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一)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一)

• 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表现江南的秀 丽风光,意境平淡天真。
主要画家和作品 • 荆浩 《匡庐图》 关仝 《关山行旅图》 • 董源 《潇湘图》 巨然 《万壑松风图》
匡 庐 图
关 山 行 旅









潇湘图 (局部) 五代 董源
潇湘图 (局部) 五代 董源
(三)花鸟画
• 出现以黄筌与徐熙为代表的两种不同风格。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徐黄异体
• (一)人物画
风俗画与历史故事画发达,道释画衰落;人 物内心刻画深化;除传统工笔重彩外出现 了轻墨淡毫的白描和水墨大写意简笔描。
主要画家和作品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李嵩 《货郎图》
李公麟 《五马图》 梁楷 武宗元
五马图(一) 宋 李公麟
泼 墨 仙 人 图 宋 梁 楷
秋庭婴戏图 宋 苏汉臣
货郎图 宋 李嵩
思考题 1、简述五代山水四家 2、徐黄异体 3、简述李公麟及白描人物画
主要画家和作品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徐熙 《雪竹图》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筌
• 徐黄异体:徐黄异体形容五代时期西蜀花 鸟画画家黄筌、徐熙的不同风格。因为生 活环境不同,思想情怀不同,笔墨技巧不 同,形成了面貌迥异的风格,黄筌画法多 采用双钩填彩,线条细腻,色彩柔丽,具 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被称为“黄家富 贵”。而徐熙不拘泥于精勾细描,野趣盎 然,被称为“徐熙野逸”。
五代绘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
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做了 准备,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 两地的统治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 院,绘画上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 中,西蜀更多的继承了唐代中原绘画传 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面颇有建树。 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水、花鸟 画领域颇有创新。
三、登峰造极的宋代绘画
二、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一)人物画 延续唐代的传统,以描绘贵族生活题材多。 主要画家和作品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重 屏 会 棋 图 五 代 周 文 矩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二)山水画
• 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表现北方的崇 山峻岭,气势宏伟壮观。
五马图(二)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三) 宋 李公麟
五马图(四) 宋 李公麟
五马图(五) 宋 李公麟
李公麟及其白描绘画
• 李公麟能诗善文,绘画技巧全面扎实,人 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都很精通。 个人创作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 彩色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 白描。其《五马图》以其遒劲秀雅而富有 表现力的线描,表现五马毛色状貌的各不 相同,或静止,或徐行,骨骼健朗,神完 气足,五个牵马人的民族特色也真实传神, 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
五代两宋时期美术(一)
绘画
一、概述
1,宫廷对于绘画的爱好和重视,促进宫廷画院的开办和兴盛。 2,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鼎足发展。 3,文人士大夫绘画及其理论的兴起,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
诗、书渗入绘画。 4,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兴盛。 5,对“真”的致力与“形似”能力的提高,宋画成为写实性绘画
成熟代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