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窦炎病原菌及抗菌治疗

鼻窦炎病原菌及抗菌治疗


儿童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
• 多数慢性鼻窦炎患儿(60%)培养出流感 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等 常见病原菌。
• 普雷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厌氧菌感
染也存在。
急性鼻窦炎主要致病菌组成
23% 37%
12% 28%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卡他莫拉菌 (包括厌氧菌) 其他
Huang WH. Am J Rhinol. 2004 Nov-Dec; 18(6): 387-91.
生素的作用。
成人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
• Finegold等,近半数(48%)的慢性上颌窦炎为
混合菌感染,单一需氧菌感染(44%)远多于单
一厌氧茵感染(9%)。
• 常见的需氧菌依次为:链球菌属、流感嗜血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 • 常见的厌氧菌依次为:普雷沃菌属、厌氧链 球菌和梭杆菌属。
成人慢性鼻窦炎的病原菌
• 局部处理
• 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因
由于缺乏充分的目标治疗的依据,其中最重 要的是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滞后
• 合理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的意义
及时、快速控制病情
减轻病情对患者QOL的影响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消耗1(过度治疗引起浪费或 治疗保守延误时机引起浪费)
1. Yoshimi Anzai, et al.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sinusitis. Am J Rhinol. 2007, 21: 444-451.
• 药物种类
• 抗菌药物(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二代头孢)
• • 不提倡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使用时间:术后2周停药
• • • • • •
全身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出院停药 局部糖皮质激素:(3-6个月)内舒拿、雷诺考特、辅舒良 全身\局部抗组胺药物:开思亭、恩理司、爱赛平等 黏液促排剂(3个月):吉诺通等 中药类:鼻渊舒等(3个月) 鼻内镜随访、局部清理的时机和技术
菌、和卡他莫拉菌。
成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病原
• 多数(75%)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为单个病原菌 感染,少数(约25%)为两个种属病原菌联合 感染。 • 主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 菌,分别占41%和35%,其他常见病原菌
包括:厌氧菌(7%)、链球菌属(7%)、卡他
莫拉菌(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等。

手术目标和基本原则
• 为粘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符合生理需求的局部环境为目标结构重建、 清除病变、改善通气、通畅引流、黏膜保留为手术基本原则

特殊注意
• 不能寄希望于单纯依靠手术的方式解决,手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治疗炎 症
慢性鼻窦炎
药物治疗后
慢性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概念
• 时间概念
• • • 手术前期(术前准备期):7-14 天 手术中期(住院治疗期):8-10 天 手术后期(术后随访期):3- 6 月
鼻窦炎病原菌及抗菌治疗


• 一般认为健康成人的鼻窦处于无菌状态。
• 鼻腔和鼻咽部有大量正常菌丛存在,包括:凝固酶实验
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多数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为单病原菌感染。
• 主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 由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慢性炎症病程一般在90夭以上。

③AUC:MIC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治疗不当的转归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危害: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若未 治疗或治疗不当可造成 不可逆转的改变及转变 为慢性鼻窦炎1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易导 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慢性鼻窦炎的危 害:

急性鼻窦炎迁延 为慢性鼻窦炎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 作用机制:
• ①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包括青霉索、头孢 菌素和头霉素,还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 • ②蛋白合成抑制:包括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
• ③核酸合成抑制剂:如磺胺类药和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基 本 临 床 药 理 学 指 标
①T>MlC: ②Peak:MlC比值
• Broo k等报告多数慢性上颌窦炎为单一厌氧菌感染 (56%),其次为需氧菌和兼性菌混合感染(32%),单 一需氧菌或兼性菌感染少见(12%)。 • 厌氧菌中多见的是:G-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和梭杆 菌属。主要的需氧 • 主要的厌氧菌依次为:d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和微需氧链球菌。 • 其中,多数病原菌(75%)为产B内酰胺酶细菌。
慢性鼻窦炎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鼻窦炎常合并 有获得性免疫缺陷 症、囊性纤维化和 哮喘,对于临床治 疗是严峻的挑战3
慢性鼻窦炎需规范化综合治疗
对于慢性鼻窦炎是否需要抗菌治疗?
• 2007年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一篇系统综述,2008年Lancet Infect Dis和Lancet 各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
鼻窦炎的发病率
• 美国2006年有3千多万18岁以上成年人患鼻窦炎, 占美国人口14%; • 由此导致的抗菌药处方数量在所有抗茵药处方中 占第五位(7%~12%) 。 • 因空气质量下降,发病率逐年升高 • 我国城市人口鼻窦炎的发病率大约在5-15%
细菌性鼻窦炎的病原菌
•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5~7夭左右加重或存在10天以 上仍无好转迹象,则应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继发鼻窦急性炎症病程一般在30天以内。 • 病原菌在体外培养中的浓度应达到1000个菌落/ml。 • 鼻窦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
成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病原
• 与牙源性感染相关的急性上颌窦炎多为单一厌氧菌感染(50%), 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也不少见(40%),单一需氧菌感染少
见(10%)。
• 常见厌氧菌依次为:G‘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和梭杆菌属; • 常见的需氧菌依次为:d溶血性链球菌、微需氧链球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 • 半数病原菌(50%)为产内酰胺酶细菌(beta-Iactamase producing bacteria,BLPB)。p内酰胺酶可通过打开药物的p 内酰胺环而破坏其抗菌能力,细菌因而产生对抗p内酰胺类抗
பைடு நூலகம்治愈
抗菌药物应用遵循3R原则
Right
Patient
合适的患者
Right
Time
恰当的时机
Right
Antibiotic
正确的 抗菌药物
细菌性鼻窦炎
经验治疗
莫西沙星
慢性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概念
• 慢性鼻窦炎规范治疗
• 由手术前、后系统的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连 续的手术后随访和处理构成的综合性治疗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