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观察法
课堂观察的内容
• 课堂观察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风格、知识的 组织、课堂气氛的管理、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行为、 同学间的互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等 • 课堂的四个构成要素: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 • 其实践依据是是下列问题引申出来的(1)学生在课堂中 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 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 在哪里?(4)我在该课堂所呆的40-45分钟,我的整体感 受如何?
7
二、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 直接观察法。依据感观来进行观察,它还 包括:参与性观察、部分参与性观察、非 参与性观察三种。参与性观察就是一种 “融入”式的研究,是一种局内人的角色; 非参与观察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客观的 观察记录。 • 间接观察法。通过仪器来进行的观察,通 常在实验室观察中最常用。
8
二、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1
三、教育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 确定研究目的。需要制订研究计划、明确观察任 务。(不适用于非结构性观察) • 决定拟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 谁观察、观察什么(谁)、什么时间观察、什 么地点观察 • 准备观察工具,选择观察手段以及记录方式等; 什么方式观察、如何记录以便于事后分析 • 获准进入观察领域(或邀请被试进入实验室), 熟悉环境,接触观察对象; • 与被研究者形成友善的关系
24
课堂观察的价值
• 1.课堂观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 业成绩,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生活; • 2.课堂观察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研究的 方式之一,是教师自我解剖、团队学习、共同进 步的有机途径; • 3.课堂观察有利于课题的形成,有利于学习型团 队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 活动,它需要观察者、被观察者、其他相关人员 (校长、家长、教育专家等)的有效合作,这种 合作不是形式化的和表面化的合作,而是基于主 体自身意愿的,互惠的真实合作。 25
4
教育观察法的局限
• 教育观察法的局限在于: 1.缺乏控制。研究者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于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非数量表示的知觉 形式,而不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 3.资料难以系统的分类和编码,不便于分析资料 4.样本量小。由于观察法费时、费力且需深入进行,故其样本 容量不可能大; 5.个案未必具有代表性,可能存有相当的片面性、表面性和感 性。 6.需获准进入。可能也会有隐蔽观察的情况,但多数需获准; 7.研究敏感性的问题缺乏匿名性。有些敏感性问题,被研究者 可能会隐藏起来不配合研究。
21
课堂观察—教育观察的焦点
什么是课堂观察
• 课堂观察是教育观察的一种,是指在课堂 教学情境中,收集课堂教与学等非文字资 料的方法。指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 的科学仪器(摄像、照相、录像设备等), 有计划地根据课堂行为量表或者自身的分 析框架考察师生课堂行为的一种方法。 • 课堂观察长期以来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 业能力。
17
观察记录
(2)记录的格式 时间 观察到的事情 观察者的解释和 疑问
10:10
18
观察记录
(2)记录的格式
实地记录
个人感受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根据叙兹曼和斯特劳斯现场记录表整理
19
观察记录
• (3)观察记录。记录的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基本
不要使用文学化(隐喻、双关)、具有特定含义的用语 (成语、歇后语)、过于通俗的民间语言(俗语、俚语)、 程式化言语(新闻口号、政治套话)和学术性语言。要从 读者的角度来使用语言,从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记录的是否 具体、清楚。
5
教育观察法适合的研究
• 课堂行为观察(教师风格、行为、学生状态等) • 班级学生观察、某个空间内的学生行为观察(教 室、图书馆、寝室、食堂、操场等) • 学生成长的跟踪观察 • 优秀教师成长的跟踪观察 • 问题学生、问题教师的隐蔽性个案观察 • 校长领导风格、行为观察 ……还有哪些?请思考,举例
第五章
教育观察法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二、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三、教育观察法实施步骤
四、观察法的具体作法
1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教育观察法是指教育研究者根据一定的观察 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 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教育 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 一种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如田野研究、实地研究、参与式调 查研究、行动研究等特别强调观察法,且是深度、 持续性观察。观察法体现了教育研究中草根情结, 是自下而上研究路线的代表。)
