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动物》教案〔合集20篇〕篇1:《找动物》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找食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对点数的兴趣和爱好2、引导幼儿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才能。
活动准备:多种玩具充当饼干重点难点:对掉下的饼干不多数。
活动地点:活动室活动形式:集体活动活动过程:1、幼儿扮演小动物,小动物饿了,需要找食物吃。
2、小动物去找好心的婆婆要吃的,好心的婆婆有要求,每个小动物一次只可以拿5块饼干,幼儿到婆婆那里取饼干。
3、小动物还是很饿,又去找糕点店的阿姨寻找吃的。
阿姨也有要求,每个小动物一次只可以拿6块糕点。
4、小动物没有吃饱,又去超市买了每人7个草莓,他们吃得好开心啊。
5、小动物吃完了,感觉特别快乐,一起出去到草地上玩捉迷藏。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才能。
篇2:《找动物》教案活动目的: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小猫、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鸭子的头饰假设干个。
2、小鱼、骨头、小草、萝卜,虫子的图案假设干个。
活动过程:1、老师出示动物头饰,带着幼儿学做动物的样子。
我是小花猫,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老师带着幼儿跑一跑,跳一跳〕2、老师引导幼儿帮小动物找食物。
小动物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帮小动物找东西吃好吗?小花猫要找什么食物呢?小狗呢……3、边找食物边念儿歌:小花猫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头汪汪汪。
小鸭子嘎嘎嘎,吃到小虫嘎嘎嘎。
小绵羊咩咩咩,来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萝卜跳跳跳。
4、老师给幼儿带上头饰,让小朋友们扮演小动物找食物。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找食物。
5、活动反复进展,进一步稳固幼儿对动物找食物的理解。
6、老师鼓励幼儿找对了食物。
老师小结:谢谢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找到了食物,你们真棒!活动反思:《小动物找动物》是一节小班的语言课,整个集体活动贯穿了一个故事情节,合适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同时,在各个环节引导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激发孩子的已有经历,让孩子学会发散思维。
篇3:《找动物》教案教案目的:1、让小朋友理解数字在自己生活中的使用,并培养对数字的兴趣。
2、让小朋友可以使用数字7以内的数量。
教案准备:使用玩具当做活动中的饼干。
教案难点:要注意掉下来的饼干不需要很多。
教案施行地点:在活动室教案形式:属于集体活动教案流程:1、把小朋友扮成不同的小动物,这个时候小动物饿了,需要去寻找食物。
2、小动物找到了好心的奶奶,根据奶奶的要求,每个人只能拿5个食物;不够吃,小动物又去了糕点阿姨的哪里,糕点阿姨要求每个小动物只能拿6个糕点;小动物这个时候还是很饿,每个人又去超市买了7个樱桃,他们坐在一起开心的吃了起来。
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在旁边时刻的引导小朋友数字7以内的使用。
教案拓展:等到小朋友可以纯熟的使用数字7以内的数字时,可以适当的把8以内的数字,按照活动的流程再次展示给小朋友。
篇4:《找动物》教案目的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准备小花猫、小鸡、小鸭子、小黄狗头饰假设干。
小鱼、虫子、小虾、骨头卡片假设干放在场地周围。
玩法1.出示小动物头饰,老师与幼儿分别选一种戴上,并说:我是小花猫、我是小鸭子……老师带着幼儿跑一跑、跳一跳。
2.老师对幼儿说:小动物的肚子饿了,咱们找东西吃好吗?小花猫想想你要找什么吃呢?小狗你呢?……3.老师带着幼儿边说儿歌边找食物,问问幼儿找的是什么,找到后做吃的动作,鼓励幼儿找得越多越棒。
游戏反复进展。
4.游戏后将儿歌录音放入活动区,方便幼儿学儿歌。
附儿歌小动物怎么叫小花猫,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子叽叽叽。
小鸭子,呷呷呷,吃到鱼虾呷呷呷。
小黄狗,汪汪汪,啃着骨头汪汪汪。
点评1.由于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因此,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都积极地参加活动。
2.老师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儿歌贯穿到游戏中,增加了游戏的兴趣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会了儿歌,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3.将儿歌投放到活动区方便幼儿游戏,满足幼儿随时想玩的愿望。
篇5:《找动物》教案设计思路: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夏天真热啊”,根据主题的总目的,我们旨在让幼儿感知夏天明显的气候特征,让幼儿知道一些使身体凉快的方法。
通过日常生活的经历,孩子们已经对自己是怎么找凉快有一定的经历,但对于小动物们是怎么找凉快不是很熟悉。
因此,我们结合了上一个主题《动物的花花衣》设计了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知道夏天很热,初步理解常见动物的一些找凉快的方法。
2、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说说人是怎么找凉快的。
1、师:“今天真热啊!你们有些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自己凉快起来?”2、师小结:“找凉快的方法有很多,有吃的方面、有服装方面、有生活用品方面、有电器方面、还可以用一些小方法等等。
”二、为动物宝宝找凉快。
“今天有四个动物宝宝要来请你们帮它们找凉快”,看PPT。
1、第一个动物宝宝是小鸡,以谜语形式引出:“尖尖嘴巴,爱吃小虫。
”请幼儿为它找凉快。
看PPT,小鸡躲在了大树下面找凉快。
2、第二个动物是狗,用梅花脚印引出小狗。
引导幼儿为小狗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小狗伸出舌头散热。
