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全貌概述
• 从直观上看,各个国家金融制度之间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体现在直接融 资和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的不同,本书据此将金融体系分为
•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bank-based system)(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
–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主要是利用银行贷款融资,银行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分配资源、控制企业经营、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起着领导作用
• 而广义的金融体系是包含货币、资金交易的所有参与者、交易的市场、 交易产品(工具)以及交易规则在内的复杂系统。
• 金融体系的基本任务是把稀缺的可贷资金从资金盈余者转移给资金需 求者用以购买产品和服务,投资于新的设备和设施,从而促进经济的增 长,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经济体系的基本功能是配置稀缺资源(土地、劳动力、管理技能和资本) 到实用价值最高的地方,生产商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全国金融硕士核心系列教材
MASTER OF FINANCE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第一章 金融体系全貌
学习目标
• 1.了解金融体系的定义和发展 • 2.了解金融体系的发展 • 3.了解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4.了解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的运行规律
1.1 金融体系基础
• 从狭义的角度看,金融体系是一个包含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以及用于交易的各类金融产品和监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按规则运行 的监管机构构成的系统。
基于国民经济两部门循环模型的狭义金融 体系
基于国民经济四部门循环模型的广义金融 体系
金融体系的作用
• ,金融体系的基本任务是将稀缺的可贷资金从资金盈余者手里转移给资 金需求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即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包括如何促进储蓄,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投资项目,如何实施监督,如何处 理信息与风险,以及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等。
国民经济循环运行的简单模型
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增长,金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如同蓄水池,把 家庭或居民用于未来支付的收入吸收积蓄起来,然后再注入企业,使其 回到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保证了经济运行的稳定。
• 在宏观经济中,我们把货币流向金融机构叫做储蓄,而把货币从金融机 构注回实体经济体系称为投资。这种交易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的。
• 金融体系主要提供以下六种功能:
– 清算结算服务; – 资源积聚(pooling)和企业所有权分散机制; – 为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提供便利; – 为经济体系中分权决策的主体提供价格信息; – 风险管理; – 解决激励问题或委托—代理问题。
1.2 金融体系的特征与类型
• 现实中,有的人的支出小于他们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会有剩余的资金;有 的人的支出要大于他们的收入,这样他们就面临资金短缺,金融系统执 行的最基本的经济职能就是将资金从资金剩余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 缺的人手中。
•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market-based system)(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 系)
–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则主要是利用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融资,证券市 场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承担了相当一部分银行所承担的融资、公司 治理、减少风险的作用,资金通过金融市场实现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金投 入到最优秀的企业中去,金融市场自发、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经济 发展。
第一阶段:1979—1983年
第二阶段:1983—1990年
第二阶段:1983—1990年
第二阶段: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3—1990年
• 人们通过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换取要素收入;与此同时,企业通过雇用 生产要素对要素组合进行加工,从而生产出各种产品来满足消费的需要。 前者通过产品市场完成交易,后者则通过要素市场完成交易。这样循环 往复,保证了国民经济不断地稳定运行下去。 在经济学上,通常把土地 的收入称为地租,把劳动力收入称为工资,把管理技能收入称为正常利 润,把资本的收入称为利息。
• 根据资金配置的渠道和金融媒介的不同,资金流动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 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
– 直接融资加强了资金供求双方的联系,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提高使 用效益;
– 同时,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直接融资降低了融资企业的筹资成本,提高了企业 的投资收益。
–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讲,直接融资由于提高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度, 因此提高了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督力度,增加了筹资者的压力。
2011年各国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国际比较
2000—2011年各国银行与资本市场发展趋 势的国际比较
美国与德国的金融体系比较
1.3 我国的金融体系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 目。总体而言,运行稳健、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金融产 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均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 提供了日益增强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我国 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的步骤,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主导型金融计划体系逐渐发展到银行主导型金 融体系,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股票与债券等市场正成为金 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 同时,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相对高而风险小。
• 但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 第一,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 – 第二,由于金融中介机构要从经营者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减少了投资者
的收益。
• 在实际经营中,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市场为主的金 融体系
• 但是,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第一,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较多; – 第二,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
制约; – 第三,对于资金供给者而言,直接融资的投资者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因此,
投资风险更大。
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 与直接融资相比,在间接融资中,金融中介机构可方便迅速地获取必要的信 息,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效益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