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合肥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合肥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的“书”和《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律诗有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风筝》都是周树人的作品。

D.《白杨礼赞》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北方抗日军民。

2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B.2020年,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考量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30项。

C.中西比较诗学属于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它着眼于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共同规律和独特特点。

D.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由于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的结果。

3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A.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蟋蟀、萤火虫等昆虫。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

C.《昆虫记》中写的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位江苏籍院士——刘永坦、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种树,靠一己之力,将不毛之地变成富饶的田园。

D.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二、字词书写6 .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圣人师万物三、现代文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初冬月陈国华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

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的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

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不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

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

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

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

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回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⑤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

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光而灵魂安宁。

⑦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

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磋砣。

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楼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注释]旖旎:娇柔的意思。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磋砣:光阴白白地过去的意思。

7 . 给加横线字注音。

凝神(__________)一缕(__________)8 . 请根据上下文,体会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山坡西南出口的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

9 . 给第④段省略号处补写一个结构相同,衔接的句子。

听到低回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_____10 . 第⑤段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请任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11 . 选文运用多种手法极力铺陈初冬月的美景,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②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

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

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

此木名叫香木。

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

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

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

青年颇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

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拟的长处。

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④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如此”。

⑤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⑥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

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停止。

⑦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

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

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

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

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⑧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

朋友,接纳自己吧!1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 . 文章第②段为什么引述佛经里的故事?14 . 文章第③段“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中的“禀赋”指;“奇珍”比喻15 . 全文论证结构严密请说出⑤⑥⑦段有怎样的作用?16 . 请在第④段横线处,再补写出两句,以增加文章的气势。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骆驼同样具有魅力;你是,;你是,。

四、句子默写17 . (1)日中不至,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观沧海》中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八大山人传(节选)陈鼎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

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②、鲁公③,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

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④无画家町畦。

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

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

贫士或市人屠沽⑤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

醉后墨渖⑥淋漓,亦不甚爱惜。

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⑦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

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

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

”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注释)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八大山人为明朝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所以说是宁藩宗室。

②大令:王献之。

③鲁公:颜真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