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7月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说明:本环评报告书简本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文本以环评审批部门的公示材料为准。
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简称“甬金铁路”)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客货运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最高速度160km/h。
建设期: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总工期为48个月。
1.1.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预留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2800m;5、限制坡度:6‰;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9、牵引质量:4000吨;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1、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
1.1.3 建设项目地点工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绍兴市、宁波市区境内。
金华至宁波铁路位于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线路西起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市,途经金华市所辖义乌市和东阳市、绍兴市所辖嵊州市和新昌县、宁波市所辖奉化市,向东延伸至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宁波市。
线路西连金华(义乌)地区,与沪昆铁路、杭长客专、黄金铁路衔接;中间在嵊州站与规划的杭绍台城际交叉;东接宁波枢纽,与甬台温铁路,宁波北环线,宁波港口北仑支线和镇海支线,规划的甬舟铁路和穿山港支线衔接。
金甬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其中金华市境内60.051km,绍兴市境内63.147km,宁波市境内62.15km。
具体线路走向见“附图1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地理位置图、附图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线路走向示意图”。
图1.1-1 工程线路地理位置图图1.1-2 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51.1.4 功能定位甬金铁路东起宁波枢纽,与沿海通道、杭甬通道相连,西与沪昆通道相通,形成了宁波地区及宁波-舟山港至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路网上填补了浙东南片区的空白,缩短了宁波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距离,进一步完善浙东地区铁路网布局,增强浙东南片区路网的机动灵活性,为沿海战略要地提供便捷、快速、大能力的运输通道。
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网抗灾害的能力,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宁波、舟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长三角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重要的“桥头堡”,是我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前沿阵地。
宁波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000多亿美元,宁波舟山港是我国目前第一大港,与世界主要港口之间互通、互联。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可与东南亚、欧洲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金甬舟铁路的建设,打通了宁波舟山与内陆腹地联系的便捷通道,并通过沪昆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欧亚大陆桥通道等“陆路的丝绸之路”沟通中东和欧洲国家。
更加方便宁波舟山乃至全省产能过剩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同时也方便内陆腹地外贸物资通过宁波舟山港、经海上丝绸之路通向世界各国,因此,建设金甬铁路是宁波舟山以及全省更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这对进一步提升宁波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1.5 建设必要性甬金铁路的建设是加快宁波、舟山融入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宁波-舟山港拓展中西部内陆腹地、缩短内陆腹地出海通道时空距离的需要;是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强舟山新区、宁波都市圈与浙中城镇群联系,推进沿线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扩大宁波经济区开发、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需要;同时是区域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绿色交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2.1 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范围①甬金铁路正线工程甬金铁路新建双线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按左线统计,下同),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正线桥隧比为80.83%。
