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复习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复习PPT课件


-
5
方法指引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找第三边 (SSS)
(1):已知两边- 找夹角 (SAS)
---
找是否有直角 (H
找L这) 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已知一边和 一边一角--
找这边的对角 (AAS)
它的邻角
找一角(AAS)
已知一边和它的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
∠BEA+∠COE =∠CDA+∠AOD=90° 则有∠DCE=180°- 90°=90°, 所以DC⊥BE.
• (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 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 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
• (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 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 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
• (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 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 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
△ABC≌△DCB吗?说说理由
探一探
B
C
图(1)
辨一辨
2.如图(2),点D在AB上,点E在AC上,
CD与BE相交于点O,且AE=AD,AB=B AC.
用一用 △ABE≌△ACD吗?说说理由.
O
D
A
E
理一理
C 图(2)
3.如图(3),若OB=OD,∠A=∠AC,
D
作 业 △ABO≌△CDO吗?说说理由.
对角
HL)
找两角的夹边(ASA)
(3):已知两角---
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
6
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 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 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
1.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 (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APC ≌△BPC ( SAS) ∵∠A=55°(已知) ∴∠B=_5_5_°__(等量代换)
-
12
复习题11
S△ABF = S△BDF S△ABD = S△AFD S△BDC = S△AFD S△ABE = S△DEF
△ABD ≌ △CDB
-
13
探一探
想一想
AD
1.如图(1),AB=CD,AC=BD,则
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3) 等式性质.
-
7
2.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 (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 (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 • (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 (5) 对顶角相等.
-
8
3. 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 行、垂直)的方法.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 高线分别相等。
-
2
二.角的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法:∵ QD⊥OA,QE⊥OB,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 QD=QE
2.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 在角的平分线上。
用法: ∵ QD⊥OA,QE⊥OB,QD=QE.
• 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 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 明.
-
9
4. 辅助线的添加:
• (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 (2)倍长中线法; • (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
三角形; • (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
三角形.
-
10
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
-
11
2.如图,PA=PB,PC是△PAB的 角分线,∠A=55°.求:∠B的度数
解:∵PC是△ APB的角平分线
P
∴∠APC= ∠BPC(角平分线定义)
在 △APC和△BPC 中
__P_A_=_P__B_(已__知) _
__∠_A__P_C_=_∠__BPC_
A
∴ ∠A=∠B
C
B
第2题
__P_C__=_P_C_(_公_共边_)
O
B
图(3) C
-
14
想一想 探一探
探一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D
4、如图:AB=CD,BF=DE,
C
∠DEC= ∠BFA=90°
△ABF与△CDE 全等吗?
FE
辨一辨
A
B
用一用
A
5、如图:AC=AD,AB=AB,
理一理
且 ∠B=∠B
△ABC与△ABD全等吗? \
作业
==
B
C
D
-
15
三.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复习课
-
1
一.全等三角形: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 哪些变化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 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2。全等三角形,是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的重
要方法之一,证明时
①要观察待证的线段或角,
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②分析要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已有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③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
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也是对应角。
总之,证明过程中能用简单方法的就不要绕弯路。
1、如图:在△ABC中,∠C =900,
AD平分∠ BAC,DE⊥AB交AB于E, BC=30,BD:CD=3:2,则 DE= 12 c 。
D
A
B E
-
16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 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 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 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 母); (2)证明:DC⊥BE .
-
17
• 解:(1)△BAE≌△CAD 证明:∠BAC=∠EAD=90° ∠BAC +∠CAE=∠EAD +∠CAE 即 ∠BAE=∠CAD 又AB=AC,AE=AD, △ABE≌△ACD(SAS) (2)由(1)得∠BEA=∠CDA, 又∠COE=∠AOD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
3
知识回顾: 包括直角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
1.定义(重合)法;
解题 2.SSS;
中常 3.SAS;
不包括其它形
用的 4种
4.ASA;
状的三角形
方法 5.AAS.
直角三角形 全等特有的条件:HL.
-
4
证明方法
1。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结合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选择恰当的判定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