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及利息
6
货币银行学
4、信用的发展
1)实物借贷
A.含义 指以实物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 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
B.存在条件 商品货币关系还不普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
C.局限性 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偿还时有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并易产生矛盾
自然经济(小生产的广泛存在,盛行于前资本主义时期,在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
13
货币银行学
4、历史作用
1)积极——加速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产生的两个前提(两个积累):财富(资本);贫困(雇佣 工人),高利贷正好能够促进和加快这两个积累 的完成。
8
货币银行学
二、信用的产生
1、信用的产生、发展同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信用是在商 品货币关系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私有制
私有制→贫富不均→商品和货币余缺→信用
3、信用的产生:流通过程中的赊销行为(延期支付)
9
货币银行学
三、信用和货币的关系
1、货币借贷日益成为借贷的主要形式 2、信用活动和货币运动相统一
4
货币银行学
3、特征
1) 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信 用关系结束时,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统一在原信用提供者手中。
2)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信用关系一旦 建立,债务人将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债权人将拥有按期收回本 息的权利,并且利息的多少与本金额大小及信用期限的长短紧密相关, 一般来讲,本金越大,信用期限越长,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2)消极——高利贷信用使生产力逐步走向衰退
压榨、剥削残酷,对生产具寄生性和破坏性。
14
货币银行学
(二)资本主义信用(表现为借贷资本运动)
1、借贷资本 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生息资 本的一种形式
2、借贷资本产生原因 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部门产生暂时闲置的资金。(可能) 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部门又临时急需补充资金。(必要)
7
货币银行学
2)货币借贷(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A.含义 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贷给借者, 借者到期用货币归还本金,并用货币支付利息。
B.优越性(同实物借贷相比) ✓ 更能灵活地适应借贷双方的要求,克服实物借贷条件下,借贷双 方对于对方的严格的条件限制,扩大了借贷的范围和数量。 ✓ 采用货币借贷,用货币计算债权债务也很简便
16
货币银行学
(一)商业信用
1、含义
工商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或预付 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或者说是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 信用。(发生在商品买卖中)
[理解]: A. 企业向企业提供的信用,与商品销售相联系的信用 B. 以商品的形式提供,并且发生在企业之间 C. 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信用扩张——货币供给增加 信用收缩——货币供给减少 3、信用与货币相互渗透结合形成金融范畴
10
货币银行学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一、高利贷信用和资本主义信用 二、现代信用形式
11
货币银行学
一、高利贷信用和资本主义信用 (一)高利贷信用
[原理]:生产方式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信用方式
1、含义 通过贷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商业信用的供求受经济景气状态的影响
19
货币银行学
4、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有条件的借贷行为:还本、付息 2)借贷必须支付利息:
借入者——有利息承诺可借 贷出者——为获取利息而借 3)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商品买卖——买卖同时完成(买付货币,卖让渡商品) 借贷没有立即取得货币——让渡的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
权,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
3
货币银行学
2、信用三要素
债权、债务 时间间隔 信用工具
5
货币银行学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 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如果相互不信任或出现信任危机,信用关系 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或成本 最小化的结果。不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实物) 借出,都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实物)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 的浪费;债务人借人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 免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生产中断。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及利息
主要内容: 信用的概念和特征 现代信用形式 利息的概念 利息的计算 利率的种类 利率的影响因素
1
货币银行学
一、信用概述
第一节 信用关系
1、含义 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本金和付息为条件
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
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商品和货币
2、特点
1)利息率高 2)非生产性
从高利贷资本的来源看,它不是社会再生产中暂时闲置的资本, 而是在社会再生产以外,掠夺和剥削来的一部分财富。
12
货币银行学
3)保守性
高利贷虽成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因素,但它同时又极力保 护旧的生产方式,从而维护高利贷生存的社会基础。
3、存在的经济条件(基础)
3、借贷资本的特点 1)作为商品的资本(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带来剩余价值和利润,
人们使用它必须支付利息(价格) 2)所有权资本(贷出的是使用权,所有权不变,所以要收取利息) 3)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二重支出、二重回流)
15
货币银行学
二、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17
货币银行学
2、形式 1)赊销(既是买卖行为,又是信用,是商业信用的
典型形式) 2)预付(预付定金、委托代销等)
18
货币银行学
3、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商业信用是厂商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业资本
商业信用提供的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的 商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