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秾芳诗帖》,绢本墨笔,纵27.2 厘米,横263.8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
学习要点但及是目五标代文人仍然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 (书1)了解性不书同写文活化动遗中址解陶放器纹出饰来的,特书点法,艺以术及特陶性器的被产进一步强调。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 法 生在王美献术之史的上书的法重艺要术地位具;有领绝会对原的始典先范民意经义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宋式代之是间的中依国存书关法系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 (术2)了解米史芾前和绘蔡画襄的四产大生家、形。式四及家特之点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但宋代重 (3)掌握要新书石法器家时不代同雕程塑度的造地型受特到点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
《五马图》中“照夜白” (局部)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清明上河图》
《骷髅幻戏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写生蛱蝶图》,纵27.2 厘米,横100.6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纵28.7 厘米,横335.5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五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琉璃堂人物图》,绢本设色, 纵31.3 厘米,横126.2 厘米,美国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五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定窑早期刻花白瓷龙 首净瓶
龙泉窑青瓷双耳瓶
学习要点及目标
(工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艺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美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蜀素帖》,绢本墨迹,行书,纵29.7 厘 米,横284.3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书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法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居研帖》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听琴图》(局部),绢本设色,纵147.2 厘米, 横51.3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芙蓉锦鸡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得更为成熟,皇帝、贵族、 文人士大夫及富户商人都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此时名家 学(宋习1)要了点解及不辈目同标出文,化遗风址格陶多器纹样饰,的画特点家,继以续及陶重器视的深产 入观察、体验自然景物, 代 生在美技术巧史上上的有重了要巨地位大;创领造会原。始北先宋民经初济以生李活 成、范宽最为著名,与 绘 与艺术董形源式合之间称的“依北存关宋系三。家”,中后期的山水名家代表则为郭熙; ((画23) )了掌解握史新南前石宋绘器山画时的代水产雕画生塑家、的形造以式型李及特、特点点。。 刘、马、夏四家为代表。
《溪山清远图》(局部)
《长江万里图》(局部)
《六柿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五马图》,珂罗版,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四季山水图》,春景
《万壑松风图》
《踏歌图》
学(宋习1)要了点解及不目同标文《化寒遗江址独陶钓器图纹》饰的特点,以《及孔陶子器像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的影响。
04
four
雕塑艺术
学习要点及目标
(雕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塑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部分)
宋代的雕塑家创造了许多动人的形象,并且创造了9.5 厘
学习要点米及,目台标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法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松风阁》,墨迹纸本,纵32.8 厘米,横219.2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美术史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01 one 02 two 03 three 04 four 05 five
五代绘画 宋代绘画 书法艺术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学习要点及目标
学习要点(及1目)标掌握五代人物画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1)了(解不2)同掌文握化遗两址宋陶山器水纹画饰家的、特人点物,以画及家陶、器风的俗产画家、花鸟画家的代表作品及其在美术
03 three 书 法 艺 术
学习要点及目标
(书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法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韭花帖》,罗振玉藏本,见《百爵 斋藏名人法书》
艺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02 two 宋 代 绘 画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采薇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双喜图》,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雪竹图》(局部)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 纵41.5 厘米,横70 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61 窟的地图《五台山图》 (局部)
从晚唐到五代,虽然战乱频仍,军阀割据,但并未影响绘画艺术的发展。在
一些封建的割据小朝廷中,绘画艺术甚至得到了君主特殊的爱护与扶持,各种题 材形式的绘画都没有放慢它们前进的步伐。五代绘画在60 年间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五代绘习1)要了生与点解在艺发家艺及不美术展的术目同术形了活作标文史式唐跃为化上之代是一遗的 间艺突种址重的术 出 技陶要依世 现 艺器地存纹位关俗 象 ,饰;系的 , 传的领。倾 反 承特会向映 有点原,了 迹,始在具 可以先艺有 寻及民术一 :陶经器济技定 竞的生巧社争产活和会、样基父式础子方的相面绘传为画、绘艺有画术固扩的定大发的了达专领。长域五、。代商画的品院绘化画画。 (画2)了解五史代前西绘蜀画的的人产物生画、形科式,及大特致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宫廷帝王的“写真”及描 (3)掌握绘新宫石廷器日时常代生雕活塑的的造画型作特,点另。一类则是寺庙中的道释壁画。人物画方面突出的现象 是肖像画的普遍化,主要成就是除了反映贵族日常生活环境,更深入到表现他们 的精神状态,于是形象刻画达到进一步精确。有情节的绘画,构图丰富而集中表 达了主题。代表画家有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卫贤等。
生史在美上术的史重上要的地重位要,地理位解;领宋会代原经始济先的民发经展济对生风活 俗画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与(艺术3)形了式解之两间的宋依时存期关著系名。的书法家、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了(解史4)前了绘解画的五产代生两、宋形时式期及的特雕点塑。艺术主要体现在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刻,以及具有民 (3)掌间握新生石活器特时色代的雕陶塑俑的和造型木特俑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寒林平野图》, 纵120 厘米,横 70.2 厘米
《溪山行旅图》
《早春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匡庐图》,绢本 水墨,纵185.8 厘 米,横106.8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山行旅图》,绢本 水墨,立轴,纵144.4 厘米,横56.8 厘米,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绢本设色, 纵50 厘米,横141.4 厘 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