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第一节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第六章第一节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原 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们 A.阶级立场不同 B.斗争目标不同 C.斗争方式不同 D.世界观不同
7.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与旧民权主义相比,其进 步性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B.建立国民的政府
C.强调民权的普遍性Fra bibliotekD.国民一律平等
8.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 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一、背景 (一)政治准备——第一次国共合作 1.条件:
2.方针:中共“三大”
3.实现:国民党“一大” 思考: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合作?
1.条件:
(1)必要性:“二七”惨案的教训(列强和军阀 过于强大,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建立统一 战线) (2)可能性:①国民党的优点及孙中山的转变 ②人民的共同愿望:打倒列强,除军阀 (3)外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1.下列关于中共“三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23年在广州召开 B.会议的主题是制定革命统一战线 C.决定共产党与国民党合并 D.规定保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2.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2.合作方针的制定——中共“三大” (1)时、地、人: 1923年广州
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主要内容: 确定党内合作方针(内容、原因)
内容: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共产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大阶级联盟的政党
(3)影响: ①积极:标志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的正式形成 ②局限:没有提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特点:
3.作用: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三民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键步骤是 A.改组国民党 B.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发表 D.共产国际的支持
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共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1924.1~1927.7)
一、背景 1.政治准备——第一次国共合作 2.军事准备——黄埔军校建立 二、经过 冯玉祥北京政变 1.兴起 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2.发展 收回英租界 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 3.失败 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三、历史功绩
9.新旧三民主义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是否明确反帝的侵略 B.是否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是否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 D.是否节制资本 10.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最 主要的相同点是 A.都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B.都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都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D.都主张最终消灭私有制
3.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1广州
(1)时、地、人:
(2)中心议题: 国民党改组问题
(3)主要内容: 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同意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意义: ①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 建立 ②标志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
(二)军事准备——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地、人:
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共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②中国 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 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 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的根本原因是 A.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 B.敌人力量强大而自己力量弱小 C.工人运动被军阀镇压 D.共产国际的帮助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 基本一致的有 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②境内各民族一律平 等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④实现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本质区别主 要反映在 A.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上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上 C.对待工农革命态度问题上 D.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问题上
11.孙中山能够接受中共主张,实现伟大转变的根 本原因是
A.中国当时仍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B.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协同侵华 C.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D.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2.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的革命联盟 13.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是在 A.1922年秋改组国民党会议期间 B.1923年秋国民党特别会议期间 C.中共三大召开期间 D.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
思考:国共合作为什么采取“党内合作”, 不能合并?中共为什么要保持独立性?
①国民党是当时社会上第一大党,是国民党唯一 能接受的方式 ②当时中共力量比较弱小 ③两党的性质、阶级属性、代表的根本利益和最 终目标不同 ④这种方式有利于中共更有效地影响国民党,帮 助改组,并以合法身份组织发动工农斗争 ⑤共产国际的建议
2.“中国存在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 民主派,是比较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诊 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B.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C.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 建斗争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3.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 式的是 A.共产国际 B.中国共产党 C.孙中山 D.廖仲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