3、第三个动物是牛,老师让幼儿听声音引出牛,引导幼儿为牛寻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牛在河里找凉快。
4、第四个动物是蜗牛,老师让幼儿猜想:“这个动物有一个背壳,软软的身体,爬起来很慢。
”幼儿为蜗牛找凉快的方法。
看PPT,蜗牛躲在壳里找凉快。
5、回忆一下四个动物宝宝找凉快的方法。
“刚刚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牛和蜗牛找凉快的方法。
”边看PPT边讲述。
三、引导幼儿再去发现其他动物宝宝找凉快的方法。
“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人找凉快的方法,而且还知道了四个动物朋友找凉快的方法。
请你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帮其他动物宝宝找找凉快的方法,让它们也能有一个凉快的'夏天,好吗?”篇6:《找动物》教案活动目的:1、让幼儿大胆地说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观察与尝试教给画螺旋线的技能。
3、欣赏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投影仪、作画用品。
活动过程:1、画螺旋线。
教给画螺旋线的技能。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神奇的笔,他能画出一条神奇的线,我们。
师:这条神奇的线我们叫他螺旋线,画出去一段,翻一个跟斗,画出去一段,翻一个跟斗,翻一个大跟斗,翻一个小跟斗,左边翻一个,优边线条要画得流畅,不能断开。
〔老师一边画、一边说〕要求把整张纸都画满。
2、让幼儿在螺旋线中想象并寻找鱼。
师:如今请小朋友看看像什么?〔水的波纹、地图------〕师:那么这些螺旋线中藏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是什么?老师示范画小鱼。
师:呀,原来螺旋线中藏了一条小鱼,老师是怎么找出来的?〔引导孩子说出在圈内或圈外画简单的线条〕谁还发现了小鱼,请他上来找一找,画一画。
请2个孩子上来找小鱼。
能告诉我们大家,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师: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支神奇的笔,请你也来画画螺旋线,找找有没有小鱼。
〔旁边有五张桌子,每张桌子坐6个小朋友,好,请找个位置座下来〕3、幼儿分组进展画螺旋线并从中找寻鱼儿图案,并构出鱼儿轮廓,并进展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作品中的小鱼。
如今请小朋友把你们画的小鱼给大家看看。
请你们一起看看同伴的画〔欣赏完后把作品放在凳子底下。
我们让小鱼在桌子底下游一会儿〕5、让幼儿在螺旋线中想象并寻找其他的小动物。
师:我再用这支神奇的笔来画螺旋线,看看这次的螺旋线中藏着什么?老师示范画你们还找到什么小动物?〔请2——3个孩子上来找,并提醒添画完好〕6、幼儿分组在已画好螺旋线中找寻动物,并构出动物的轮廓,并进展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分组合作,在已准备好的螺旋线的纸上一起寻找动物,并添画。
7、展示作品并交流。
8、完毕老师出示范画。
师: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他们之间会发生许多的故事,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
等一会请小朋友把刚刚的作品添画简单的景物,创编成一个个奇妙的,有趣的动物故事。
篇7:《找动物》教案学习目的:通过阅读,理解动物的出生,知道动物会长大。
喜欢读书,培养阅读的兴趣。
初步理解其特性。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2—13页。
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
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向幼儿提问:乐乐去看过什么动物。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故事《乐乐去看小花猫》:有一天,爸爸跟乐乐说:“我今天带你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原来爸爸要带乐乐去一个朋友的家,那个人的家里养着几只猫,有的是灰黑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有一只大猫刚刚做了妈妈,它生了5只小猫咪。
乐乐看见3只小猫咪正在吃猫他*的奶,有两只小猫咪吃饱了正在睡觉。
乐乐问爸爸:“我可以把小猫咪带回家吗?”爸爸说:“小猫咪刚出生,它们都需要猫他*的照顾。
你能当猫妈妈吗?”乐乐摇摇头,爸爸还说:“假如小猫分开了猫妈妈,猫妈妈和小猫都会很伤心的。
”乐乐又问:“爸爸,你可以再带我来看小猫咪吗?”爸爸说:“可以啊,你可以看着小猫咪长大。
小猫咪像你一样,会渐渐长大的。
”3、向幼儿提出问题:你知道小猫是怎样出生、长大的吗?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
4、并将自己找到的信息与小朋友分享。
5、与幼儿一起阅读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帮助幼儿理解:狗和猫的宝宝会先在他*的肚子生长发育,然后才会出生。
6、出示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请幼儿把“妈妈”和“宝宝”正确地配对。
活动评价:能知道动物会长大。
喜欢阅读图书。
活动建议:本活动的几个过程可以分几个环节进展,如:过程1、2可以利用过渡环节,提出问题;过程3请家长配合在家进展;过程4、5、6可以在班级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
同时,过程4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搜集的信息的情况,利用早晨谈话的时间持续进展。
在图书区投放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供幼儿自己选择。
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化地进展探究,给幼儿留出探究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气氛,老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篇8:《找动物》教案有益的学习经历:1、手口一致地点数4并说出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