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婺源县石城村 “U”型观光游憩河 段与特色聚落复合 景观水域类型
婺源县石城村
湖泊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瀑布 河流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生物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依托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 ……特色生物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村镇旅游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势必将产生大量资金消费,增 加村镇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 村镇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三农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村镇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
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发挥农业本身
具有但以前不被重视的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农村经济 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需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北京九渡河
北京市九渡河镇是中国和欧盟的乡村旅游试点镇,围绕特色做文章,依 托五色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进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北京旅游 市场消费。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杭州梅家坞
梅家坞是杭州主城区西部6公里的自然村落,共有居民500多户。近5公里 长的峡谷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环境清幽,茶乡风情浓郁。 梅家坞又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有龙井茶园约1500余亩,为开发 大众性品茶、购茶、感受茶文化、茶乡休闲提供了良好基础。杭州社会经济发 达,茶楼业规模庞大,无论杭州人还是外地游客都有到杭州进茶馆消费的习惯。 梅家坞作为杭州“中国茶都”形象的重要载体,直接享受到了文化消费带来的 收益。随着梅灵隧道、梅竺大道的开通,梅家坞已成为杭州市距城区中心最近、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最具原生态特征的乡村休闲区之一。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哈尼梯田
瑞丽姐告口岸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农业观光
手工业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民族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依托民族特色风情、文化习俗、 节庆……民族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吊脚楼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羌寨
蒙古摔跤
江苏周庄
在江南水乡众多古镇中,周庄
率先进行旅游开发,在不断开发的
同时,周庄旅游迅速发展,1989年 接待游客仅5.5万人次,1995年就 达到40万人次,从1995年起,连续 六年游客年增长量保持在20%左右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2006年接待中外游客人次达到 304万,实现历史性突破。2008年 ,周庄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0多万 人次,十一黄金周周庄旅游单日售 出门票达到33500多张,创历史最 高纪录,当年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达
五朵金花之江家菜地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五朵金花之东篱菊园:以工坊为平台,将农民的一些民房改造成工坊,吸引聚集 民间艺人,集中展示、传播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
三、科学利用特色景观资源,合理推进村镇规划 建设
规划建设要找准优势,发挥特色。实现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 发展,首先要找准特色生态与文化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 化积淀、民俗风情、环境特色、田园风光等人文优势和自然条件 优势,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整合包装和提升,大力营造独具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的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
各种生产要素合理地向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集聚;促进城乡统
筹协调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引
言
举办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研讨班,主要是为了贯 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决定的精神,共
同学习研讨,更好地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特色景观资源,对它们进行有效保
护和合理开发,推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进
程,以此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 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介绍内容
1.2亿元。
周庄
2、特色景观村镇旅游带动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六大
要素涵盖面宽,内涵丰富。其产业系统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和旅游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建设体系, 生产关系涉及面广,生产力关联带动作用很强。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村镇旅游发展,游览过程相应伴生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 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的多种消费需求。旅游村镇内民 俗接待、特色餐饮、工艺商品等产业将随之得到发展,使以旅游
地文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依托山峰、洞穴、丹霞、石林、 沙漠、化石遗迹……特色地文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石林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峡谷
沙漠
洞穴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水域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依托风景河段、湖泊、瀑布、温泉 ……特色水域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二、充分利用特色景观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科学利用特色景观资源,合理推进村镇规划建设 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的申报和考核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是指具有良好的可观赏性、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空间组合和保存度等资源禀赋,具有特色价值显著
特色人文景观资源保护
周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打出“中国
第一水乡”的旅游品牌以来,经历了“ 十年保护和“十年发展”,从2006年起 周庄进入“十年提升”阶段,全面启动 了“国际周庄”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 发展迅猛,从一个江南落后的古镇变成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南古镇。
成都三圣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充分利用大城市的地缘优势,以及传统的花卉种植历史,
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一体化,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
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五朵金花之花乡农居 ——红砂村
“五朵金花”景区规划按照城市建设标准,进行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光纤电 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道路、通讯、互联网、光纤和天然气等 的户户通;搭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平台,建成的绿地成为市民休闲的开放 式公园,在创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地文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水域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生物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气候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2)特色人文景观旅游村镇
非物质文化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特色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产业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民族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1)特色自然景观旅游村镇
4、特色景观旅游镇(村)建设有利于拉动我国旅游
内需,促进消费
应对经济严冬,旅游业有望成为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并
成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的战略产业和优先突破口。目前,中
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迫切需要培育旅游这样的新消费热点,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突破口。 处于大都市环城游憩带上的特色景观旅游镇(村)的建设 发展,对于经济危机时期拉动我国旅游市场消费、拉动旅游内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地方个性特色,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人文大环境。旅游村镇
的规划建设,要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尊重小城镇和村 落现有格局、尊重普通旅游者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长远利益。
城镇性质定品味,城镇规模定尺度 历史文化见渊源,自然环境营风格
1、积极保护特色景观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建设
打造丰富多样的特色景观村镇 打造丰富多样的特色景观村镇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我省小城镇建设和特色风貌营造 我省小城镇建设和特色风貌塑造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引
言
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丰富
秋
冬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2)特色人文景观旅游村镇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村镇:依托各类历史事件、民俗文化 、影视文化、红色文化……特色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 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泸沽湖
北京宋庄
舞龙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唱大戏
安塞腰鼓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的科研教育意义、休闲游憩意义、地方特色意义和 文化传承意义,具有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号召力、 产品特色力和市场适游力的旅游资源的镇和村。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2、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类型
分为特色自然景观旅游村镇、特色人文景观旅游村镇 两大类。
(1)特色自然景观旅游村镇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蒙古包
泼水节
二、充分利用特色景观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
1、特色景观村镇旅游对村镇经济的直接推力
村镇旅游的发展,游活动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直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接推动力。
安徽西递
1986年,西递提出了利用自己独 特的徽文化景观发展旅游的设想。 1987年,全村经济收入31.6万元,其 中旅游收入2000元,占当年全村总收 入的0.6%。1993年,西递当年的旅游 门票收入超过47万元,首次超过农副 业的总产值。到1998年,西递的门票 收入就已经达到了293万元。到2007 年,旅游门票收入超过2000万元。 我省小城镇建设与特色风貌塑造 0.2元、0.5元、2元、4元、8元 、12元、20元、25元、38元、55元、 80元,西递的门票20年变了11次。西 递的旅游收入就如同门票的数字一样 在20多年的时间里呈几何数字增长, 一张张不同面值的门票也成了西递村 旅游发展史的最好见证。 西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