设车站10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新建车站6个,远期预留车站1个。
沿线新建直供牵引变电所3座、直供分区所4座、开闭所1座,改造既有牵引变电所3座。
设东阳、新昌、云龙综合维修车间。
②东孝(含)至义乌(不含)既有线改造工程东孝站东端咽喉增设渡线1条;为满足沪昆客运专线跨线动车组下线运行,既有沪昆铁路义乌至东孝段按增设CTCS-2级列控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
该区域车流情况:浙赣线现状:客车63对/日,货车50对/日;杭长客专现状:103对/日。
甬金铁路义乌接轨后,利用既有浙赣线东孝至义乌段,浙赣线车流变化为:货车增加4对/日,普速客车不变,开行动车组3对/日。
③金华东站扩能改造工程金华东站新建峰前到达场,设到达线8条(含推峰线2条)。
调车场向南侧扩建,既有上行到发场维持既有,调车场规模按22条布置,调车场新增加2股道;将沪昆下行正线向外拨移(改线长度2.11km)。
④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改造工程宁波东客车技术整备所存6、存7改为客车整备线,将存1~存3改为客车停留线,存4、5作为客车车底停留线。
⑤北仑港站增设车辆装卸检修所工程在北仑港增设装卸检修所一处,办理货车装前卸后的安全检查并宣传爱车。
装卸检修所规模为6人/班,四班制,总定员24人。
北仑港站车辆装卸检修房屋设于货物装卸线(货物装卸站台旁),建筑面积约100m2,设料具间、钳工间、值班室、更衣休息间。
⑥新建宁波动车所在邱隘设宁波动车运用所(简称宁波动车所),近/远期规模为存车线24/40条,检查库线6/10条。
动车所走行线长5.6km。
(2)设计年度初期2025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3)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表1.2-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1.2.2 主要工程项目及规模(1)线路工程金华至宁波新建铁路起自沪昆铁路义乌站,终至甬台温铁路云龙站。
金甬铁路自义乌站引出,利用既有沪昆线东行3.6km,于既有沪昆线K305+300处设鹤田线路所,新建线路起自沪昆线新建鹤田线路所(左线即上行线接入鹤田线路所,右线即下行线接入义乌站),上跨沪昆线,下穿杭长客专,在东阳城区东北侧设东阳站,在嵊州市长乐镇南侧设南山湖站,在嵊州、新昌城区结合部新昌江西侧设嵊州站,在新昌县黄泽江东岸设新昌站,在奉化市溪口镇班溪设溪口站,在方门村南侧上跨甬台温铁路、沈海高速公路及S214,至奉化站对侧并站,再沿甬温铁路接入云龙站。
鹤田线路所至云龙新建正线建筑长度185.349km,新建桥梁56座-55.187km (按左线统计,下同),隧道47座-94.637km,路基35.525km,正线桥隧比为80.83%,其中金华市境内长度60.051km,绍兴市境内长度63.147km,宁波市境内长度62.15km;另有义乌接轨右线绕行段长9.505km,云龙接轨右线绕行段8.894km。
(2)站场工程①全线车站概况金甬线义乌至云龙段设义乌、苏溪、东阳、南山湖、嵊州、新昌、溪口、奉化、云龙等车站9个,其中既有车站3个(义乌、云龙、奉化)。
②车站性质及规模全线车站的性质及股道数量见下表。
表1.2-2 车站性质及股道数量表(3)轨道工程正线轨道采用重型轨道结构、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长度大于1km以上的隧道及隧道群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4)路基工程全线正线路基长度35.4685km,义乌右绕行线1.5471km,云龙右绕行线1.794km,正线路基占全线正线总长19.14%。
其中:一般路堤长度19.18km,占全线路基总长46.92%;软土、松软土路基长度9.68km,占全线路基总长24.26%;软质岩路堑长度4.0km,占全线路基总长10.02%;硬质岩路堑长度7.05km,占全线路基总长17.67%。
其中无砟轨道路基长度0.39km,占全线路基总长0.977%。
宁波动车所动走线路基为软土、松软土路基,长1.335km,占动走线全长23.84%。
金华东站个别路基工点设计类型主要有:边坡防护路基、水塘路堤和整体道床地基加固路基等。
(5)桥涵工程洪水频率:桥梁1/100;涵洞1/100;技术复杂、修复困难的特大桥采用1/300检算。
①贯通方案正线线路全长185.349km,共有大中桥55座—55187.03延米,占线路长度的29.77%。
其中特大桥26座—47924.37延米,大桥26座—6971.85延米,中桥3座—290.81延米。
共有框架小桥32座—498.4纵延米-16858.9顶面平方米,涵洞171座—3297.1横延米,公路桥5座—545纵延米-6540桥面平方米。
②动车走行线特大桥1座-4264.99延米,中桥12座-523.65延米。
③金华东站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框架中桥2座1560顶面平方米,新建框架涵17座477横延米。
(6)隧道工程①隧道分布贯通方案新建左线隧道共47座(包括1座单线隧道)、新建右线单线隧道共2座,左线总长为94637.85 延米,在义乌至云龙段新建线路中隧线比51.06%。
全线包括双线隧道46座-90286.85延米;单线隧道3座-9176延米,其中左线单线隧道1座-4351m,右线单线隧道2座-4825m。
大于10km以上的隧道共2座-25133延米。
千石岩隧道(14729m)是本线最长的隧道。
(7)电气化①牵引网供电方式正线和动车所走行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站线、存车线和库线等采用直接供电方式。
②牵引变电所项目牵引变电所新建3座,利用2座,扩容1座,外接电源均为220kV。
牵引变压器采用220 kV三相V/v结线变压器。
新建东阳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20)MVA;新建嵊州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6)MVA;新建溪口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为2×(16+12.5)MVA;既有奉化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由2×(20+20)MVA增容为2×(31.5+31.5)MVA;既有义乌和规划宝幢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