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9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 . 比(等到)得软脚病吾闻汉购(购买)我头千金肯綮之未尝(曾经)哙拜谢(道歉)B . 进(超过)乎技矣拔山盖世(胜过)族(灭族)秦者秦也乃(就)二十八骑C . 率(全、都)赂秦也举(所有的)天下之豪杰函谷举(拔、攻占)与(亲附)嬴D . 以(率领)五千骑追之递(传递)三世能属(属于)者百余人耳始速(迅速)祸焉2. (2分)下列句子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 . 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 .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3. (5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翻译句子: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二、语言运用 (共12题;共24分)4. (2分) (2016高三上·天津期末)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 . 哨卡(qiǎ)跂(qǐ)望准噶(gé)尔内外夹(jiá)攻B . 棱(léng)柱坎坷(kě)一服(fù)药封妻荫(yìn)子C . 着(zháo)装症(zhēng)结闷(mèn)葫芦间(jiàn)不容发D . 相(xiàng)扑哈(hǎ)达应(yìng)用题风尘仆仆(pǔ)5. (2分) (2015高一上·桐乡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糟粕兼程食不裹腹枉加揣测B . 身份宣泄汗牛充栋金榜提名C . 乔装孽根和言悦色相形见拙D . 简练晕眩删繁就简茹苦含辛6. (2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他是个聪明人,再肯努力,所以不到半个月就都学会了。
B . 如果我把这样的先进事迹不报道好,怎么对得起这里的同志呢?C . 我们关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
D . 高校招生是国家“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倘若没有进行缜密的调研和精确的计算便扩大录取比率,那将产生一系列恶果。
7. (2分)(2016·吉林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2015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350多亿的成交额。
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11.11”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狂欢购物。
B . 进入2016年以来,中国华北地区多年来少见的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的严重雾霾天气,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小学生也被迫停课。
C . 中国探月工程的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探测器包括80%以上的技术和设备为我国全新研发的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组成。
D . 有人批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8.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天一事件______是普通的刑事案件,它更像一个警钟,一个长鸣在中国家长心头上的警钟:该怎样关爱和教育自己的下一代?②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中国航空母舰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使中国军队__________。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连任成功,但是他的感召力已经今不如昔,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也许人们还要___________。
A . 不只如鱼得水刮目相看B . 不止为虎添翼另眼相看C . 不只如虎添翼拭目以待D . 不止为虎作伥静观其变9.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至:极,最。
B . 无是,馁也馁:空虚。
C .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槁:枯干。
D . 安居而天下熄熄:指战争平息。
10. (2分)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A . 来吾道夫先路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臣死有余僇B . 敛赀财以送其行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则直前诟虏帅失信C .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肇锡余以嘉名纫秋兰以为佩D . 缙绅、士、大夫萃于左丞相府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扈江离与辟芷兮11. (2分)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A . 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B . 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C . 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D . 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1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对照检查。
B . 用心一也一:统一、一致。
C . 声非加疾也疾:快,急速。
D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
1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序天伦之乐事B .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C . 径须沽取对君酌D .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14.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散文著作。
B .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定,记述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外交活动。
C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编写,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
D . 词,即合乐的歌词。
又称“长短句”,或称“诗余”。
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15. (2分)下列有关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
B .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
C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是宋代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
D . “杀青”一词,本是古人为著书时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
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16. (13分) (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
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其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惑B . 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C . 余嘉其能其古道嘉:赞许D . 作《师说》以贻之贻:遗留(2)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C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D . 师不必贤于弟子乃设九宾礼于廷(3)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古之学者必有师B . 吾从而师之C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 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态度。
尤其是第三组对比,解释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C . 第三段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就充分地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
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道、师生关系的。
D . 第四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起,此缘起实际上不过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借口,作者的真正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17.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也。
收少机警,不持细行。
年十五,颇已属文。
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
积年,床板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初除太学博士。
及尔朱荣于河阴滥害朝士,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
吏部尚书李神俊重收才学,奏授司徒记室参军。
永安三年,右迁为北主客郎中。
节闵帝立,妙简近侍,诏试收为封禅书。
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
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
”迁散骑侍郎,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
孝武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山之阳,旬有六日。
时寒,朝野嗟怨。
帝与从官及诸妃主,奇伎异饰,多非礼度。
收欲言则惧,欲默不能已,乃上《南狩赋》以讽焉。
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
帝手诏报焉,甚见褒美。
郑伯谓曰:“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天保元年,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
二年,诏撰魏史。
四年,除魏尹,故优以厚禄,专在史阁,不知郡事。
初,帝令群臣各言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注],早出魏书。
”故帝使收专其任。
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