• 结构式观察。又可分为实地观察法和实验 室观察法两种。要求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是一种系统的可控 的观察。 • 非结构式观察。没有周密的计划和提纲, 随机性很强。可分为现场观察和实地观察。 具有很强的现象学意义,是质性研究非常 提倡的,也就是在观察中发现问题,生成 问题,形成研究。
12
三、教育观察法实施步骤
• 进行为期几天、周、月,甚至年的连续性 观察 • 避免观察伦理纠纷,处理发生的危机 • 从观察研究中退出 • 进入分析资料阶段
13
观察中问题的变化
• 观察内容与问题之间不仅仅是后者决定前者,在 诸多质性研究的材料收集中,前者也可以改变后 者 。比如在观察现场,你发现你观察的内容与原 有的设计大不一样,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研究问 题。 • 另外,不同的观察者由于其习惯、兴趣、经历、 个性等的差异,对同一内容的观察可能会有不同 的观察记录。
9
二、教育观察法的分类
全面观察和焦点观察: • 在观察初期,当研究者找不到观察的 问题和焦点时,往往会采用散点透视 的方法进行全面观察,了解环境、情 境、详细记录各方面的情况。 • 观察若干次以后,一般会找到特别有 价值、有兴趣、新颖的问题进行持续、 深入的观察。
10
二、教育观察法分类
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 定量观察是指事先制定好的一套定量 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资料的收 集,如课堂某个方面的观察,并以数 字化的方式来呈现观察对象的行为、 记录和分析行为的变化。 • 定性观察主要是以非数字化的形式资 料的一种观察,比如白描的方法等。
2
观察法的重要性
• 观察不但是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的重要方法和作法, 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 •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的“定性研究方法”课程 中有三个板块,其中一个板块就是观察训练,比如 要求学生在电梯里站着,不动声色地观察进出者的 行为、表情,与研究者本人接触的方式,空间距离 等。如果被观察者察觉出了研究者的意图,则意味 着观察的失败。 •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说明了观察的重 要性,同时也证明了科学结论的可重复性、科学知 识的可积累性和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如果你的结 论,是经不起观察的,要么是观察失误,要么是推 3 理失误。
22
课堂观察来源
•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20世 纪50-60年代,其中贝尔思等提出的“互动过程分 析”理论,并据此开发了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 码,这成为拉开课堂观察的序幕。而美国课堂研 究专家弗兰德 斯于1960年运用一套编码系统,记 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 则标志着课堂观察的开始。 • 课堂观察从起初的定量观察这种科学主义范式到 20世纪70年代逐步进入了质性观察,后来定量观 察和定性观察开始相互配合
6
二、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 自然观察法。环境结构为一个自然场所, 被研究者不被控制; • 实验观察法。在人工环境中实验室场所里, 在一种控制情形下进行的观察。观察者必 须精确测量观察对象,必须严格控制一个 或一个以上的变量,并观察这种控制对另 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观察客体内部的 因果关系和相互关系。
教育观察法的优点
• 教育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获得资料可靠性 较高;还经常有意外资料获得。 1.非常适用于对非言语行为类资料的收集,也有助 于问题的发现; 2.可以有效配合访谈法进行研究 3.既有局外人的角色,又有介入的成份,但要注意 观察伦理,当下的观察特别强调参与式观察。 4.比调查法、实验法等更少人为性,观察只有对错真 假之别,没有好坏等价值判断。 5.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和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连贯性的 分析,使事情前因后果得以突显。
16
观察记录
• (1)记录程序。 先就观察的现场画一张地图,附上文字说明及自身 的第一感受。 观察记录要按时序进行,所记事情之间要有连续性, 记录要与事件同步,而不是对一个事件的整体描 述。 与量的研究对记录点有要求不同,非结构式观察要 求记录尽可能全、细,要求观察者要有良好的记 录、记忆能力,学会速记方法,可借助录像辅助, 多人记录。
28
课堂观察的类型
• 根据课堂观察收集资料以及资料本身的性质可分为定量观 察和定性观察; • 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分为自我课堂观察和他者 课堂观察。 自我课堂观察主要用于教学反思,包括自己的语言、行 为、体态语、风格、学生的表现、配合、神情、仪态等; 他者的课堂观察主要观察他人课程资源的组合、讲解、 提问技巧、学生行为的管理、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的表 现、师生互动、知识的达成度及课堂生态文化等。 • 合作式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 • 集中式课堂观察和分散式课堂观察 • 诊断性观察、专题性观察和提炼式观察
14
四、观察法的具体作法
• 1.教育观察的取样技术 (1)时间取样:适合观察群体性行为和特定 行为 (2)活动取样:主要是针对某个事件进行观 察,比如学生社团活动、自习活动、排队 等 (3)事件取样 (4)人物取样
15
观察法的具体作法
• 2.进入观察场地,选择最佳位置 • 3.融入观察情境,倡导参与式观察 • 4.巧妙记录资料,保证观察伦理(照相机、 摄像机、偷拍设备、笔记、感观观察,未 经允许的观察在经伦理审查合格后方可公 开,但要进行匿名和马赛克处理)
26
如何有效地观察