计毛雨过程的计算就 可以将以上求得的各历时设计面雨量, 按照设计雨型进行分配得到。
1.2产流计算
1.1设计暴雨计算

1.1.2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 按本工程的集水面积F,在工程所在亚 区规定采用的设计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图 (即点面换算系数at~历时t~集水面积F关 系图)上查求历时t为1小时、6小时、24 小时、3天(即72小时)的点面换算系数at, 乘以相应历时的设计点雨量Htp,即可求得 相应历时的设计面雨量Htp面=Htp×at。
S p H1 p面
1.1设计暴雨计算Fra bibliotek当6h t 24 h 时:
1g H 24 P面 1g H 6 p面 1g 24 1g 6 1g ( H 24 p面 / H 6 p面 ) 1g (24 / 6) 1g ( H 24 P面 / H 6 p面 ) 1g 4
1 n p (6~ 24)
1.3汇流计算


1.3.1汇流参数m L 由工程集水区域特征参数 J 1/ 3 按工 程所在分区结合工程集水区域下垫面条 件从m~θ关系图上选定适当的m值。 1.3.2设计洪峰流量Qm计算
Qm 0.278 h

F

0.278L
1 m J 3 Qm 1 4
1.3汇流计算


1.3.3设计洪水过程线 1.3.3.1主洪峰过程线 在最大24小时设计净雨过程中最大τ时段净 雨hτ形成主洪峰过程线,概化为六点折腰多边 形。 1.3.3.2次洪峰过程线 hτ前和hτ后,最大三天设计净雨过程中除 最大24小时以外的其它二天,分别概化为洪水 2Wi 总量为Wi=1000hiF、峰值 Qmi 、底 (t ) 3600 宽为(t+τ)的三角形。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提供的 产流参数是按照“初损后损法”分析得 到的,而推求设计净雨过程是按照简化 的“平均损失率法”进行产流计算。从 广东省分区产流参数表中,按工程集水 面积选用相应的产流参数24h平均后损率 f 及3天平均损失率f3d,然后分别计算最大 24小时和最大3天除最大24小时以外二天 的设计净雨过程。
S
' P
H 6 P面 6
1 n

H 24 p面

当t<1h时:
1 p ( ~1) 6
p ( 6 ~ 24 )
241n p ( 6~ 24)
1 n
S p H1 p面
1 1 lg H1 p面 1gH P面 1g ( H1 p面 / H P面) 6 6 1 1g 6 1g1 1g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