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106Q0
学时:30学分:1.5
适用对象:非师范教育本科生
先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
考核要求:考查(其中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60%,到课情况及课堂讨论、答问等占总成绩的4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邹立君、唐玉凤编著,《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技能》,湖南学科技术出版社,2005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非师范本科生的拓展知识性质的全校性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比较系统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科学性知识与体验,使学生掌握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理论,初步形成现代教育教学设计与组织的观念及其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学习任务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与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技能的选择、课堂教学组织以及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八个
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知识;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设计与组织观念;初步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技能。
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做到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引导学生结合当前教学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第1章第1节教学设计概述 2
第1章第2节教学系统与方法和教学传播理论 2
第1章第3节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 2
第2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2
第3章学习任务分析 2
第4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与教案设计 2
第5章第1节教学方法的概念和讲授法 2
第5章第2节讨论法、四阶段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2
第6章第1节教学技能概述、学生分析技能、教材分析与处理技能 2
第6章第2节导课和结课技能 2
第6章第3节课堂提问和体态语运用技能 2
第6章第4节课堂演示和板书技能 2
第7章课堂教学组织 2
第8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2
课程考核 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
1、教学中贯彻启发教学思想,使用和设计问题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练习与案例分析等方式。
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
主。
2、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中公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
同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结合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
3、改善教学环节,适当安排自学和课堂讨论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学设计基础理论
1、基本内容
(1)教学设计的概念。
(2)教学设计的特点。
(3)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能识记教学设计的概念、学习的概念和教学设计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理解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能区别三类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教学设计概念。
(2)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4、教学建议
(1)首先提供不同学派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分析各自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
(2)通过对教学设计内涵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设计的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亲历的教学实践,理解教学设计的教学系统与方法,以及教学传播过程理论的理解。
(4)列举一些学生熟知的现象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概念。
(5)在介绍两个典型的学习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据此分析出有效学习的条件。
(6)结合案例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三类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7)引导学生通过对两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归纳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1、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的含义、功能。
(2)教学目标的定位与陈述。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能识记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理解教学目标定位,应用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描述一特定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的定位。
(2)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4、教学建议
(1)首先阐明教学目标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结合案例重点介绍教学目标行为观的陈述方法和内外结合的陈述方法。
(3)结合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教学目标陈述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学习任务分析
1、基本内容
(1)任务分析的起源和含义。
(2)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识记任务分析的含义、任务分析的步骤,掌握任务分析的方法,应用任务分析方法对某一特定教学任务进行分析。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任务分析的含义
(2)任务分析的方法。
4、教学建议
(1)结合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分析的步骤。
(2)适当采取课堂练习或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任务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与教案设计
1、基本内容
(1)历史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2)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型、课堂教学基本事件和教学步骤。
(4)教案的编制。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识记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步骤,掌握教案的结构,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一特定教学任务的教案进行设计。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教学步骤。
(2)教案编制。
4、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归纳出课堂教学的基本事件和基本步骤。
(2)结合案例讲解教案的结构、编制的方法。
第五章教学方法及其选择
1、基本内容
(1)教学方法的概念。
(2)讲授法、讨论法、四阶段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
(3)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识记教学方法的内涵,明确各种教学方法实施程序、适应范围、应用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明确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能应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四种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适应范围、应用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2)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
4、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亲历的教学,采取讨论的方法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把握。
第六章课堂教学技能
1、基本内容
(1)教学技能的概念。
(2)教学对象的分析。
(3)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4)课堂教学实施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识记教学技能的含义、教学对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教材分析的内容和处理方法;掌握六种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一特定教学任务的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教学技能概念。
(2)课堂教学实施技能。
4、教学建议
(1)应结合学生实际,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2)可采用“作业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一特定教学任务的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
第七章课堂教学组织
1、基本内容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2)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3)课堂教学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识记教学组织的概念和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能结合实际
分析课堂教学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能应用所学知识提出课堂问题行为有效控制的策略。
3、教学难点和重点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2)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有效控制的策略。
4、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讨论课堂教学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课堂问题行为有效控制的策略。
第八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1、基本内容
(1)测题形式。
(2)测验试题的编制。
(3)试题与考试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识记几种测题形式,应用测验试题编制技术编制测试题。
3、教学难点和重点
测验试题的编制。
4、教学建议
(1)结合案例进行测题形式、测验试题编制技术的讲解。
(2)适当采取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测验试题编制技术的掌握。
课程负责人:邹立君
审核人:
分管教学院长:
2007年 1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